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我与五峰山大跨的故事①】伴“塔”成长
2018-07-12 15:5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220千伏五峰山大跨越线路位于镇江市丹徒区长江主航道,跨江段档距1289米。从1967年建成投运,到如今即将爆破拆除,启动升高改造施工,助力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该线路已累计运行51年。远远望去,一座106米高的烟囱塔稳稳地站在五峰山上,就像一个哨兵,默默看着长江两岸历经沧海桑田。51年来,有人朝夕陪伴,贴心守护它;有人3次给它换线;还有人为了大跨越数次挑战洋专家。“我与五峰山大跨的故事”系列通过当年参与建塔、护塔的老职工讲故事的形式,还原与塔有关的历史场景,见证新老交替初心不变,展现改革开放40周年电力发展历程。

  【我与五峰山大跨的故事①】伴“塔”成长

  讲述人:钱桂林

  我叫钱桂林,1964年,我从学校一毕业就进入了镇江供电局。当时我被安排到了线路工区,从一名爬杆小学徒开始做起。工作两年多,我跟随师傅来到五峰山大跨越工程施工现场,参与大跨越工程的质量检验,我和它就这样结缘了。

  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大型运输设备和起重装置,都是靠施工人员手拉肩扛,将材料设备运到山上进行施工。我们在施工现场不仅是质检员,还充当了施工员,和施工队员们齐心协力,共同建造这座高达106米的跨越塔。

  1967年,这条线路建成投运,它的运维工作由我当时所在的线路工区承担。我们接手后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将跨越塔的地基稳固下来。很少有人知道,镇江五峰山在郯庐地震带附近,而跨越塔又正好在五峰山上。这条线路在当时十分重要,我们想尽了办法来保证它的安全。鉴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我们提出做块石护坡,将塔基所在的小山头加固,共构筑块石护坡4000多立方米,碎石垫层400多立方米。这项工作前后做了8年,除了块石护坡,后来我们还给它加了挡土墙。当时五峰山有膨润土矿,当地的村民都来开挖膨润土,使得进山道路有塌方危险,上山巡检变得相当危险,最后将这块地买了下来才保住了跨越塔和巡检工人的安全。

  将塔基稳定下来,我们工作重点就转到线路运行维护中去了。这条线路是江苏省内首条跨江220千伏输电通道,为了尽量输送更多的电流,这条线路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行中。正常钢绞线导线额定电流350安培,这条跨江线路日常运行电流高达560-660安培,这么超负荷运行可给我们出了不少难题。

  为了保证线路安全,需要时刻监测导线的温度。工人们日常需要爬上高塔,穿上绝缘服,用温度计量取导线上的温度。当时技术水平落后,这种带电测温的土办法成了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只有经历过那个时期,才能真切地体会到当时技术工人的不服输精神。我们都积极响应毛主席提出的“两参一改三结合”技术革新运动,当初落后的科技水平激发了我们的技术革新。在这条跨江线路上,我就经历了3次输电线路技术创新,它们都可以算是国内首创。

  第一项举措是带电涂油,当时我们国家的制造水平跟不上,五峰山大跨越导线采用的是钢绞线,为防止钢绞线锈蚀,准备在跨江导线上涂一层油。这个油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当时的线路工区领导带着我来到了潜艇基地,实地调研潜艇防护油的制作加工,将潜艇涂油技术搬到了跨江导线上。

  油是有了,但怎么涂上去呢?不仅要涂上去,而且还得带电涂油。这时又轮到线路工区的兄弟们开动脑筋,集体创新了,检修吊篮应运而生。这个检修吊篮可负重500公斤,里面放置油料和驱动吊篮前进的汽油机。两名线路工人站在吊篮上从南塔出发,对导线进行涂油工作,当吊篮行至最低端时,由汽油机驱动,牵引吊篮去往北塔,完成对整条线路的涂油工作。

  第二项举措是带电换线夹。换线夹需要将导线腾空起来,当时全国没有一家单位能够计算出将导线腾空需要多大的力,我克服重重难关,计算得出导线垂直下压力在4吨以上,并根据4吨来研制工器具,最终成功带电更换了线夹。

  第三项举措是创新防雷方式。1984年五峰山跨江线路取消了原有两根地线,换成导线。为保持相当的耐雷水平,在两座跨越塔顶相悬垂绝缘子串上加装保护间隙。同时,在两根顶相导线的耐张塔附近共安装氧化锌避雷器4组。

  到了80年代初,我就出了一线班组,成了线路工区区长。我个人的体会是在与它一次次的打交道中,我的技术水平也一步步得到了提升。从一名爬杆工成长为工区区长,我从它身上学到了很多。

  听说现在要建新塔了,我很想同现在建塔的同志们说一句话:你们设计建造新塔时考虑得周到点,下个塔说不准一站又能超过50年!

  (五峰山大跨烟囱塔)

标签:
责编:戚阜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