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完本科毕业典礼的董虎离校前有一丝遗憾,前段时间的散伙饭、毕业旅行等,他都没有参加,因为,他在忙着修改毕业论文。记者了解到,今年,像他一样,因为论文没有一次通过、顺利毕业的学生并不是个别。
本科生进入二次答辩率超过10%
论文质量要求提高难住不少学生
参加完本科毕业典礼的董虎离校前有一丝遗憾,前段时间的散伙饭、毕业旅行等,他都没有参加,因为,他在忙着修改毕业论文。记者了解到,今年,像他一样,因为论文没有一次通过、顺利毕业的学生并不是个别。
“散伙饭”没空吃,部分学生在改论文
董虎是南京某高校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此次他的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是“我国债务市场违约问题研究”。在目前的债券市场交易中,一些企业在债券到期后,不能给予投资人按照约定还本付息,造成投资人的损失。投资人选择债券时,一般依据的是债券评级,现实中,不少债券发行企业是国企,评级等级都很高。他的论文想探讨债券发行时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如何在发行债券时给投资者一个很好的提醒。
“债券发行企业频频违约,这是去年发生的一个社会新现象。”他说,自己觉得这个题目不错,没想到第一次答辩时还是挂了。答辩老师认为,这个问题角度太大,“戴了个大帽子”,他的论文缺少更详细的数据、论证等。“很烦躁,但是也不敢掉以轻心,”他说,为了改论文,他推掉了很多毕业聚会,“二辩再不通过,后果不敢想象。”
来自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许嘉珍同学前段时间也在忙着修改论文。与董虎不同,她的论文被答辩老师判定为“题文不匹配”。“我做的是针对新兴行业从业人员生存状态的调查,但在具体论文中,我只随访了20个外卖小哥,答辩老师认为,一是调查的样本太小,二是新兴行业从业人员是个很宽泛的概念,用外卖小哥代替‘新兴行业人员’显然不成立。”她说,她已经将论文标题改成“对外卖小哥生存状态的调查”了,随后又增加了随访量,让自己的研究更有说服力。
二次答辩率超过10%,老师也很紧张
记者了解到,提高论文质量,不是个别学校的做法,也不仅仅是针对本科生的。
一所“双一流”建设院校的老师告诉记者,对于毕业论文的质量,学校今年已经接连发了好几次文件,不仅对论文选题、内容的质量、框架结构是否规范等有明确要求,连答辩都和往年完全不一样。
“对于本科毕业论文,学校要求的查重是低于30%,但是今年学院全部要求学生查重低于20%。对于硕士生、博士生论文,学校要求查重低于20%,但是学院则要求低于15%,部分学院甚至要求低于10%。”他说,答辩的形式也完全和往年不同,以前3个老师组成一组就答辩了,今年学校教学管理中心的督导,每个答辩现场都到场,全程进行监督。现场答辩完,督导就会把对于答辩现场的打分通知到每个老师。他所在的专业有两个班50多个人,往年顶多也就个把个需要进入第二次答辩,今年进入二辩的学生有五六个。
一所财经类高校的老师介绍,学校各个学院的二次答辩率基本都在10%—15%,“学生很紧张,老师也很紧张”。以前硕士论文送出去盲审,都是指定高校,现在都由教育部来统一送,送到哪里都不知道,更别说打招呼了。她说,以前毕业季他们可以指导二三十个学生的论文,今年只指导了10个学生还是很累。论文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将来抽检发现问题,也会倒查到老师,“不敢有任何差错,就差自己动笔给学生写了。”
提高教育质量,还应加强体系建设
论文质量要求提高,不少学生将此归咎于今年2月发生的“翟天临事件”,认为就是因为“翟天临博士论文造假被发现”,才导致国家对论文提高了要求。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的一位老师透露,其实和往年相比,各校对于论文质量的查重指标等并没有“要求更高”,只是以前在执行过程中打了折扣,加上一些学院“自加了压力”,让人感觉今年成了“最难毕业季”。
“翟天临事件只是个引爆点,没有这一事件,论文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南京邮电大学的相关老师表示,此前,教育部已经出台了加强教学管理的各种规定,该事件加速了这个进程,“国内的高等教育在过去的20年内发展得太迅速,只注重了规模,而忽视了质量要求。”
教育学博士后、南京农业大学宋华明教授说,加强论文质量只是加强本科生质量、研究生质量的一个方面,国家相关部门还应加强体系建设,“从整体上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跟踪体系等,本科教育质量、研究生教育质量不能割裂,要能集成;要真正转变观念,博士读不下来的、硕士读不下来的,就是要淘汰。”他说,此外还要考虑导师的水平和质量,保证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能够到位。
本报记者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