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北京工作的时候,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现在居住的小区开展垃圾分类以来,也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近日,记者走入港闸区皇家花园,居民何冬梅正在将分类好的垃圾倒入小区的三分类垃圾桶中。
平时分类垃圾时,何冬梅将玻璃、塑料瓶、利乐包分门别类进行整理,而且投放之前都会把包装瓶、罐内的残余液体倒空,用水冲净后再投放,这样方便后端回收再利用,也不会污染其他可回收物。另外,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何冬梅会将他们单独存放,“有害垃圾处理不当,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一定要单独整理、归类。”自2017年年底参与垃圾分类以来,何冬梅已投递可回收物145公斤,累计环保积分15268分,环保积分可兑换香皂、抽纸等一些日用品。
“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榜样,不只是垃圾分类这一方面,生活里很多小事情、小细节都能够减轻环境的负担,比如节约水资源、倡导光盘行动等等。”何冬梅说,邻居们都积极地参与垃圾分类活动,但是有一些年纪较大的居民对分类类别不太清楚,她会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进行分类。
“我们向居民发放与居民身份绑定的二维码、垃圾分类宣传手册以及写有‘可回收物’字样的垃圾袋,居民向回收箱投放可回收物时,在垃圾袋上贴上二维码,工作人员将根据投放重量和分类情况为居民记录积分;其他垃圾仍然投递至物业设置的其他垃圾桶内,由环卫处负责收运。”第三方公司——中国天楹港闸区域负责人徐铃铃告诉记者,港闸区也是全省唯一一家区级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示范区,已经实现垃圾分类全域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积分兑换,南通小区垃圾分类还建立了以街道、社区为主导,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第三方服务企业参与的多方协商机制。依托邻里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全市范围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月”“小手拉大手”活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进学校、进单位、进课堂、进家庭,使垃圾分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引导群众主动参与。
“2016年开始,南通市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在省内率先编制了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规划,同步编制了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处理规划,创新提出了‘3+5+X’的垃圾分类方式。”市城管局垃圾分类管理处处长施麒华介绍说,去年市区新增308个分类小区,超额完成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任务。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到82.78%,市区为78.69%,各县(市)都超过80%。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小区覆盖率为96.17%,市区为94.36%,各县(市)均超过95%。
本报记者 蒋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