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16日南通讯(记者 曹敏 通讯员 李松 汤盈盈)日前,国网南通市海门区供电公司农电办公室收到了一封感谢信。这封信发自上海,信中披露了一段动人故事——今年71岁的上海“老知青”赵庙南,决定回到50年前插队的海门农村生活,供电公司帮她解决了无电难题,让老人早日搬回老宅、圆了旧梦。
赵庙南老人与海门结缘,要追溯到1970年。那一年,她响应国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从上海插队落户至海门正余镇新高村(现为新河村),从此留在了这里工作,这一待就是40多年。
退休后,赵庙南依然留在海门。子女们在上海工作,不放心她独自住在乡下,便把她接到了上海生活。但住在上海的10年里,随着年纪渐长,赵庙南越来越怀念在新河村的岁月,对上海的都市生活越发不适应。经过与子女多次商量后,她决定重回故地。
今年10月,眼看着疫情形势好转,赵庙南便催着子女们送她回乡下。可是,阔别多年,当她们回到新河村27组的老宅时,却发现由于长期无人居住,老宅早已破败不堪。只有那悬挂在房檐上的半截电线和那紧闭的大门,还依稀可辨是老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房子翻修过之后,仍不能住,因为没水、也没电。”赵庙南的小女儿张娟说,这让她们做子女的很为难。眼看着孩子们要回上海工作,而自己的用电问题还没着落,赵庙南又急又无助。
在走访服务村民的时候,正余镇供电所得知了这事。了解到老人独居,且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所长杨晓平当天就主动给赵庙南打电话,告诉老人不要着急,肯定会有办法。第二天一早,杨晓平就带着电工顾天平,一起到赵庙南的老宅勘察,确定供电方案。
老宅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房屋的东边和后面都是河,地理位置特殊,当初进户线改造时,业主又没有提交过用电申请,因此在走线时没有预留电源接入点。为了解决线路通道问题,杨晓平和顾天平一直从上午忙到了傍晚。第二天,顾天平再次去现场勘察。“既要不影响台区运行安全,又要让老人早日用上电。”顾天平说。
经过多次勘察、研究,最终决定从老宅后面的河对面立一根电杆,专门放一路电源线过来。在为老人补办了全部用电手续后,顾天平和同事们一早就开始了施工。“顾师傅很负责,不是爬上十几米高的电线杆,就是趴在泥泞不堪的排水沟,从无二话。”张娟说。原本从申请到开工,至少需要1周时间,而现在不到3天就通了电。
这事被国网南通市海门区供电公司团委的关月获悉后,立即联系到正余供电所的青年志愿者,她们利用双休日时间相约来到赵庙南家,帮助老人整理刚刚从上海搬回来的生活用品,清洗满是积尘的家具,布置房间,不到半天就把老人家的房屋打理的井井有条。空闲之余她们还陪老人聊聊天,听老人讲当年插队的故事。看到眼前的这些年轻人如此热心,老人一个劲地感叹:“回家真好!”
“有了电,我就放心多了。”张娟说。回上海前,她从包里拿出一张记有顾天平和关月等人电话的名片,叮嘱母亲顾天平曾说过的话,电接好了,但对老人的关心不会结束,今后无论是遇到用电或者生活上的事都可以找他们。说罢将电话号码交给了老人。
事后,赵庙南很感念正余镇供电所的服务,便让女儿张娟写了本文开头提到的那封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