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南通工贸技师学院:国际化办学培养高层次“工匠”
2018-06-15 09:2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6月15日讯 识读图纸,按要求下料,利用车床加工零件,用钻床打孔、攻丝、铰孔,最后调试装备……在南通工贸技师学院2017中德班学习一年后,陈咸宁已经能独立完成一个气动传动装置的制作。他的愿望是,通过5年的学习,成长为一名符合国际化标准的高技能人才。

  新时代,党和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出培养“大国工匠”号召。如何抢抓机遇、勇于担当、更好作为?“我们积极拓展国际化合作办学,引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的技能教育理念,为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顾斌表示。

  德国的制造业水平享誉全球,德国工人严谨的作风、精湛的技艺更是受人推崇。在省人社厅牵线搭桥之下,学校与德国埃尔福特培训中心及莱比锡GBS职业学校进行了深入交流。被学院的诚意和优质的办学基础所打动,双方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开展国内外双证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中德合作的工业机械师和工业自动化师两个专业,均采用“5+1”的模式,在国内学习五年,之后还有机会赴德国深造一年。“除了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学生们还要学习德语,以便更好地学习德国制造技能,更加顺畅地融入德系企业。”院长周荣健介绍,学校为此聘请了德语专业老师,建设了专门教室,“大到机器设备、小到手工锉刀,投入20多万购买符合德国标准的设备器材”。

  走进中德班教室,六边形的课桌,墙上醒目地张贴着中德工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分析,架子上大大小小的工具都用中德双语标注了名称……“浸润式”教育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专业课采用德国的教学培训模式:先动手再讲理论。“桌上这台破电动缝纫机,就是一本教科书的内容。”中德班班主任金亦兵说,学生们如果能把这台缝纫机拆开来,再装回去,就能完全理解机械运转的原理了。

  对中德班学生们来说,德语学习是道坎儿。他们每天上午都会学习德语课,早晚自习也都是练习德语。“一年来,学生们已经可以进行简单阅读了,这样坚持下去,四五年后达到出国要求应该可以实现。”德语老师周蓉芬说。

  4月13日至28日,德国的老师团队来到工贸技师学院,为学生们授课,对一年来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并按照德国标准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对方反馈:总体很好的,就是希望学生进一步提高德语表达能力。

  在国内学习5年后,通过考试获得技师学院毕业证书及相关专业国家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再经外方考核通过德语B2等级考试,这些学生就能赴德国继续学习,“如果在德国考到相应的资格证书,就能留在德国企业就业,也可以回国到欧盟或德资企业及国内大型高端制造企业就业。”学校招生办负责人刘晓忠说,不一样的学习过程,会给他们不一样的就业优势,从而实现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依托中奥苏通生态园,工贸技师学院还与奥地利合作开办了2017级多轴数控加工专业班,为园区企业培养紧缺的国际标准化专业高技能人才。“去年招收了20名学生,教学计划也进展顺利。”中奥班班主任赵旭说,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学生们在学校是理实结合地学习,到三年级之后会安排他们一半时间在学校、一半时间在企业,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园区的高端制造企业就业,毕业后更好地就业。(记者 何家玉)

标签:
责编:胡悦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