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机场、车站、医院等特殊场所都必须通过相关查验才能进入——
【编者按】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服务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年轻人一部手机走遍天下的便捷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也不会用智能手机,他们在乘车、看病、去银行等日常生活中,遇上了一道道“数字鸿沟”。
我们追求的智能化,不应该是去老人化。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意味着这一现象被国家层面关注。
智能时代的列车再快,也不应该丢下老年人。一个社会对待老年人的态度,检验着它的文明程度。一个不断进步的社会,既要给领跑的年轻群体更多机会,也要给落在后面的老弱病残人群以充分关照。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所以今天我们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记者将跟着南通的老人们,看看智能化生活的背景下,走出家门的他们会遇到什么。
在电子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运用手机下载各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软件,对不少老人来说是件难事。为了防范新冠肺炎疫情,我市机场、铁路车站、长途客运站、医院、商场及封闭式文体场馆,都规定查验“健康码”。如果没有智能手机和“健康码”,老人们还能顺畅地进入这些场所吗?12月4日,本报记者赶到实地一探究竟。
汽车东站——
无“健康码”可签承诺书
4日下午,记者首先赶往南通长途汽车客运东站。该站是我市汽运重要枢纽,平时每日客流量为6000多人次,双休日为9000多人次,春节等假期客流量更大。
在进站口,喇叭里滚动播报着“进站旅客请出示‘健康码’、戴口罩”的友情提醒,3名身着深蓝色制服的车站女值班员正引导一位位旅客经进站通道有序进入,一一检查进站旅客是否戴口罩,并逐一察看“健康码”。
“丫头,我实在不懂‘健康码’咋弄,你帮我看看,到底咋办?”一位七十多岁、操山东口音的老大爷,背着一个大包,将手机递给值班员,一脸无奈。
“大爷,不用急!您的手机不是智能机,不好下载显示‘健康码’,但别担心。”为了不妨碍别人通行,值班员耐心地将老大爷引导到一边,拿出一张“个人健康承诺书”,递给老人,“您先看一下内容。同意后再签上姓名,留下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写上日期就行!”
“个人健康承诺书”上提示:“本人郑重承诺,此前14天内,本人未去过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未接触过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等人员,并且无发热、咳嗽、腹泻等异常症状。以上情况保证属实,否则自愿承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造成的相关后果。”
一会儿工夫,多名没有“健康码”的老年旅客,在承诺书上签字后,顺利通过……
“这些日子,我们没有让一名老人因‘健康码’问题而滞留。”采访中,一名工号为“01008”的值班长介绍。
兴东机场、高铁西站——
用心帮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根据有关规定,在安检处和登机口这两个重要场所,乘机前往国内外的旅客一律需要佩戴口罩并出示‘健康码’。”兴东国际机场一位身材高大的安检员小哥哥,向记者热情介绍,“遇到一些老年乘客,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先请老人出示手机‘健康码’。如果没有‘健康码’,老人用智能手机,工作人员帮助他们现场下载、指导申请;不是智能机的,我们会详细了解老人近期的出行信息,通过身份证经公安平台查询并对其活动轨迹予以核实。在登机前,地面服务人员还会给每名乘客手部进行消毒……”
与长途车站和机场不同的是,高铁南通西站的“健康码”查验,不是在进站口,而是在出站口。每一名从天南地北往返南通的旅客,都要在出站口接受身份证和“健康码”核查。没有“健康码”的乘客,必须在出站口的“防疫分流点”接受体温测量,确认无发热、咳嗽等异常情况后,方可离开……
“帮老年旅客跨越‘数字鸿沟’,顺利通行,我们会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灵活应对。”在兴东机场和高铁南通西站,工作人员向记者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市区各商场、医院——
进门检查要求各不同
市区各家大中型商场,向来是人流密集之地。
4日下午,记者走访我市大型商超“宜家”时,看到超市大门口有“健康码”提示牌,但没有出示的“硬性规定”。在工农路上的印象城商业综合体,保安为进入者测体温,没要求出示“健康码”。“老人们来购物,只要体温正常,我们并不作其他要求。”保安解释。
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进出医院先出示“健康码”早已成为生活常态,这对部分未能熟练掌握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医院却是他们最容易发蒙的地方。4日下午两点多,在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入口处,几名保安正在认真查看进入者出示的“健康码”,待确认是“绿码”后随即放行。记者留意到,在短短半个小时内,有多名对智能手机玩得尚且不够“溜”的老人,都得到保安热情的帮助。个别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也都能在保安的引导下完成身份信息登记后顺利进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第三人民医院还在入口显著位置放置了口罩自动售卖机,这对一时忘记带口罩的患者和家属无疑提供了大大的便利。
通大附院的南区、急诊、门诊三个预检分诊点,情况与第三人民医院也都差不多,在工作人员的热情帮助下,老人在这里也不会因为扫码而觉得有难以克服的障碍。由于进出医院的人员非常多,门诊楼的人员身份信息登记量也特别大,大半天工夫,登记信息就有两三千条。“活到老,学到老,好些老人也都在努力学习使用智能手机,有些已经玩得很‘溜’了。”一名医护人员感慨地说。在门诊一楼大厅自助区,有多名导医人员忙忙碌碌,不少老人在导医人员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自助挂号、缴费等手续。“我们也有很多人工服务窗口,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也会引导部分来医院的人士到自助区,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排队时间。”导医小顾说。
记者周朝晖 江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