中国江苏网>江苏 > 苏州 > 关注苏州 > 正文

0

苏州古城5街坊对接现代生活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7-28 10:36:00

  目前,相关方案已经在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7月24日到8月24日。

  □苏报首席记者徐蕴海

  中国江苏网讯 苏州古城资源丰厚,寻常巷陌深藏珍宝。苏州市规划局日前完成了古城12、13号街坊,15、23号街坊,以及25号街坊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对街坊内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梳理,并从空间结构、产业布局、主题设计、完善配套设施等多方面着手,使古城街坊与现代生活相对接,让历史遗存重焕生机。

  12、13号街坊

  文化“秀”出来,日子“活”起来

  苏州古城12、13号街坊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处于拙政园历史文化街区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之间,是苏州古城的重要敏感地区,也是周边几个重要旅游吸引点的过渡地带。

  规划方案将该基地定位为“面向世界的文化展区,示范全国的创意园区以及活化古城的生活街区”。结合基地的古典园林资源,规划方案通过借用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组织空间秩序,提出了“疏径、造景和构境”三大设计理念,尝试把基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产业以及日常生活有机地“串”起来、“秀”出来,并使之“活”起来。

  其中,对于拙政园停车场用地,规划将原有停车空间引入地下,在地上部分打造一个集旅游服务及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功能复合的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以提升拙政园周边旅游服务品质。

  对于明清家具博物馆二期用地,规划方案主要在原有博物馆的基础上,打造苏式生活体验中心,恢复历史空间意象。

  而在丰备义仓南侧广场的处理上,将通过还原丰备义仓的内槽池,设置漕运主题雕塑,重塑当年漕运的景象。狮林寺广场将利用3D全息激光技术来演艺禅宗意蕴,重塑狮林寺景观意象。

  15、23号街坊

  怀古品园赏艺,繁华街市漫步

  苏州古城15、23号街坊东至吴趋坊,西至环古城河,南至干将西路,北至西中市,总面积约56公顷。城市设计目标是建成“传统工商文化聚集区、典型苏式生活体验区”,其城市设计思路是可怀古、可听园、可品艺,既有繁华市景,又宜居的所在。

  根据设计方案,这里的空间布局主要有“一坊、二核、三带”。一坊,指宝林寺前至梵门桥弄之间5个传统居住片构成的苏式生活坊;二核,即打造“艺圃+民间工艺厂”与“民族乐器厂+教师书院”双核;三带为天库前、西中市传统手工艺展销带,阊门和金门间滨环城河休闲商业带,以及吴趋坊、学士街中段滨直河市井商业带。

  街坊内将设置慢行交通系统,包括慢行道、水上交通线及游船码头、环古城健身步道、公共自行车停放点、三轮车停放点等。

  街坊内规划了3条特色空间景观带,其中,南新街沿河北连阊门、南接金门、紧贴外城河,形成以城墙为背景的滨水休闲、商业景观带;西中市为鲜明的民国时期特色商业景观带;吴趋坊则为苏式滨水市井商业景观带。

  25号街坊

  引入琴棋书画,集聚小型园林

  古城25号街坊位于古城区内,规划基地东至人民路,西至养育巷,南至干将路,北至景德路,总用地约29.70公顷。街坊内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怡园,以及俞樾故居、吴云故居、听枫园、鹤园、怡园历史街区等历史文化遗迹。

  根据规划,25号街坊总体将形成“两片、三横、一纵、多点”的设计结构。

  “两片”,是指街坊现状以新春巷为界,呈现两块不同特色的功能片,新春巷以西片以老苏州特色居住功能为主,新春巷以东片以经典小型园林、琴棋书画等老苏州特色文化产业为主。

  “三横”,是指对东西向的3条重要街巷,即马医科巷、宜多宾巷(韩家巷)以及嘉余坊(金太史巷)与人民路的交叉口进行设计,提升入口标识性,同时依托此3条街巷引导慢生活、度假、文化创意等功能,强化街区窗口特色。

  “一纵”,即疏通正对城隍庙的神道街向南延伸至金太史巷,在其两侧提高文化功能比例,提高城隍庙和历史街区的融合度。另“多点”,即依托上述主街巷创设富有特色、强调参与的主题广场。

  功能布局上,25号街坊主要为商业环、文化创意街区以及居住社区三大功能块。新春巷以西以居住功能为主;新春巷以东以商业、办公、文化创意、主题民宿、文化培训等功能为主。怡园历史街区将充分发展与琴棋书画文化相关的业态,引入文化创意功能等。

  25号街坊还做了一些特色主题设计。在新春巷以东的怡园历史街区内,设置4片以“琴棋书画”为主题的小型广场,面积为850平方米-1500平方米。在干将路与庆元坊交叉口西北原草桥中学地块,规划了4个分别以琴、棋、书、画为主题的精品民宿。同时,规划还提出通过新建及老建筑并户改造,增加较大占地面积的高品质园林建筑,来强化街区“小型园林集聚”的特色。

标签:

责任编辑:李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