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首页栏目 > 热点排行 > 正文

苏州讨薪“最多跑一次”助民工走出阴霾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施为飞   2018-01-19 08:59:00
党的十九大强调“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为司法行政服务保障民生、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近年来,省司法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整合力量资源,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拓展法律服务领域,集中开展“法润江苏情系民工”专项行动,用法治方式有效维护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了贡献。今天,本报推出“法润江苏情系民工”在行动专栏,介绍创新经验做法,供各地学习借鉴。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强调“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司法行政服务保障民生、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近年来,省司法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部署,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整合力量资源,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拓展法律服务领域,集中开展“法润江苏 情系民工”专项行动,用法治方式有效维护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了贡献。今天,本报推出“法润江苏 情系民工”在行动专栏,介绍创新经验做法,供各地学习借鉴。

  “只跑了一趟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就给我们搞定,工资一分不少!”1月15日上午,在苏州相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帮助下,在相城某服装企业打工的16名民工成功讨回拖欠半年、总额达28万元的血汗钱。

  讨薪“最多跑一次”,这是苏州市健全“零门槛受案、一站式援助、常态化维权”机制,倾力织就民工合法权益“保障网”的一个缩影。

  “坚守法治理念,维护公平正义,让法治阳光照亮心田,用法治护航人民美好生活,苏州司法行政人责无旁贷!”苏州市司法局局长王侃介绍。去年以来,苏州司法行政系统按照“法润江苏 情系民工”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以法治温度抚慰百姓心灵,用法律之伞为民工撑起晴空,全市共办理劳动者权益类法律援助案件5151件,提供法律援助4273人次,挽回经济损失五千余万元,受到群众点赞。

  开辟绿色通道

  实行“零门槛”受理

  2017年10月20日,随着最后一批民工高兴地领取到被拖欠已久的工资,一场660名民工涉及金额588万元工资的艰难讨薪之路,划上圆满句号。

  这起涉及人数多、欠薪数额大的法律援助讨薪案,起源于张家港市某金属制品企业经营不善、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而停止营业及结算工资。突如其来的变故,使社会矛盾一触即发。

  张家港市法律援助中心了解基本案情后,立即启动“民工维权绿色通道”。援助律师火线出击,加班加点多方收集证据材料,积极协调劳动仲裁机构、法院开辟绿色通道并就裁决结果进行强制执行,如数追回了欠薪。

  “我们把法律援助作为即办服务,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开设‘民工维权绿色通道’,通过简化程序、降低门槛、快速办理,确保民工应援尽援。”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曹旻告诉记者。

  为进一步满足民工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及时有效地为民工维权提供法律援助,苏州市坚持当场申请、当场受理、当场审查、当场指派,把原来法定3个工作日的办理时间缩短为“即办”。

  将民工较常发生的工伤、劳动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等案件均列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对民工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的法律援助申请,一律免予审查其经济困难条件,使“绿色通道”更加顺畅。

  在此基础上,与法院、人社、住建等部门建立涉民工法律援助协调联动机制,一方面在处理涉及民工纠纷时实现实时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在办理民工维权案件时有效形成合力,推动健全调解、仲裁、司法等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法律援助机制,使有限的援助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筑牢服务阵地

  做实做优“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

  元旦刚过,常熟市董浜镇某企业员工代表黄骞将一面写着“司法为民 心系百姓”金色大字的锦旗送到董浜镇司法所,表达感激之情。

  原来,2017年5月底,黄骞所在的毛纺企业运营不善,身陷厂房租赁纠纷诉讼,资产遭法院查封。32位员工被拖欠近一年半的工资没有着落。百般求索无门后,他们来到董浜镇司法所。

  调查核实后,董浜镇司法所立即递交了法律援助书面申请,并协调常熟市法律援助中心,依据该中心“点援制”的规定,选择了名优律师志愿者承办此案。元旦前,案件圆满办结,全体民工拿到109万元欠薪后安心返乡。

  为让群众获得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苏州市创新打造立体覆盖、便捷均等的“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全市建成法律援助中心11个、法律援助工作站170余个、村居法律援助联系点近700个,纵向上覆盖市、县区、镇(街道)和村(社区),横向上拓展到企业、人才市场、劳动仲裁、信访等领域,将法律援助延伸到了民工权益保护的第一线。

  推动法律援助阵地“全覆盖”的同时,依托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健全“一站式”援助机制。当事人无论跑到司法行政任何一家“中心”“站”“所”或“点”,都能获得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服务,从而确保了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由原来的“进城办”变为“家门口办”,大大缩短了供需之间的距离。

  专项行动护航

  以法“护身”长效维权

  “老板不发工资该找谁维权?”“突然遭遇辞退该怎么办?”1月13日,在吴中区香山街道中亿丰建设工地,一场围绕民工维权的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吸引了众多工友争相围观与参与。

  “活动以案例讲解、法律咨询等方式开展,‘纯干货’分享得到了广大工友的一致好评。”吴中区司法局长肖冬梅介绍。这是落实省司法厅部署开展“法润江苏 情系民工”专项行动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苏州市常态化护航民工“讨薪”的生动实践。

  多年来,从“春风行动”到后来的“民工学法活动周”,再到现在的“法润江苏 情系民工”专项行动,苏州市一直秉持集约化、常态化原则,通过整合法治宣传、矛盾化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四个方面的保障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民工维权活动,积极为民工维权送上贴身法律“护身符”。

  精准走访排查,建立企业欠薪预警机制,深入企业、工地、劳务市场等开展民工薪资支付情况专项排查,重点排查建筑施工、家政保洁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重点领域以及员工人数较多、运营情况不佳的企业,实现拖欠民工工资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调处。

  紧贴法治需求,以民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工地活动,通过发放法治春联、维权手册等普法书籍资料,举办法治讲座、法治文艺巡演、法治灯谜竞猜等法治宣传活动,借助法治文化阵地、“法润民生”微信群平台等打造学法阵地,使务工者在灵活便捷、寓教于乐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能力。

  特约记者 张全连 唐梦恬 记者 施为飞

标签:民工;法律援助;法治;绿色通道;司法;民工维权;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编者按;江苏

责任编辑:潘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