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李景门
我叫李景门,1970年,我进入镇江供电局线路工区,2014年,我从输电运检室退休,期间一直从事电力线路工作。我负责的输电线路有1000多公里。让我印象最深,感触最多的还是这条五峰山跨江线路。
这条线路是1967年建成投运的,那时候它可是代表着国内大跨的最高水平。运行了50多年,也经历过风风雨雨,可以说是条有故事的跨江线了。
当年苏北地区用电量很少,这条线路是很重要的苏北供电通道,镇江谏壁电厂所有送出线路是常州3条,南京5条,往苏北的只有这一条。进入20世纪,苏北电厂迅速发展,它才反过来为苏南送电。
那个年代造塔不易,护塔也艰辛。刚开始,五峰山跨越塔两年一次大修,都会有专人坚守在南北两岸。我们常驻高桥镇,那会儿,每天补贴只有2毛钱,能把饭吃饱就算不错的了。当年去高桥还需要从镇扬坐汽渡过去,辗转扬州需要花费4个小时。到80年代末,有了大港汽渡,交通也方便了,值班人员每3天上塔检查一次,每次都要带上近30公斤重的发电机和试验设备,一步一步登上塔顶检修。虽然工作环境艰苦,但是烟囱塔的守护来不得半点马虎。
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1975年的那次断线事故。那年,谏泰线跨江段2号导线拉断,断线落入长江。当时启用了4号备用线来代替被拉断的导线,很快恢复了送电,但断落的导线一直落在江中没办法打捞上来。由于断落导线被淤泥压住,当时的卷扬机根本拉不上来。后来请镇江港务局派了动力最大的拖船,将断线放在打捞船上,利用拖轮拖至岸边,由于水流巨大,差点将打捞船推翻,打捞几次都失败了。最终,我们采用浮吊架设卷扬机,逐段移动,逐段起吊上船的办法,才将断线完整地打捞上来。那时候没有对讲机,只能利用旗语交流。为了打捞这条断线,我记得,当时长江封航了7个小时,集中了20多条船,保障打捞船将断线送至岸边。
我们当时100多人风餐露宿,吃住都在五峰山,从抢修到打捞上岸,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打捞这么艰辛,现在想想还是那时候施工水平太落后,没有先进的施工机械来打捞断线。还有就是,我们国家的制造水平也跟不上,超过2000米长的导线生产不了,无奈五峰山大跨越导线只能采用电阻大的钢绞线,不得已长期超负荷运行。
这条跨江线在当时可以算是国内大跨的最高水平,但这次断线后,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技术的不足。好在不久,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电力事业也扬帆起航。那段时间我们国家的用电负荷增长可以用飞速来形容,这条线路也进行了多次升级改造来满足用电负荷的增长。
我守护输电线路一守就是44年过去了,它也服役50多年了,该退休了,下面就交给年轻的一代吧。
(五峰山大跨烟囱塔内部实景)
(五峰山大跨烟囱塔外部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