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5日南通讯 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镇同乐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网格为基础,探索基层微治理方式,推进法治、自治、德治“三治融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同乐村毗邻通州区城关镇金沙街道,有60个村民小组,4860多名常住人口,社会治理情况比较复杂。去年底村“两委”新班子探索“三治融合”管理模式,以法治为保障,以自治为基础,以德治为先导,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让民风“淳”起来。
以网格为基础自治添活力
以小自然村为界,全村划分为5个网格。由村党总支书记统管网格,形成了由1名总网格长、1名网格管理员、5名网格长、38名网格信息员组成的梯形网格队伍,成为村级治理的一支生力军。该村将经济发展、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平安法治、违章管控纳入网格工作,由条线转变为板块,实现了无越级上访、无安全事故、无环境污染、无重大纠纷的目标。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同乐村立足村情、贴近群众,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制定了与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村规民约”,增进邻里感情,营造新型邻里关系,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依托“同乐人家”,该村两委成员陪来访村民“喝茶聊家常,沟通解疙瘩”,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应”,以“家”的温暖、家人的情怀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同乐村把准群众“脉搏”,对症下药,创造出一个个“土”办法,推出环境卫生“红黑板”活动,激发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办”,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通过“赚文明积分,兑美好生活”活动,鼓励村民参与村公益事业,既让村民享有获得感,又达到了“保护一条河、管好一条路、护好一片林”的目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村有10多名党团员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当好村民健康的“守门员”。
以法治为保障形成一张网
同乐村织密基层治理防护网,做到村村有民事调解委员会、个个网格有调解室、组组有调解员,形成公民守法、公正用法、公益普法的法治局面。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每名网格长带领网格员在辖区内巡回检查,形成了到户核查、迅速处置、办结回访、上报结果的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网格治理能力。
同乐村选聘有威望、处事公正的党员、网格员组成矛盾调解委员会,构建民调工作的第一道防线。村治保、民调委员会组织村民代表学习法律知识,观看普法影视片,增强村民的法治意识。在村农家书屋开辟法律书籍专柜,开设法治宣传栏,教育引导公民学法懂法守法。聘请法律顾问,开展各类法律咨询活动,引导村民依法办事,做到遇事寻求法律、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在同乐村党群服务中心内,由通州区妇联授予的“姜艳钰家事调解室”的铜牌格外引人注目,遇到矛盾纠纷的乡里乡亲常常慕名而来。“姜艳钰家事调解室”成了乡亲们心中的“暖心室”“舒心室”,许多干戈在这里化为玉帛。
以德治为先导营造好氛围
13组村民镇小英11年如一日精心照料瘫痪的婆婆、残疾的丈夫,用爱心托起了一个双残家庭,她的事迹被同乐村的村民们传为美谈。同乐村坚持“以德治村”,重视家风、孝善、和睦等文化元素的培养和传承,深入挖掘、提炼干事创业、孝亲敬老、邻里和谐等方面的家风家训家规,通过村务公开栏、微信朋友圈推介,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杨柳青青的绿,桃花你微微的笑,鱼米之乡的同乐,人们向往着你。”这首由本村村民编词编曲的村歌,表达了同乐人民的心声。该村“两委”组织村民学村歌、唱村歌,引导村民爱同乐、爱家乡、爱国家,形成了一种讲文明树新风的社会风尚。(徐祥忠 郁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