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 深耕上海“北大门”产业腹地
原标题:通州: 深耕上海“北大门”产业腹地
建设中的沪通铁路大桥。卑多敏 摄
江海圆梦谷。卑多敏 摄
创新创业新载体——江海智汇园。 卑多敏 摄
中国江苏网1月26日讯 1月12日,正值隆冬的江海平原上寒气逼人,而位居腹地的南通市通州区却涌动着热火朝天的发展劲头——当天,境内锡通科技产业园、南通高新区、滨江新区、石港科技产业园等处,48个产业项目联合开工,总投资210亿元,涉及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寒冬萌生春意,项目点亮希望。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多重国家战略机遇交汇区的通州,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抢抓江苏省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机遇,在南通聚力建设上海“北大门”进程中,立足扬子江城市群、服务大上海都市圈,聚焦项目建设,将通州打造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腹地。
储势蓄能,一年签约落户340个项目
由台湾金仁宝集团投资6000万美元兴建的丽智电子一期项目位于南通高新区,主要为台湾地区、大陆、东南亚等地提供晶片产品和技术服务,去年5月投产运营,如今企业又在为2018年的二期项目做启动准备,项目选址也同样在通州,“我们预计将用两至三年的时间,把在苏南的芯片二极管生产线也转移过来。”丽智电子负责人说,届时公司产能将扩大到每月220亿颗贴片电阻。
像丽智电子这样落户后又快速竣工转化的项目,为通州培育地标性产业、增强发展后劲积蓄了强大动力。2017年,通州积极招引优质项目落户,推动签约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加快把项目转化为支撑发展的“实物量”。据统计,去年通州全年共签约项目约340个,亿元和千万美元以上项目数占比达70%,其中未来岛科技产业园、京东智慧产业园等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新江海动力电子、深南电路、展华电子等重大项目顺利开工,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29个,同比增加54个,完成投资量131.9亿元。
2018年新年刚过,该区48个项目联合开工,活动主会场设在“未来岛硬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现场。未来岛硬科技产业园,是上海未来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和锡通产业园合作开发的“园中园”,致力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园和环上海地区的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1月17日,瑞典宜家集团投资8500万美元的宜家配件项目签约落户通州,该工厂将在家具配件领域服务整个亚太区市场。2018年是通州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速年,确保全年新注册10亿元以上项目25个,新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5个,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30个。
提质转型,助力传统产业攀高望远
一条薄薄的被子,“缝”上了数十项专利,一家企业每年自主开发出家纺面料产品上千款,一座家纺市场集聚200多家花型研发机构,每年诞生3万多个时尚花型……如今,提起通州的家纺行业,再也不是原来赚取微薄加工费、处在产业链低端的“老面孔”,而是从“数量经济”升级到“质量经济”“创意经济”“品牌经济”。事实证明,通州家纺产业正在向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智慧物流等业态延伸,持续向全链转型,成为全国行业先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不仅是家纺,通州的建筑、船舶等几大传统产业,纷纷提质转型、提档升级,不断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在加速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努力将特色做成优势、将优势做到极致,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通州是全国有名的“建筑之乡”,十万建筑铁军驰骋大江南北,先后囊获56座“鲁班奖”。随着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通州区委区政府支持4家龙头建筑企业成立现代建筑产业技术研究院,并投资近10亿元建设现代(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吹响了建筑业迈向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强劲号角。同时,还引导建筑业向轨道交通、港口码头、大型桥梁等重大基础设施领域拓展。
在通州长江岸边的南通象屿海洋装备生产码头上,3条特种船同时建造,其中一艘是公司首次独立建造的6万吨半潜船,还有一艘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是世界同类产品中的第二大船舶。去年初,南通象屿对破产的明德重工收购重组,5月开始投产,迄今已接到近30条船舶订单。在全球造船业低迷的寒冬,南通象屿成了一抹亮色,原因是象屿规划出“高端、节能”的发展蓝图,提高产品定位,注重节能减排,向客滚船、豪华游轮、液化石油气船和液化天然气船等领域迈进。
绘图补链,重点培育三大地标产业
2017年12月13日,电商巨头京东集团和通州区签署产业升级战略合作协议,京东集团将以集约化的综合仓储设施为切入点,建设“京东智慧产业园”,服务上下游企业及第三方物流公司,综合京东物流的开放能力,提升产业供应链效率,并将凭借数字化技术优势,打造家纺产业大数据平台,提供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综合解决方案。
京东智慧产业园落户通州,为通州区的智能装备产业链补上了重要一环。目前,通州正依托旭浩数码、准信自动化、四方冷链等重点企业,加快培育高端数码打印、工业自动化、冷链装备等产业板块,推动智能装备产业规模向百亿级攀升。
据悉,围绕产业规划定位,通州绘制产业全景图和招商路线图,不断为补链强链,着力培育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三大地标性产业,加快崛起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优质项目。
汽车零部件产业是通州区近年来崛起的地标性产业之一,目前有相关企业40多家,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0个,一个百亿级汽车零部件产业正在通州强势崛起。世界500强美国德尔福是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与技术供应商,目前在南通高新区的工厂生产的安全气囊连接器,已供应宝马、奔驰等汽车品牌;雄邦压铸的全自动化智能车间,专门生产大众、奔驰、奥迪等汽车的变速箱壳体等配件,此外,嘉朗实业、博沃汽车电子、鸿图科技等一批汽车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增速强劲,目前通州还正全力引进整车制造企业。
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通州依托深南电路、展华电子、丽智电子等重点企业,集聚壮大半导体芯片和线路板等产业板块,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创新引领,释放引领发展“第一动力”
“2020年之前,我们将投入15亿元用于科技研发,不断创新技术,确保始终站在电容器行业的技术前沿。”南通江海电容器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汉明说。
江海电容器是通州区一家电容器和储能技术企业,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设立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工作站、省级企业研发机构等,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在通州,无论在企业还是在园区,无论在传统产业还是新型产业领域,创新,正成为当地转型发展最鲜明的特质。
企业是创新主体,通州区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开展协同创新,推动科技企业“小升高”,实现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力争全年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
技术改造是创新的手段,通州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导向,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今年,该区计划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00个,创成省市智能车间5家以上,新认定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个以上……
人才是创新的智力之源,通州实施“21条”人才政策、“510”英才计划,围绕产业集聚各类高端人才,加大产业领军型、创新引领性人才的招引力度。今年,该区力争引进高层次双创人才50名……
围绕产业高端发展需求,通州区突出动能转换、创新引领,释放科技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南通高新区、锡通科技产业园为主阵地,提升创新资源的集聚、整合和利用功能,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智谷,让创新的种子在上海“北大门”的产业腹地上生根开花。
印春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