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鼓手来了。”应声进门的却是6个40多岁的中年人;两位耄耋老人起身,握手合影。这场时隔32年的会面,发生在昨天下午的文峰饭店。
昨天,我市举办在通日企见证南通改革开放交流会,南通市荣誉市民加藤千麿等40多位在通日企负责人受邀出席,一起忆往昔、看今朝、展未来。曾任南通市委书记的老同志朱剑参加活动。
改革开放40年来,已有千余家日资企业在通发展,日本已成为我市第二大投资来源地。这些日企搭建了南通与日本合作的桥梁,促进了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很多日企还通过捐赠、慈善、公益助学等形式,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社会事业进步。
32年前,名古屋银行南通办事处成立之际,一群佩戴红领巾、身着白色连衣裙的小女孩,在办事处门前敲鼓迎宾。在加藤千麿的坚持下,市外侨办联合相关媒体,找到了其中6名“小鼓手”。
32年后,当年的小鼓手有的已入职日资企业,日一新国际物流(上海)有限公司南通分公司的部门经理朱琦琦就是其中一位。“因为那次经历,我开始了解日本,并最终选择进入日企工作。”朱琦琦说,自己从事的工作主要是中日间的国际运输业务,希望以此为中日经贸合作尽一份绵薄之力。
加藤千麿长期致力于南通经济社会的发展,经他牵线到南通投资的日本企业有50家。他先后获得“南通市经济发展贡献奖”“南通市荣誉市民”称号及省政府“江苏国际合作贡献奖”。“今天见到6名‘小鼓手’,我非常开心。”加藤千麿说,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更是由高速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我也会向更多人宣传中国,介绍他们来南通发展”。
1986年在南通成立代表处、2011年成立南通分行、去年正式开通人民币业务,名古屋银行行长藤原一郎说,日本地方银行有100多家,来到中国的只有3家,“高速道路都完善了,正在建设高铁、港口,这对制造业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也会与其他银行一起,为南通发展做出努力。”
日本海盟共有有限公司比名古屋银行还要早两年来通。从1982年首次访问江苏到1984年正式在南通成立合资企业,社长高木启太郎坦言,江苏和南通相关领导的热情让他无法拒绝,现在企业的发展也非常顺利。
高桥秀彰已经在南通生活了三年半,已经切实感受到南通的治安非常好、居民素质非常高,是一个宜居城市,“这是个充满魅力的城市,期待更多人才尤其是会日语的人才到南通来工作,未来一定会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