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历时三载,私企员工“挖出”华侨村村史
2020-10-21 10:32: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华兴村侨史馆中的大量文史资料,均来源于戎善豹的努力挖掘。南报融媒体记者 于洁尘摄

“这一路走来,太难了!”20日上午,当记者点赞戎善豹的顽强毅力时,这位江宁区某私营企业的员工发出了感慨。

事情说回到9月2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传承百年侨村良好家风村风》的文章,这是华兴村这个南京唯一的华侨村,第二次出现在国家级刊物上,昔日美丽的华兴村再次为天下人所知。

人们不知道的是,这篇文章中大部分村史素材,均来源于戎善豹的不懈挖掘。他从2017年起,持续追踪华兴村村史资料,最终让南京唯一的华侨村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二十世纪20年代,几个年轻华侨回到祖国,在南京板桥镇购建田地,创办了“华兴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而这个记载着中国人兴国之梦的小村子,则有一个寓意深长的名字——“华兴村”。

作为一名文史爱好者和写作者,我市一家私营企业员工戎善豹利用业余时间,于2017年撰写了第一篇华兴村的文章《一座字碑背后的故事》,引起多方关注。《中国统一战线》《南京统战》先后刊发该文后,通过网络流传到海外,引来不少华兴村华侨后裔的关注。

随后,他们通过多种渠道联系到戎善豹,提供了大量华兴村的珍贵资料。华兴村创始人李殷宏的孙女、远在澳大利亚悉尼的李美龄更是发动整个家族来为其提供历史资料。

此后,戎善豹又撰写了一系列关于华兴村故事的文章,其中有抗日传奇英雄铃井先生、共和国第一批女司机陈雪芳、抗战时期奋战在滇缅公路运送抗战物资的梁炳恩、华兴村创始人之一的李端伟等。古雄社区将这些文章编辑成册并印制为《百年华兴百年风雨》,同时邀请戎善豹作为华兴村侨史馆的撰稿人,参与侨史馆的建设。

兴建华兴村的几个华侨中,有一个叫“铃井”的让戎善豹印象深刻。他最初以为这是个日本人,因为百家姓中并没有“铃”姓,其实他是广东人。戎善豹翻阅了《板桥文史》,找不到线索。

这是华兴村历史的一个空白,戎善豹决心填补它。经过多方找寻,戎善豹得知侨眷梁寿胜是铃井的多年老友。他跑到南湖找到了梁先生家。已近八旬的梁寿胜讲述了和铃井交往的点点滴滴,并提供了一些珍贵史料,包括铃井撰写的《岁月留声》回忆性文章集锦。

为了完整介绍铃井的一生,戎善豹两次请假,到南京图书馆和南京档案馆查询资料。查资料是件苦差事,一天查下来,眼睛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幻灯片、影印本,感觉“快要瞎了”。就这样,前后用了四个多月时间,戎善豹终于把铃井传奇的一生写了出来。

之后,他又大费周折,找到了铃井先生的孙女,以及铃井先生的长子铃华宁。当戎善豹和古雄社区工作人员及摄影师赶到河西的铃家拜访时,铃华宁拉着戎善豹的手,感慨道:“作为铃井的长子,我对父亲的了解还没有你多,真的很惭愧。”

在所有介绍华兴村的文章中,旅美华侨李殷宏是建村创始人,但对李殷宏的记录却少之又少,戎善豹下决心要挖出这段历史。远在北京的侨眷刘慧娴联系到戎善豹,并把她的好友、远在澳大利亚的李殷宏孙女李美龄介绍给了他。李美龄发动整个家族来为其提供图文照片等资料后,戎善豹再次踏进南京图书馆和南京档案馆,历时三个多月,终于将李殷宏的生平事迹记录了下来。

李美龄女士及家人读完初稿后,联名给戎善豹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戎先生!承蒙戎先生用时考据,修编撰写,使曾祖元第公(李殷宏)之生平得以完成……曾祖事业不致被我辈埋没与遗忘,感激不尽。”

“三载艰辛,没齿难忘。但想到通过我的努力,让南京唯一的华侨村再次被世人所知悉,一切的辛苦,就都值得了。”回忆追寻华兴村历史的点点滴滴,给自己起笔名“过客”的戎善豹,言语中充满了自豪和满足。

他说:“华兴村曾有无数拓荒者留下的痕迹,这里也是一代广东人实业报国的历史丰碑。愿我们永远能记住他们的名字,李殷宏、李雨洲、李云龙、邓仙石、李元平、李端伟……”

南报融媒体记者于洁尘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