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月26日南通讯 谁也没有想到,集中风、意识不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等多种疾病于一身的花奶奶经过市四院外科十五病区三个多月的康复治疗,居然奇迹般地站起来,走起来,康复出院。1月25日,患者孙子送来锦旗感谢外科十五病区医护人员。“这一切不单单是康复治疗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患者背后家庭的支持。”外科十五病区黄宾副主任医师坦言。
79岁的花奶奶3个月前晨起上厕所时突然出现左侧肢无力,不能行走,继而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在市区某医院头颅CT检查示脑出血,抢救治疗病情平稳后,但仍存在意识模糊,左侧偏瘫,不能独坐,偶有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为寻求康复治疗,于2020年10月16日转到市四院外科十五病区。
外科十五病区康复团队对入院后的花某进行病情评估:脑出血恢复期、左侧肢体偏瘫、脑功能障碍、原发性髙血压3级(极高危)、心房颤动、2型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等多种基础疾病,住院期间极易再发心脑血管疾病,也可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室颤、猝死的可能。患者目前卧床,有形成深脉血栓、肺部尿路感染、压疮等卧床综合征风险。专科检查神志欠清,时有胡言乱语 ,偶能执行简单指令,左下肢可见小幅度自主活动,右侧肢体活动度可,肌力检查不合作,肌张力正常,坐立位平衡0/0级 ,ADL(改良 Barthe1指数)0分。
面对这样一位患者,黄宾主任带领的康复团队丝毫没有放弃的想法,他们仔细研究治疗方案,遵循“保命在先,功能在后”的原则予监测调控血压血糖,抗凝、控制心室律等对症及防治再卒中治疗;康复治疗上予认知训练、电动起立床训练、平衡训练,神经促通技术、肌力训练等综合神经康复治疗,并制定最终康复目标:偏瘫侧肢体运动控制提高,能实现扶单拐或独立社区行走;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达到半自理或自理。
康复治疗不像其他的一些病症,用药或者做手术就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康复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刚开始时,患者因认知障碍不配合治疗;认知好些以后又认为年纪大、基础病多,默认自己只能永远躺在床上,不愿意做康复训练。黄宾主任告诉她:“脑中风后大多数人经过正规康复训练可以重新站起来、走起来。根据目前的病情,只要不放弃,坚持正规有效的康复训练,一定会走起来的。”黄主任的话像一股暖流滋润着患者的心田。
在外科十五病区康复团队鼓励下,患者开始坚持训练。先是电动起立床训练,慢慢把床头抬高,角度从30度开始,每天抬高10-15度,直到患者可以自己慢慢坐起。随着功能的逐渐进步,患者康复信心大增。一步、两步、十步……经过2个半月的治疗,花奶奶终于能够独自走路了。再次评估患者病情:神志清, 执行力、计算力、记忆力正常,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坐立位平衡3/3级 ,ADL(改良 Barthe1指数)80分。花奶奶孙子激动不已,他不好意思地说:“当初有人推荐我们来四院做康复时,我们还犹豫要不要过来,因为只听说你们精神科很厉害。后来选择四院康复也只是想让奶奶身体养好后能回当地护理院,根本没有想过奶奶还能走路,生活还能自理。在奶奶住进来以后,我们才真正知道了四院综合科的水平也很高,有的(科室)甚至比大医院还好很多。”
黄宾主任介绍,以往的中风患者经过抢救成功后往往不重视功能恢复,从此成为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偏瘫患者,有患者因此抑郁,也有患者生活无法自理,变成家庭的累赘。她表示,在脑卒中后存活的患者中,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重新步行和自理生活,可使30%的患者恢复较轻的工作。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者,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只有60%和5%。在病死率方面,康复组比不康复组也低12%。脑卒中后及时、规范的康复治疗,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改进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花费,有利于患者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朱小平 钱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