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一群四年级的孩子历时近一个月,把家乡南京的明孝陵世界遗产研究个遍!4月19日下午,南师附小校园里格外热闹,四年级58个研究小组的小小研究员正在进行项目化学习“明孝陵揽胜,童眼赞世遗”成果展示。
专家走进课堂启迪研究选题
基于明孝陵于南京的独特意义,结合南师附小一直以来的访学研究传统,本次四年级的“明孝陵揽胜,童眼赞世遗”的项目化学习活动由此展开。记者了解到,项目化学习历时4周。启动阶段,学校邀请了明孝陵博物馆的讲解员走进课堂,由“世界文化遗产”入题,先后介绍了明孝陵的馆建、布局、创新等内容。随后一周,四年级同学自行选择研究主题,并根据研究项目的不同,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资料,观看影像资料,查询研究项目的相关资料。
实地考察,分组寻访和研究
4月8日春季社会实践活动当天,孩子们实地考察明孝陵景区,各小组围绕着自己的项目,展开了分组寻访和研究活动。他们有的研究了明孝陵的门,有的探访了明孝陵的殿,有的观察了明孝陵的桥,有的回顾了明孝陵的历史……为了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生动地展现出来,4月13日班会课时间,同学们将寻访所得利用自己的所学,通过写写画画、剪贴拼接的方式进行了展板的制作,各小组的展板百花齐放、形态各异,虽然稚嫩但充满了童真、童趣和创意。此外,学生们还利用卡纸、油泥、木头、3D打印技术等,通过多种形态和样式为自己研究的对象制作了相应的模型,并将它们布置成了班级的明文化角,为班级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学校:锻炼多种能力,研究还将继续
四年级的孩子们也是一群乐于分享的孩子。4月19日下午,58个研究小组利用课间时间,由小小讲解员将自己小组的研究经历、研究收获、研究感受、特色等为同学们进行了讲解。学校老师告诉记者,此次项目化学习,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还有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的提升。每个学生真正参与是关键,假期中,孩子们还将通过对明孝陵的项目研究方法,聚焦相同或类似主题的开放比较研究。通讯员 吴娜娜 郭静 孙权
爱南京南京晨报记者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