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居民陈月英端出拿手菜芹菜炒肉丝,走上仙林新村小区南区广场。这里,已经满满地摆上了近40桌“家宴”,每户家庭出一道菜,色香味俱全的“千家宴”映衬着居民们的盈盈笑脸。仙林新村这个保障房小区,在前天和昨天中午,成功办起“千家宴”,背后是多年的民生矛盾得以消融,存留19年的“硬骨头”得以解决的街道书记党建实事项目的落地。
今年73岁的党员陈月英是老仙林人,2000年搬进仙林新村小区。她说,当时不少居民没有改掉在农村的坏习惯,毁绿种菜、违章搭建……造成小区矛盾多多。当时,仙林新村被人称为“宜散不宜聚”的小区,居民矛盾多,邻里不相往来。仙林新村是仙林地区唯一的保障房小区,辖区内有居民1617户、4000多人,也是该地区拆迁改制后历史遗留矛盾最集聚的地区。
仙林街道自2010年实施网格化社会治理以来,把仙林新村的问题,当作基层党建项目,花大力气进行综合治理。仙林街道党工委书记孙金娣作为第一责任人,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为根本,召集班子成员讨论研究、确定目标任务、划定时间节点……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紧扣居民“四心”(顺应心声、治疗心病、打开心胸、解开心结)化解,推进“书记抓基层党建项目”落实。
仙林新村社区党委书记喻辅蓉介绍,“书记项目”首推环境综合整治,从2017年3月开始,街道针对仙林新村南北两片区1056户地下室自住、出租、经营、堆杂物等现象进行全面整治,截至今年10月底,全部啃下了这块存留19年的“硬骨头”。陈月英家里住房拥挤,儿子就住在地下室里。整治行动开始后,她响应号召,把儿子的床铺搬出地下室,把杂物拖进了垃圾场。在她的影响下,十多户居民纷纷自觉清理地下室。
记者看到,整治后的地下室已规范分割好面积,保证一户有一间。街道还把地下室打造成小区党建文化的红色阵地、家风家训的展示窗口、文明风气的宣传长廊。
老党员庞金石带领志愿者坚守环境整治一线,他们的精神鼓舞了居民。77岁的马翠兰说,小区以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风气,如今已经形成“小区是我家,建设管理靠大家”的良好氛围。开展“本月我站岗”活动后,家家户户都能参与小区治理,共同维护楼栋卫生和安全。
仙林街道党工委书记孙金娣说,街道社区通过创业就业、新建幼儿园、天然气置换等大量惠民实事,帮居民治心病、解心结,逐步赢得了居民的认可和信任,这才有了“千家宴”的成功开席。下一步,街道将深化党建引领,坚持“四万走访”活动,定期召开“家家户户党员群众大会”,用“实事好事”惠及居民,把仙林新村建成最美的经济适用房小区。
本报通讯员陈昱汝
本报记者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