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如东一群新型职业农民黄土地上逐梦
2019-05-23 14:00:00  来源:如东新媒体  
1
听新闻

  乡村振兴,需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人才支撑。近年来,江苏省如东县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立相关培育机制,完善配套政策体系,逐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涌现,成为当下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农业农村秩序井然

  一种新职场——主动选择,播下金色种子

  这两天,在洋口镇杨楝园村的田头上,44岁的 邵爱徐正在做育秧前的准备工作。2012年,如东县农广校的职业农民培训班,激发了他的创业热情。当年他在杨楝园村流转了240亩土地,第二年就创办了家庭农场,现在他的种植面积达450亩。在他看来,管理几百亩土地就像管理一间小工厂,而他所做的也不仅仅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活计,而是要把控全局。

  同样赶着时节在田里劳作的还有如东金沙滩果蔬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缪纯芳,她正带着果农们为梨树疏果。2011年,缪纯芳来到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工作,那时候整个社区的几百亩梨树品种老化,没有销路。为了打开市场,她选择跟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引进翠玉、翠冠等新品种,同时在2013年成立合作社,带领周围近200位农户统一种植销售,还注册了 “金沙翠”的商标,目前合作社的梨树种植面积近1000亩。

  

  如东金沙滩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千亩梨园梨花盛开

  尽管年龄和生活经历各不相同,邵爱徐和缪纯芳的共同点却很明显,在接受过专业培训之后,他们都主动选择以“农民”作为自己的固定职业,在种地这门老手艺上也有了新的想法。从老一辈迫不得已被贴上的身份标签,到年轻一辈主动选择、积极参与的职业,“新型职业农民”邵爱徐、缪纯芳们用各自的经历表明:农村是一片蕴藏无限机遇的蓝海。

  

  农技推广人员走进田间,指导农户科学种植

  近年来,如东县每年都组建以农业系统业务技术骨干为主的农民培训工程讲师团,并建立考核机制,把农民培训列入年度考核项目,到2018年底,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1951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超过50%。,培植了创业致富典型100个、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17个,有力地推动了如东县特色农业、规模农业、设施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种新技术——创新思路,农村大有可为

  4月7日,位于如东经济开发区金凤村的季大姐草莓园内,一颗颗娇艳诱人的草莓挂在垄上,等待着工人进棚采摘。像这样的草莓棚,亩产约4000斤,一亩地的收益达到3万元。事实上,从1998年中专毕业决定种地开始,草莓园的主人季敦平就经历了几波调整。一开始靠着家里的几亩地,她也干的是小麦水稻轮作的传统活计,没过几个月,适逢村里鼓励种植户们转型,年轻的季敦平一下子动了心,她跟着村里人开始一起种西瓜。

  西瓜种植的经济效益比小麦水稻高,这给季敦平开启了新世界,从那以后,她就开始琢磨,究竟哪些作物的效益更高。200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草莓,从早期的“风香”到现在大面积种植的“红颜”,品种在变,季敦平的思想也在变。去年,考虑到草莓不易运输,为了增加收益,季敦平种上了3亩火龙果,预计7、8月份就可以成熟。用她的话说,这也是为将来转型积攒经验。

  

  被称为“草莓大姐”的新型职业农民季敦平

  同样不断在调整的还有大豫镇种植户吴勇兵。种了十几年蔬菜的他,从一开始的50亩发展到现在的1350亩,面积在变,方式也在变。一开始他种的是露天西兰花,一年只有秋季一茬,2015年开始采用小棚种植,增加了春季一茬。但他不满足于此,去年在农广校的组织下,他去上海交通大学参加了培训班,从那里他又获取了早春西兰花移栽的新技能——提前20天 移栽,经济效益能够增加1倍。

  除了种植方式,西兰花的品种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吴勇兵粗略地估算了一下,他先后种过八九个品种的西兰花。他坦言,现代人吃西兰花对球形口感都有了讲究,这些年他也不断地研究市场需求,根据这些变化来选择种植品种。

  

  经过培训的农民掌握现代化种植技术

  像季敦平和吴勇兵这样的职业农民有着丰富的经 验,每年也会接受一到两次技术培训,他们坦言,每次培训都是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能及时传递行业动态,让他们尝试发展的新思路。像他们这样有知识、善思考的新型职业农民有着更广阔的视野,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更强,对于农业的转型升级无疑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邵云表示,如东县近800多个家庭农场主参训而且获得了职业资格合格证书,为他们顺利申报省级、市级和县级家庭农场提供了资质条件,同时也催生了一批农业转型升级的新生 力量,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种新路径——强化品牌,打造智慧农业

  天气转暖,养殖户钱国英趁着好天气将新收的50枚鸽蛋送到如东虹元肉鸽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的要求养殖,再送到这里来挂上“隽丰”的牌子统一销售,一枚鸽子蛋能卖到4.5元。

  从2010年开始养鸽子,如东虹元肉鸽养殖专 业合作社负责人戴虹就将产品定位高端。她为自己的肉鸽系列产品注册了“隽丰”的商标,并设计了精致的包装盒。有了自己的品牌和包装之后,戴虹紧接着就将肉 鸽和鸽蛋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并新上了网上质量可追溯系统。在她看来,这样的举动除了能够赢得好口碑,还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戴虹表示,他们不单单只 是做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我们想做鸽子的深加工,带动一部分衍生产品。”

  据了解,越来越多的新农民们也将品牌打造作为 他们的发展目标。2017年下半年,“90后”缪焱的父亲从事大米销售,在她看来,父亲更像是搬运工,收购种植户的稻谷再卖给更大的米贩子,从中赚取差价。而缪焱想做的显然不一样,生态米是缪焱对自己产品的定位。所谓生态米就是胚芽米:“像我们现在吃的基本上是精米,这种米里面是淀粉,外面是一层米皮,做出来的米饭容易熟;而胚芽米就是用小机器加工,把糠去掉,把米皮和胚芽都保留,胚芽这部分的营养占了整颗米营养的40%。”

  有了这个概念,缪焱就想着如何推广,缪焱首先想到的就是建立自己的品牌:“有了品牌,才能建立口碑,别人才会更加相信你。”与父辈们坚持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同,缪焱希望自己走的是一条以全产链经营为方向的现代化农业之路,像管理工厂一样管理农业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

  

  农民协会打造“如东大米”的品牌

  近年来,如东县在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过程 中,注重培养职业农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品牌意识,引导职业农民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农产品品牌,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 展。目前,该县有效期内农产品“三品一标”数达18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73个、绿色产品6个、地理标志产品6个。

标签:新型职业;如东县;农民
责编:胡悦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