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在南京开幕。本届博览会由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江苏省政府共同主办,吸引全国5000多名创业型新农民和1000多家创新型新企业参加,集中展示了我国农村创业创新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准。
博览会以“激情创业创新 梦圆乡村振兴”为主题,分为“成果展示、高层论坛、创意大赛”三大板块,充分展示新农民新技术、新功能新价值、新产业新业态、新平台新载体。
看江苏,“双新双创”成果丰
稻花香里,创业创新活力四射。在江苏展区,既有一个人可以管理十几万只鸡的海安家禽养殖绿色循环模式,又有一亩水面养40万斤鱼、鱼粪移除率达90%的水产养殖新模式;既有全国农村双创优秀带头人和全国农村双创大赛获奖选手风采展示,又有我省双创平台载体建设成就介绍……透过展会可感受到,大江两岸、黄海之畔,已然成为创新的高地、创业的沃土。
“我们这个自动碾米机,占地只要一平方米,里面可以存200斤稻谷,顾客自助购米,现场把稻谷碾成米,机器脱壳的米不抛光打蜡,能保留70%的胚芽,保证新鲜、营养。”展会现场,不少参观者在一台自动碾米机前驻足,禾奇宝农业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恒全一边介绍,一边演示如何买米:“和在自动售卖机上消费差不多,选择购买重量后扫码付款。我们的米是南粳9108,产自淮安10万亩托管粮田,目前零售价5.5元一斤,已经在南京40多个小区投放。”
苏州布瑞克农业互联网公司展出了基于农业大数据的农业产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已签约近400个县。公司品牌部夏冠男介绍,这套方案致力于为农户客观分析市场风险与未来发展,帮助农户制定年度计划,让农民专于耕种与养殖。“我们经过研发和实践,形成了一云五端的标准化县域农业农村大数据解决方案,指导新型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种植和养殖,应对周期,规避风险。”夏冠男说,企业研发的智慧农场可以实现数据的物联网采集,种植、养殖投入品和过程的管理,以及农场产品的线上销售。
新农人,赛场比拼显身手
展会期间,还举行了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总决赛,这一全国性大赛已在我省连续举办三届。
成立于2017年的渔樵种植专业合作社“闯”入决赛,合作社负责人姚路路带来的项目是用无土农耕的方式资源化利用粪肥。“我们通过无土种植水生蔬菜、花卉、粮食、药材,把畜禽粪污全部资源化利用,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产生较高效益,而且产品达到有机绿色等级。”姚路路说,合作社将养殖废水经过前期自然发酵排入池塘内,在水体表面种植水生蔬菜,通过水生蔬菜吸收养殖废水中过量的氮、磷,用简单易行的方式解决了让养殖行业头疼的粪污处理问题,并生产出绿色健康的农产品。
苏州花语吴娘园艺专业合作社是苏州第一家花卉园艺农民专业合作社,站在决赛的舞台上,合作社年轻的负责人徐峻育表示,希望能打造园艺界的“宜家”,将高效园艺、休闲观光、花艺培训有机融合,建设一个示范版原乡园艺实景体验花园区。
“庭院景观的市场需求正逐步形成,为私人花园和居家生活提供专业园艺产品、咨询、规划、设计、建造、售后服务有着广阔的前景,合作社通过花园中心庭院的实地养护和培训,培养出一批新型职业园艺农民。”徐峻育说。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春风吹遍江苏农村大地。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朱新华介绍,全省返乡下乡创业人员超过25万人,共创办各类主体1.65万个,带动近30万人就业。这些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宛如一个个火种,成为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新生力量,在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盯市场,“老粮票”变“新粮票”
19日上午举行的“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主论坛上,4位来自全国的农村创新创业代表做典型发言,南京艾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申伟作为我省科技人员下乡创业代表,和与会嘉宾分享了“老粮票”变“新粮票”、盯住市场创品牌增效益的故事。
“我是60后大学生,在30多年前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为了能拥有这张‘老粮票’,通过高考我离开了农村。今天我带着‘新粮票’重回农村,成为一名新农人。”张申伟边说边向大家展示出新旧两张粮票,“这张新粮票是艾津稻园粮票,消费者只要扫描背面二维码、输入地址,就可在家坐等艾津稻园安全、好吃、新鲜的大米快递上门。”
2013年,张申伟离开工作了20多年的江苏省农药研究所,带着“生产出受消费者信赖的品牌大米”这一愿景,筹资1000万元踏上回乡二次创业征程。他把人才放在首位,艾津新农人有18名硕士,团队80后、90后占比高达95%,大多来自知名农业院校。
艾津选择用品牌打通优质稻米全产业链,制定了控制指标高达521项的稻米安全标准,在选种、种植环境、栽培技术、植保防控等环节都制定严格工艺规程。去年底,张申伟筹划成立“艾津优质稻米产业联合体”,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抱团发展。今年辐射带动种植面积5000亩,给联合体成员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00多万元。
“‘新粮票’的未来一定会更好。”张申伟说,团队的梦想是用专业的态度、先进的技术,让种田不再难,卖粮不再愁,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本报记者 吴 琼
配图:本报记者 万程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