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600总设计师黄领才和他的宝贝鲲龙。 南航供图
▲仰拍“鲲龙”AG600空中英姿。新华社发
中国江苏网12月25日讯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000多年前庄子的畅想今天成为现实。12月24日上午9时39分许,蓝白涂装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从珠海金湾机场启动,滑行,一飞冲天。
作为国产大飞机三兄弟之一,最后亮相的鲲龙AG600外形就不同寻常。那么这到底是架怎样的飞机,有何神奇能耐?
综合新华社电
首飞 鲲龙AG600妥妥地飞了60分钟
启动、滑行,机头昂起,直插云霄……我国首款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24日在广东珠海成功首飞。
9时39分许,机长赵生、副驾驶陈明、机械师魏鹏和监控观察员孙康宁组成的首飞机组,驾驶AG600飞机001架腾空而起。
在珠海机场西南3000米高度规定的空域内巡航平稳飞行约60分钟,完成了飞机各系统和基本操纵特性初步检查等预定试飞科目后,10时43分许,飞机安全返航着陆,通过水门,首飞取得成功。
AG600颠覆了一般人对飞机的印象,上半身是飞机,下半身是船——外形特色明显的“鲲龙”,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公司董事长刘祥仁介绍,AG600是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按照“水陆两栖、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设计思路,AG600兼顾改装成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等用途的可能性和灵活性。
更多数据认识AG600
AG600是当今世界在研的最大水陆两栖飞机,飞机选装4台国产涡桨六发动机。选用新材料、新设计标准,外观奇特,就像一只会飞的船,可说是“海陆空任我行”。
◎本领高
最大起飞重量53.5吨,实现超过4000公里的最大航程;
可在水源与火场之间多次往返投水灭火,20秒内可一次汲水12吨,单次投水救火面积4000余平方米;
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实施救援行动,起降抗浪能力不低于2米,一次能救助50名海上遇险人员。
◎自主造
全机5万多个结构及系统零部件中,98%由国内供应商提供;
全机机载成品95%以上为国产产品;
国内共有20个省市、150多家企事业单位、十余所高校的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参与研发。
◎研制快
AG600从国家正式批复立项到成功首飞历时八年。
2009年6月经国家正式批复立项
2016年7月总装下线
2017年12月7日获得首飞特许飞行证,12月24日成功首飞
本报连线“鲲龙”的南航印记
“他爸”是个正儿八经南航人
昨天,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的首飞牵动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的心,不仅因为AG600总设计师黄领才是南航1984级校友,还因为南航也参与了AG600的研制工作。
“你是总设计师,要好好干”
“这是一艘能飞起来的船,也是一架能游泳的飞机。”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航通飞”)副总工程师、AG600总设计师黄领才经常这样形象地向别人介绍他的“宝贝”。
据央视网消息,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航通飞珠海基地总装车间听取情况介绍,其中就包括正在研发的AG600机头工程物理样机。
作为当时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AG600的“解说员”,黄领才清楚记得,习总书记关切地询问了这款飞机的相关情况,要求加快推进研制,早日投入使用,并叮嘱他:“你是总设计师,要好好干。”
在AG600研制的数年间,黄领才每周工作七天是常态,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是常事。
这位AG600总设计师出自南航王牌专业
1984年,黄领才考入南京航空学院(南航前身)飞机系直升机专业。虽然毕业已近30年,但黄领才的辅导员、现任航空宇航学院院长夏品奇教授对他在校期间的表现仍是赞不绝口。
“在整个大学期间,他每个周末都去爬紫金山,风雨无阻,除了放假回家,几乎从未中断过。”在夏品奇看来,黄领才能够不断取得事业上的进步,除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其在大学期间练就的强健的体魄和惊人的毅力密不可分。
大学毕业后,黄领才历经多个飞机型号设计技术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飞机系统设计技术和经验,在飞机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应用方面成为了国内知名专家。2009年开始,黄领才担任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常务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
还有南航科研团队助力AG600首飞
AG600成功首飞的背后,还凝聚着南航科研人员的汗水。南航的轻型通用航空飞行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中航通飞为总设计师单位,联合协同单位组成攻关小组,攻克了气动布局、复合材料结构布局设计、材料许用值等关键问题。
南航航空宇航学院张大林教授带领团队与中航通飞团队协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成功完成了AG600发动机滑油散热系统和发动机短舱通风冷却系统的设计、研制工作。此外,南航还有众多校友和科研人员参与了AG600的研制工作。
通讯员 王伟 何彩俪 黄鸣阳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甜子
新闻延伸
国产大飞机 “三兄弟”蓝天聚首 更多小伙伴正在赶来
十年磨砺,运20、C919、AG600,中国大飞机“三兄弟”终于蓝天聚首。东方航空大国正向航空强国全力冲刺。
国产大飞机“家族”羽翼渐丰
2007年,国务院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此后两年里,三个不同用途的大飞机项目相继立项。2013年1月,最早立项的大型运输机运20首次试飞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研制大型运输机的国家。2017年5月5日,大型客机C919从上海浦东机场的跑道上滑跑而起,成功首飞。昨天,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成功首飞。
历经多年自主攻关,中国的大飞机家族已经具备了相对完整的“家族谱系”。
还有更多“新伙伴”值得期待
展望未来,还会看到它们更多“新伙伴”。
在通用飞机领域,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公司董事长刘祥仁介绍,目前正在研发、生产的还有新型通用小飞机,包括私人飞机、公务机等。支线飞机也有新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正式交付,而新一代涡桨支线飞机新舟700已收获185架订单,有望打破国际涡桨支线市场ATR和庞巴迪“双雄并立”格局。
最受关注的大客机领域,中俄国际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今年9月29日宣布,中俄联合远程宽体客机正式命名为CR929,采用双通道客舱布局,CR929-600的航程为12000公里,280座级。
“加油干!”蓝天呼唤“中国心”
“中国制造”还是“中国组装”,“心脏病”“神经病”“皮肤病”……这是中国航空人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认为,与航空强国相比,航空发动机是我们的“软肋”。
不过,2016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的成立,表明中国自主打造航空“心脏”的决心。这家新央企成为中国实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的责任主体。近日,中国航发研制的大型客机发动机“长江-1000A”高压压气机完成了第一阶段试验,向国产大飞机装配“中国心”走近了一步。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