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社会大观 > 正文

如皋长寿之乡攀向文明新高度 荣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黄友谊 如宣   2018-01-26 10:38:00
2018年元旦刚过,世界第六大长寿乡如皋公布了一组数据:该市百岁老人总数从去年的385位增长到今年的403位,是中国百岁老人总数最多的县(市)。长寿,成为如皋这座千年古邑最负盛名的城市名片,这里的长寿基因也引来众多中外人士前来探秘解码。

  原标题:如皋长寿之乡攀向文明新高度

长寿老人四代同堂。

争创文明户。

最美乡村吸引老外参观。

文明城市创建,让如皋城市更显魅力。

  中国江苏网1月26日讯 2018年元旦刚过,世界第六大长寿乡如皋公布了一组数据:该市百岁老人总数从去年的385位增长到今年的403位,是中国百岁老人总数最多的县(市)。长寿,成为如皋这座千年古邑最负盛名的城市名片,这里的长寿基因也引来众多中外人士前来探秘解码。

  2017年11月17日,如皋市委书记陈晓东从北京人民大会堂又捧回了另一张金光闪闪的城市名片——“全国文明城市”奖牌,成为苏中苏北地区首个获此殊荣的县级城市。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如皋15年对文明城市矢志不移的创建追求,也凝聚着145万雉水儿女的辛勤和汗水,更助力如皋的城市形象和文明水平攀向新的高度。

  文明,正成为解密如皋长寿基因的新符号,也让这座幸福之城有了鲜明底色。如宣/文 黄友谊/摄

  桂冠加冕,长寿之乡添新彩

  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的最高荣誉,也体现着一个城市综合文明程度的最高水平。去年11月14日,中央文明委公布了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名单,如皋赫然在列。长寿之乡再添新彩,喜讯传出,雉水大地全城沸腾;3天后,作为新晋全国文明城市的“当家人”,如皋市委书记陈晓东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步入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接受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并捧回了如皋人梦寐以求的“全国文明城市”奖牌。

  创建文明城市,如皋十五年磨一剑,如今终于梦想成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陈晓东说:“文明城市创建,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如皋145万城乡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如皋将倍加珍惜这块‘金字招牌’,让文明创建成果惠及全体百姓,奏出文明如皋的最强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做新贡献!”

  如皋既是闻名中外的长寿之乡,也是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华东红色革命摇篮、中国花木盆景之都。近年来,如皋把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作为龙头工程,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了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的同步跃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应税销售、服务业应税销售、建筑业施工总产值全面突破1000亿元大关,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8位。自2005年建成江苏省文明城市以来,如皋三度蝉联这一荣誉,2015年,如皋又以高分获县级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最近三年文明城市测评成绩,连续位居全省县级城市前列。

  创建为民,“面子”“里子”一起“绣”

  如皋15年坚持不懈创建文明城市,不仅仅是为了拿一块牌子。如皋市市长何益军说,如皋坚持创建为民的理念,以建设宜居宜业、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性工作,全面优化环境,持续深化民生改善,统筹推进城乡创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在创建中,如皋施展“绣花”功夫,一针一线为魅力如皋“锦上添花”,既绣光鲜靓丽的“面子”,也绣和谐宜居的“里子”,让“面子”和“里子”一样好看,让生活在如皋的人们感受到城市的品质和温度。

  走进冬日的如皋龙游河生态公园,虽然寒气袭人,但各种树木依然绿意葱茏,暖阳倾泻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以前我家就住在龙游河边,却总想搬走,现在搬走了却经常会回来傍着树、挨着水转上半天。”如皋市民白军说。龙游河,几年前还是一条臭水河,两岸废污排入,脏乱不堪。2013年,如皋投入2亿元进行龙游河整治,建成了生态公园,成为苏中苏北县级城市中单体面积最大的开放式市民公园,每天来运动休闲的市民络绎不绝。

  龙游河整治是如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城市品质的缩影。在创建中,如皋大手笔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区“八横八纵”道路网络基本建成,文化广场、红十四军公园、奥体中心等城市设施建成开放。

  城市的“面子”绣得靓丽,民生的“里子”也绣得紧实。如皋坚持改善民生抓创建,不断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义务教育实现“零择校”,高考本二以上上线率连续三年全省第一。构建五道医疗保障线,较好解决了全市人民看得起病的问题。法治如皋建设富有成效,公众安全感达到96.5%。

  内涵提升,厚植城市新气质

  在位于如皋老城区的东大街,漫步于青砖石板的巷道,仿佛“穿越”进一段泛着历史记忆的童年旧时光,灰砖黛瓦的民居、雕栏画栋的古亭、九曲回转的通廊……悠悠乡愁,让人很难想到自己身居现代都市。

  历史文化代表和反映着城市的独特品质和形象风格,也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所在。如皋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把城市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保护历史文化遗传,留住千年记忆,提升城市内涵。

  有着480多年历史的东大街,如皋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进行“生态修复和乡愁保留”工程,如今东大街的传统文脉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中外游客纷至沓来。传承发扬历史文化,如皋切实做好文化保护利用工作,市镇村三级文化安全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文物完好率达95%以上。目前全市有55个项目被列入各级非遗保护名录。

  在传承历史的同时,如皋为百姓提供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让百姓更好享受文化生活。民间艺术团体也空前繁荣,全市119家民营剧团活跃于城乡,一年演出超过2.5万场,使如皋成为“到处飘扬着歌声”的城市。

  如果说文明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文化是城市的经络,道德则是城市的品格。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如皋着力在塑造城市之魂、培育文明市民上狠下功夫,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人们的精神世界,把崇德向善的追求作为独特的城市气质,厚植于文化内涵中。

  如皋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重大典型“爱心邮路”的发源地,以“爱、敬、诚、善”为核心,如皋坚持道德引领、建设爱心城市,近年来共选树爱心团队、爱心大使179个,推出系列“最美如皋人”250多名,表彰三届如皋道德模范近20人,先后有14人入选中国好人、21人当选江苏好人,为文明城市建设构筑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长效创建,文明不画休止符

  从中央文明委领导手中接过“全国文明城市”的奖牌那一刻,如皋市委书记陈晓东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这一分量,既来自于得牌的荣誉,更来自于保牌的责任,“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如皋将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强定力,坚决摒弃‘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思想,坚持长效创建,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持续擦亮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让文明在如皋城乡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早在2015年新一轮创建周期开始,如皋就制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持之以恒抓紧抓实,把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市委书记挂帅、市长任组长、四套班子全体领导参与、各部门和街道各司其职、紧密协作。创建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创建难点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着眼于创建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如皋形成季度模拟测评、小区创建月度考核排名、市民寻访团日常巡访、专项工作适时督查推进的常态督查推进机制,推动文明城市创建由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由重点区域向全覆盖管理转变、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文明创建,由城市延伸到乡村,如皋围绕“乡风民风美、人居环境美、文化生活美”的要求,实施“美丽乡村幸福家园”行动,以精神文明建设新成就扮靓美丽乡村,通过省村庄环境整治全域验收,四个社区入选“江苏最美乡村”,区域文明创建水平实现整体提升。

  持之以恒的创建,让如皋先后收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去年10月31日,如皋又捧回住建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奖”奖牌,成为当年全国仅有的两座获奖城市之一,也是唯一的县级市。

标签:

责任编辑:江仲惠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