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创出“新范式”中小学劳动教育,动手也动脑
2019-12-19 15:26:00  来源:南报网  
1
听新闻

  一到三年级的同学开展的劳动教育以整理书包、学会系鞋带、自己叠被子为主;四年级的学生,老师会带他们去采摘、种树;五年级的孩子走进社区,做起公益事业;六年级则到学校食堂,体验工作人员的辛苦,了解每顿饭菜的来之不易……最近,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的孩子们领到了一份特别的期末作业——“完成一份家庭劳动任务单”。任务单上,学校对劳动内容提出了清楚的要求和评价方法。对于这样的一份作业单,同学们已经习以为常。“每学期我们都会参加各种劳动实践,这次到学校食堂参与劳动应该也不在话下。”六年级一名学生告诉记者。

  近日,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劳动教育将纳入必修课,相关评价方式正在研究中。记者采访发现,在南京,很多中小学已经把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且形成了自身特色,创出了“新范式”。

  在不少家长的记忆中,提到在校劳动,第一反应往往是打扫教室、擦黑板、擦玻璃……其实,随着时代的变迁,劳动教育的内容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在专家们看来,和传统劳动教育不同,新时代劳动教育不仅要帮青少年学会实践,而且“动手”同时还要学会“动脑”。

  就拿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劳动课程来说,“家庭劳动任务单”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2016年起,该校对“科学实验室”进行改造,建成了融合新技术与新型劳动实践的“创想空间”,先后引进“太空种子”种植、智能栽培和养殖等项目。学校还陆续建成了西点烘焙教室、中餐制作教室等供学生体验。去年,该校与六合区程桥街道办事处合作,启动180亩土地、40亩大棚的教育农场建设,供学生们开展作物研究、土壤研究、昆虫观察、物候观测、水生物调查等农学实践。今年6月,6000多名小学生首次拥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体验耕种劳动。

  “学校的劳动课程除了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展开外,还涉及社团课程、校本课程、校外课程等方方面面,目前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该校校长穆耕森说,新时代的学生最缺少的就是动手实践。学校希望通过现场学习、项目化研究,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劳动,在劳动中学习,在劳动中树德、增智、健体、育美,让劳动真正常态化进入学生的成长经历。

  除了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南京实践新劳动教育的学校还有不少。11月28日,中国长三角新劳动教育20校联盟正式成立,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便是其中一所。

  该校校园里,有一片1万平方米的“自然实践园”,这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平台。副校长许小娟说:“依托实践园,学校设计了‘城市小农夫田园课程’,让学生经历种植过程,体验农耕乐趣。除此以外,学校还将劳动教育与科学创造相结合,设计了STEM项目化学习活动,带领孩子们开展自动化灌溉系统的设计,与高校合作开设机甲大师、小院士航天课程等STEM项目化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借助信息平台和数字化管理,以新型智慧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大社会价值。”

  “劳动教育不光要接地气,还要有创新融合。”在许小娟看来,劳动教育课不只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更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相互结合。

  力学小学的新劳动教育则提倡孩子们从“一臂时空”做起。学校要求每个孩子管好自己的“一平方”“一立方”,除了收拾好自己的课桌、抽屉,还要保证座位周围干净整洁。每天的“小米粒午间十分钟劳动时间”,每位同学都要整理内务和清理垃圾,每个年级设有“检查员”“垃圾管理专员”参与执行和监督。学校希望在日常真实的活动场景中,让孩子们在劳动中热爱劳动、学会劳动、享受劳动。

  市教研室副主任张宏说,目前南京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比较好的学校有不少。在他看来,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该选择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促进中小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不仅“动手”而且“动脑”,并形成课程体系,与校本课程建立联动,不一定是“模式化”的。未来教育部门也鼓励各个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发适合自身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

标签:劳动教育;劳动;学校
责编:王宛璐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