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南通:“党建+志愿” 让老人生活更精彩
2019-11-01 09:54:00  来源:江海晚报  
1
听新闻

  “徐家爹爹,这是今天的午饭,你慢慢吃啊。”10月28日上午11时许,崇川区新城桥街道八厂社区邻里志愿者凌金珠拎着几个饭盒,敲开易家桥新村148幢304室徐元善的家门。

  粉红的盐水虾、碧绿的花椰菜、软嫩的拌豆腐……今年92岁的徐老望着鲜香扑鼻的饭菜,高兴地说:“年纪这么大,社区有很多人就像儿女一样关心我,住着很舒心。”

  “我们社区是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老小区,老年人口居多。为此,社区党委提出‘党建+志愿’的服务理念,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根本目标就是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服务老年人。”八厂社区党委书记陆龑介绍说。

  “穆邻”志愿,辐射各邻里

  提起八厂社区的为老志愿服务,就不能不提及一个人:欢心邻里党支部书记穆正贵。他两鬓斑白,平时喜欢戴一顶小红帽,这是他最有特色的标记。

  2008年老穆退休后,就一直在“寻思”,怎么给社区做些事。“劳碌大半辈子,要真闲下来也不太适应。我成长在新中国,长久以来接受着党和国家的照顾,我又是党员,应该为社区做些事。”穆正贵笑着说。

  在退休不退岗奉献邻里的同时,老穆一直惦记着辖区内的“老老人”。“一开始老穆都是默默自己做,后来社区知道后,认为要以此为契机,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辐射各邻里,更好为社区老人服务。”陆龑说。

  在八厂社区党委的引导下,2015年,“我为邻里作贡献”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经过几年的发展,这支队伍由最开始的8人发展到现在60余人,一些大学生和在职党员志愿者也加入到队伍中。他们进小区、进家庭,结对帮扶高龄、病残、空巢老人,为老人们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关爱帮扶等爱心服务。2017年年初,志愿服务队正式更名为“穆邻”志愿服务队,服务也从一个邻里扩散到整个社区乃至街道,就像一首动听的歌唱亮了社区每一个角落。

  “巾帼挽霞”,自娱转公益

  “屠伯伯好,现在市里又有菊花展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好嘞,早在新闻里看到了,正想去看看。”

  10月29日,巾帼挽霞志愿者祝小平再次和八厂社区空巢侨眷屠业骏电话联系,敲定又一次“秋游”时间。今年88岁的屠业骏几年前相依为命的老伴不幸去世,屠老沉浸在对老妻的思念里无法自拔。巾帼挽霞志愿者祝小平与他的同伴万永安得知消息后,每天轮流陪伴老人聊天、带老人外出散心……4年多过去了,屠老渐渐走出了失去老伴的阴影,重新回到正常生活中。屠老由衷地感慨:“是你们让我的生活重新充满阳光。”

  这只是新城桥街道侨友艺术团诸多助老项目中的一个。原先这个社团就是文艺类社团,老人们通过表演给别人带来欢乐。随后,在社区党委及社团党支部的带领下,这一社团从自娱自乐型社团转型为公益性社团,通过承接“江苏省巾帼挽霞行动”项目,开展针对老年人的志愿服务,在支部组织和党员带领下,吸引了更多人提供服务,形成“小老人”服务“老老人”的模式,帮助孤寡残弱的老年人摆脱生活烦恼,提高生活质量。

  5年来,巾帼挽霞志愿服务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项目化运作的方式,街道每年以公益微创投申报的形式支持“巾帼挽霞”服务项目的运转,后期通过全面评估、细致记录活动过程、定期开展分享交流活动,实现了志愿服务不断、爱心接力不停。

  党课送上门,老人不掉队

  “李奶奶您好,最近我们社区又开展了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大家都学习了最新的党的声音和政策,我们记下来了,这就和您说说。”

  10月25日,社区党员志愿者徐蓓带着最新的几本学习手册,来到老党员李品文的家中,几张板凳、数本手册,一场微型的党课开了起来。“我行动不便,不能准时去社区参加党课,现在党课送上门,我也能及时了解党的最新声音啦。”李品文高兴地说。

  党课送上门,筑牢向党心。为了让每一位党员都能倾听党的声音,学习党的政策,今年,八厂社区党委组织策划了“小喇叭党课”服务,将党课送至年龄大、身体行动不便的退休党员家中,实现党课在基层党员中全覆盖。

  八厂社区党委每月主题党日活动雷打不动。创新“小喇叭党课”的形式,送学上门,及时将党的声音、国家政策以及社区温暖送到年迈、行动不便的退休党员的家里,努力做到让辖区所有党员“不掉队”“不漏学”。“几十分钟的微党课,不仅拉近了社区党委与老党员的距离,更让他们在学习‘党课’的同时也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陆龑表示,“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坚持党建引领,让志愿服务发挥更大光芒,创建更美好的社区生活。”

  本报记者陈可

标签:
责编:胡悦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