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大菜篮”春节不打烊 品种丰富过大年
中国江苏网1月26日南通讯(记者 曹敏 通讯员 胡建博 张林芳)“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菜篮子与老百姓生活休戚相关。1月25日,记者实地走访了通农物流,用镜头记录下了那些为节日“菜篮子”辛勤奔波的生意人。记者还从工作人员那儿了解到,通农物流春节不打烊,初一二进蔬菜交易区的经营户全部免收进场交易费。
深夜12时到6时,当人们睡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美梦的时候,通农物流水产交易区却灯火通明,热闹非常,来自浙江、山东、崇明、苏州、常州等地的商户在这里云集,他们穿着棉大衣,高到膝盖的雨靴,穿梭在交易区内吆喝着、买卖着。各种海鲜湖鲜,市面上有的虾兵蟹将这儿都有,如东商户钱兴旺做海鲜生意,从各大码头上货再运到市场,晚上精神白天困,已经算是一种职业病了。数九寒冬,为防止地面结冰车辆行人打滑,交易区组织工作人员每天往地面上撒盐,他们的理念是,商户发财,市场才能兴旺。
山东小伙宋磊来到南通从事水果生意5年,从流动小贩起步,如今在通农物流有了固定摊位,每年春节前夕他都很忙,为了保证货品,他常常亲自到水果基地采购洽谈,有时坐车坐到双腿发麻。这几天他常常早上三点起床,简单吃个泡饭就到通农物流开市,水果贩子4点钟就来交排队批货了,上午八点以后是散客人流高峰,宋磊常常忙到中晚饭并做一顿吃,因为春运苏通大桥太堵,他的货常常要到夜里十一二点才抵通,除夕他准备下午早些收摊,难得一年和妻子、孩子、父母一起吃顿团圆饭,初一带老人孩子逛逛商场,给他们添些新衣服,初二再开市。
在通农物流地产菜交易区,徐州人舒静来南通不久,她和丈夫在通州兴仁承包了15亩地,丈夫种菜、她卖菜。每天早上四点起床,与丈夫一起分拣、清洗芹菜,六点开电动三轮车一小时车来到通农物流,排队、进闸、卖菜。冬日寒冷的天气,洗菜、开车,她的手上全是冻疮。一个人看着蔬菜摊,中饭往往就是一桶泡面解决。下午四点左右菜卖完后继续回到田里和丈夫一起忙活。周而复始,虽辛苦,但也过得充实幸福,春节她很看重,会按照徐州习俗包饺子犒劳丈夫和孩子。
在干货交易区,徐州人吕目立的两个摊位前最热闹。果香不怕市场大,附近的市民都被他摊位上现场加工的香喷喷、热腾腾的核桃芝麻糖、花生红枣糖的香味引来了,他摊位上有200多个品种的坚果、干果、糖果,每年春节都很忙,今年他除了让老婆儿子帮忙,甚至把嫂子侄女都喊过来了。今年过年早,元旦以来就进入消费旺季,这几天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凌晨4点多装满货物货车来了,全家人忙着卸货,7点钟左右南通县市区各大超市、炒货店的老板来批货,8点到下午7点周边市民来购买,晚上理货、结账到十一二点才能睡,他说:现在是微利时代,我们搞批发的主要靠走量,靠服务。记者问他累不累,他笑着说“有财发精神足,正月里好好歇歇”!
山东经营户陈加振是通农物流2014-2015年度的先进经营户,他的粉丝因为质优价低,深受批发商青睐,他每年销往县市区超市和农贸市场的粉丝在2000吨以上,泰山不是堆的,牛皮不是吹的,他很重视信誉,他所获得的荣誉和取得的经营资质挂了满一墙。
在通农物流蒋氏水产摊位前,经营户蒋建华的儿子蒋艳峰大学放假帮父亲卖海鲜,父子俩还忙不过来,蒋艳峰的三个从小在一起长大,一起上小学、中学的好同学齐上阵,虽然大学以后分开了,但一到放寒假就又聚一起了,从去年寒假蒋艳峰帮父亲卖鱼以来,这三个好同学每年都来帮忙卖海鱼,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大学生,吆喝起来一点不含糊,记者问:“老板给你们开多少工资?”小伙子们笑着说:“不要钱,有鱼吃就行!”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卖菜的也重视经营模式,忘带钱的也可以通过微信扫一扫,或者支付宝就可以顺利把菜批回家。“来帮我的山药拍个照,发到媒体上,河南焦作铁杆山药特级货4.5元/斤,广告费一捆山药够吗?”河南小伙李银良一边说一边笑。
蔬菜交易区一东台经营户卖菜闲暇专心致志地绣十字绣,记者问她绣的什么,她和临摊的大姐把十字绣展开告诉记者是在秀花开富贵,绣了一个月快完工了,忙的时候卖菜,闲的时候绣花,她说:“人那,活着就要开心,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心态决定一切,要知足常乐!”
除了商贩,市场里的电动三轮车也算是一景,因为市场里面摊位多,卡车进出很困难,三轮车就成了市场里最火的运输工具。今年69岁的陈师傅算是市场里年纪最大的车主,他年轻时专门帮商场搬运家电,现在年纪大了搬运蔬菜,“早晨四点到市场,一般要忙到下午六点。”陈师傅说,每天要拉多少趟车他也记不清,也没特意算过,但每辆车的重量基本上都要几百斤。在整个通农物流,像陈师傅一样的车夫还有很多,他们的一双手“搬”起了整座批发市场。
繁忙的交易区也少不了清理纸盒、泡沫箱子的“清道夫”,他们是附近废品站收废品的,每天起早带晚穿梭在各大交易区,清除垃圾,变废为钱。公交车开到市场内,保安们很是尽责,招呼老年消费者依次上车,公交司机很有耐心,等乘客把大捆大捆的蔬菜全部搬上车坐稳后才启动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