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白甸镇培养创业奋斗典型
用身边的创业故事激励人
海安市白甸镇培养创业奋斗典型,近日组织宣传活动,用身边的创业故事激励更多年轻人创业奋斗。
通过挖掘,涌现了兴办蚕业农场引领百姓共同致富的大学生刘广华、创办海安钰琪服装厂带动留守妇女就业的华秀勇、兴办棉球厂成为巾帼创业女能人的朱巧玲,创办秋禾田农场种植无花果的朱素纯等一批典型。黄俊杰
替夫办厂的女能人——朱巧玲
2015年,白甸镇刘季村的朱巧玲一边伺候生病的丈夫,一边接手丈夫创办的棉球厂。工人刘锁英说,幸亏朱巧玲接手啊,让我们既照顾到家庭,又增加经济收入。目前,在朱巧玲工厂做工的留守妇女有18人,都在50岁以上。村支书沈志发说,朱巧玲坚强、执着,丈夫病了仍坚持办厂,让身边的老姐妹每月有了2000元左右的收入,精神十分可贵。乔爱华
回乡创富的大学生——华秀勇
2013年,丁华村的大学生华秀勇在外就业一段时间后,回乡创办海安钰琪服装厂。他说,厂子虽小,但安排附近20多人打工,全年发放工资60多万元。13组的刘加梅,生活非常困难,在华秀勇的工厂上班后,每年可有2万多元的工资性收入。刘加梅逢人就夸,还是小华好,他帮助我解决了经济困难的难题。华秀勇说,从去年开始增加了儿童服装生产线,仅此一项又增加了几名工人。黄俊杰
栽桑养蚕的创业者——刘广华
2017年,朱于村4组村民刘广华,在如皋丁堰镇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去年春天,他与村委会签订了兴办蚕业农场的合作协议,开始创业。
刘广华向村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70亩栽胡桑,投资150多万元,砌了蚕室,供育室,购置了养蚕用具,并和海安茧丝绸公司进行接洽。去年秋天,他订种30张,当年秋茧收入4万多元。2018年,订种春蚕60张。刘广华说,要把蚕业农场做大,带领周边村民也富起来。乔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