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95岁的原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许枫:待大桥回归之日,想再上桥走一走看一看
2018-11-19 07:5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沈珠雷 石小磊 裴睿  
1
听新闻

  1969年9月26日上午,当80辆坦克、60辆汽车列队顺利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时候,金陵城万人空巷,全城百姓和滚滚江水,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万里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公铁两用桥梁经受住了“百骑铁甲碾压”的考验,其对国人的激励,并不亚于今天的“嫦娥”奔月。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高声宣布:“长江大桥是好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好样的。”

  49年弹指一挥间,这次特殊军事行动的指挥员许枫已是95岁高龄。11月16日,许枫老人在家中向扬子晚报记者追述起这段往事,仍然激动不已。通讯员沈珠雷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石小磊裴睿

  毛主席一句话,许世友调坦克团“压”桥

  离休前曾任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的许枫,个头不高,面容清瘦,但脸色红润,精神头特别好。几天前,他刚刚在家中过了自己的95周岁生日。1939年参加新四军,经历过诸多战火洗礼,锻炼出了老人出色的体格。现在,他还每天读报、看新闻,跟记者聊起指挥坦克团通过大桥的往事,许老更是眼睛发亮。

  许老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局势异常紧张,国内战备抓得很紧。1969年9月,毛主席视察南京军区,并在司令员许世友陪同下,参观了南京长江大桥。站在大桥上,毛主席问许世友:“长江大桥能否满足战备需要?”这一问引起许世友的深思:怎样才能检验出南京长江大桥的承载能力呢?

  为检验南京长江大桥质量和坦克部队应急作战力,许世友随即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从江北调动一个坦克团给南京长江大桥做一次“碾压测试”。这项任务,就交给了当时南京军区坦克某师师长许枫。许枫立即赶赴军区机关,许世友当面向他下达了命令,指令他具体指挥此次军事行动,并做好各项准备。

  慎重起见,坦克上桥前专门做了测试

  这次史无前例的军事行动,在军区党委会上是有争议的,最大的反对声就是担心会不会把大桥真给压坏了。许老回忆道,当时有人提出南京长江大桥名扬世界,这么多的坦克从桥上压过,万一真损伤桥梁发生意外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甚至会造成政治影响,这个责任谁能担得起?还有人担心,坦克的履带辗坏桥上的路面怎么办?“那时候的柏油路不像现在的质量,高温一晒都会化。”

  许世友认真听取大家提出的各种意见之后,慎重起见,他命令许枫召集几位参与建造南京长江大桥的桥梁专家,尽快地拿出验证坦克能否通过大桥的数据。随后,许枫与几位桥梁专家经过反复论证,并调来吨位最大、重达32吨的2辆重型坦克,在类似的城市道路上进行了测试。为防止坦克辗坏桥面,他们又在大桥路面上铺设了三四层草包垫,车队行走前用水浇湿,并规定坦克在整个桥面行驶过程中只许直行,不准转弯。方案成形后,许枫立即上报许世友。“同意”!许世友大手一挥,“快去准备,我等着向毛主席汇报呢!”

  他陪同许世友一起登上大桥南堡视察

  时间紧、任务重,许枫抽调了全师最好的技术骨干,对每台车辆进行反复检修保养,确保万无一失。

  1969年9月25日,许枫带领所属一个团从皖北军事训练基地转移到南京江北的花旗营集结待命。26日凌晨,坦克车队按照预定方案,开到南京长江大桥北桥头堡,80辆62式轻型坦克、60辆汽车一字排开,两两间隔50米,再加上前导车、宣传车、指挥车等,整个车队绵延近10公里,蔚为壮观。作为现场指挥员,许枫通宵未眠,关注每个环节,反复强调注意事项,通过电台下达一道道指令。时间点滴流逝,夜幕渐渐褪去,前来观看的市民也陆陆续续到来,站在大桥两端等待着。

  9月26日上午8时,许枫向坦克团传达了许世友的命令:“行动开始!”随后,3发信号弹升空,4辆三轮摩托车前行开道,2辆宣传车紧跟其后,4个大广播放着《东方红》《解放军进行曲》,十几里外都能听见。紧接着的指挥车上,许世友手持毛主席语录,挥手向广大市民示意。接着是坦克车队,缓缓驶过大桥。这期间,许枫陪同许世友登上大桥南桥头堡,居高临下视察。

  11时,整个车队全部通过大桥桥面。许世友高声宣布:“坦克部队顺利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我要向毛主席报告这个好消息。长江大桥是好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好样的。”回想起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老人从沙发上探起身子,情不自禁地挥动起自己的右臂。事后,许世友向毛泽东主席报告:“主席放心,大桥完全满足战备需要。”

  大桥即将回归,老人想重回大桥上去看看

  “当时坦克团官兵们驾驶的是水陆两栖轻型坦克,每辆坦克重量为18吨,坦克车队在大桥上通过时,时速与间距都完全符合规定要求,这样的军事行动前所未有,令我终生难忘!”老人的情绪也感染了记者,仿佛一起回到了49年前的那个全城沸腾的日子。

  许老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坦克车队驶过大桥,浩浩荡荡进入南京市区,从盐仓桥到鼓楼大转盘,再到新街口大转盘,最后从中华门出城,沿途街道两旁站满了夹道欢迎的市民,欢呼声此起彼伏,表达着对人民军队的敬意和欢欣鼓舞之情。据当时的新闻报道,那天南京有60万群众亲眼目睹了这一盛况。

  今年,南京长江大桥走过半个世纪,即将迎来通车50周年的日子,大桥在封闭维修了2年多后,也即将重新回到市民生活中。许老说,自己一直通过新闻关注着大桥维修的进展,听说不少部件都出新了,桥面质量也提高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也在发展,等到下个月大桥重新开通那一天,我想再回大桥上去走一走,亲眼看一看崭新的大桥。”

标签:
责编:陈康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