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5日南通讯 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以组织振兴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发挥党组织优势,有效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突出引领能力,建强乡村振兴“主心骨”
“‘红色银杏叶’是我们村的党建品牌,它脱胎于我们镇区这颗千年的银杏树,我们以‘红色银杏叶’为统揽,将‘党建+N’工作体系作为红色银杏各个叶脉来开展支部工作。”在东社镇三季度的党建巡礼活动上,东社居党总支书记张海烽介绍道。
强化党建品牌的树立是东社镇持续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的缩影。近年来,东社镇着力建强组织、理顺机制、夯实队伍,提升乡村振兴“一线作战部”的引领力。通过从优秀党员中“挑”、从致富带头人中“选”、从外出务工能人和高校毕业生中“引”的方式,选优配强村居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今年初村“两委”换届后,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达100%,班子成员45周岁以下有119人,占78.8%,大专及以上学历127人,占84.1%。通过组织开展“头雁工程”培训班、“履新•赋能”轮训等,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现场教学和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方式,提升村两委班子“理论+实务”的工作能力。以农村党组织“五基达标、五星争创”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着力打造了一批功能完善的党群服务中心,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阵地保障。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攻坚有我”显担当行动,东社镇将42名机关党员、年轻干部分成21个攻坚小组,下沉到村居担任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围绕党建品牌提升、协助农业项目建设、盘活村级资产资源、打造人居环境、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打造乡村振兴服务全链条。
围绕产业兴旺,打造乡村振兴“主引擎”
“轰隆隆……”一阵机器轰鸣声传来,在东社镇滥港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几辆推土机正在地里干得热火朝天。连日来,东社镇对照计划,加紧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施工,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打好基础。滥港桥村党总支书记张灵灵介绍,今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该村22个村民小组350户农户的1200亩土地。目前,农户合同签订率在80%以上,他们将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东社镇一直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将“党建链”嵌入“产业链”,实现基层党建与产业振兴互融互促。聚焦蔬菜、水果、粮食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东社镇探索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融合发展模式,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6个,积极吸收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骨干加入党组织,将党性教育与提升党员种植技术和致富带头能力融为一体,通过“田间讲堂”“远程教育+”等形式,把“党员活动日”搬进田间大棚、项目一线,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18期,培训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1100余人次。
各村居结合各自特色,品牌农产品遍地开花。目前全镇拥有“里沟园”芦笋、“成稀”“丰宝农”“绿沁泉”大米、“葆优”葡萄、“绿洲”螃蟹等农产品品牌及黄金瓜、菱角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并荣获全国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镇荣誉称号。
通过深入实施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东社镇因地制宜先后实施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5个、扶持资金440万元。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发展,通过购置固定资产出租方式、集体投资如粮食烘干中心等农业项目,推动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
立足生态宜居,擦亮乡村振兴“主色调”
金秋时节,东社镇香台村二甲河,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岸边的绿树倒映水中,昔日杂草丛生的河道如今清可见底,沿岸还建了慢行步道及绿色长廊,成了周边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生态美是乡村振兴的最鲜亮的底色。近年来,东社镇始终坚持“围绕生态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态”的工作思路,着力建设宜业宜居的美丽生态家园。镇党委政府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减量并有效使用农业化学投入物,实现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和农用薄膜回收利用。实行订单农业,推进绿色有机种植,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通过组建攻坚支部把相关的力量有效结合在一起,让党员带头,打消群众顾虑,扎实推进农村改厕、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近三年来,总投入1140余万元,对2座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升级,21个村居实现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东社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主动亮身份、领责任、争先锋,带领群众清扫村镇卫生、清理垃圾污水、清除卫生死角、开展村庄绿化,督促农户落实门前“三包”、清理归整杂物。建立党员干部帮带机制,每名党员干部联系5至10户群众,点对点帮助群众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同时,完善农村生活设施建设,投入70余万元对东社农贸市场进行改造,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振兴发展成果。
聚焦基层治理,奏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走进东社镇白龙庙居村部大门,五甲片区社会管理中心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这是今年东社镇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创新项目。东社镇由五个乡合并而成,镇域范围广、人口基数大,给镇域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今年年初,东社镇积极探索“党建+社会治理”实践,以原撤并乡镇为基础,以服务群众5公里为半径,在原撤并乡镇设立社会管理片区服务分中心,形成“一中心、四片区”的服务全覆盖格局,融合基层党建、矛盾纠纷调处、两代表一委员协商议事、为民服务事项办理,延伸和拓展网格化管理,形成1+N的功能配套。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东社镇在完善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机制上绵绵用力,着力建设善治文明的美丽乡村。通过实施“党网”融合,东社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把67个党支部、160个党小组建在网格上。依托“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建立10分钟快速响应服务圈,提高网格管理服务效能。以“大五片区”“五色网格”“五星网格员”为主体打造“5+5+5”党建治理品牌。以文明为先导,深入开展党群先锋户、乡风文明户、卫生清洁户、孝老爱亲户评选活动,依托忠孝博物馆、谢家渡战斗纪念碑等红色资源,开展廉政、家风教育25场次786人,引导党员群众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东社镇以“有事好商量”为载体,整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干部、老教师、党员、村民代表等力量,组建乡村智囊团,采用身边人理身边事的方式,闻民声、解民忧、议村务。今年以来,各村居乡村智囊团召开村民议事会52次,就村集体资产处置、土地流转、环境整治、民生工程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98条,有效推动了村级事务决策的民主、科学。(姚杜娟 沈松宇 王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