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诺奖得主科技大咖在宁掀起“头脑风暴”
2019-06-27 17:45:00  来源:南报网  作者:毛庆 图片摄影:本报记者 崔晓 冯芃 董家训 孙中元  
1
听新闻

  为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出谋划策

  诺奖得主科技大咖掀起“头脑风暴”

  写在前面

  创新盛宴,群贤毕至。昨天上午,“2019南京创新周”紫金山创新大会主题演讲环节,多位诺奖得主等重量级科技大咖上演一场“头脑风暴”,为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出谋划策。

  芬恩基德兰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鼓励创新,政策稳定营商环境非常重要

  “来南京后,我听了很多关于南京营商环境的介绍,政府出台的创新政策将会使得城市更加多产和繁荣。企业家们如果在这里大量投资,未来也会获得相应回报。这给中国其他城市以及世界其他城市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也是非常好的学习范例。”芬恩基德兰德说,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科学进步,需要创新能力,以及创业家的努力。中国在过去10—20年创新进展是非常惊人的。从经济研究的层面来看,国家在人力资源和实体资源上更加合理的分配,能够给经济带来更高的增长。

  芬恩基德兰德说,要想真正去鼓励创新活动的发展,政府政策稳定性和信任非常重要。比如,要让大量投资者相信,政府的政策和制度不会在短期内进行更改,不会带来一些限制性政策,未来会前景光明。这种对于未来经济政策的信任度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理查德佛罗里达(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商业与创意教授):

  打造创新型城市需要创意赋能

  创意如何赋能城市?如何将创造力转化为财富?畅销书《创意阶层的崛起》作者理查德佛罗里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南京不仅是座有着美丽风景的城市,也聚集了一大批学术研究的大咖。”理查德佛罗里达说,当今世界的创新型经济,给全球带来巨大的改变。比如,北美、欧洲、亚洲等全球各地,都诞生了一些创新型城市,人们靠创意来创造财富,产生价值。

  他认为,在创新型城市里,经济的本质正在发生变化。比如,固定资产或者劳动力再也不是创造财富的主要驱动力了。在美国,制造业生产只占用5%的劳动力,农业只占用1%的劳动力,知识、创新、技术等更具驱动经济发展的价值。新诞生的创意阶层当中,既包含科学家、学者、企业家,也有艺术家、设计师、音乐师、文创师等,这样的创意阶层在1900年可能只占5%的比例,即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也只占据不到10%,但现在已经占据美国劳动力的1/3了,甚至达到40%—50%。而在巴黎、伦敦等一些地区,这些创意阶层甚至占到了60%。

  理查德佛罗里达说,毋庸置疑,中国已经加入这场经济变革当中,创意阶层正在持续增长。正在举办创新周的南京也在进行创意领域的变革,这种变革需要凝聚型的社区,需要创意的集聚,跟周围的人去合作,才能够共赢。一个城市仅仅有好的企业是不够的,政府的治理和赋能同样重要。“只有每个城市都是引擎,每个城市中的社区都能够不断地凝聚起来,发挥创意力,我们才能站在变革的前列。”

  周鸿祎(360集团董事长兼CEO):

  多些开源,为创新提供原动力

  周鸿祎对南京创新开放的环境作出了高度评价。他说,南京是软件之城、创新之城,集团将在南京成立开发中心,联合建邺区在“智慧城市”等领域做出创新探索,并且与南京市政府探讨如何建立城市安全大脑的防御机制。

  周鸿祎说,数字世界发生巨大改变的原动力是opensource(开源),开源本质上就是把不同国家,不同单位、大学、科研院所甚至还有公司,不管你是国企还是民企,不管你是有组织的公司还是高水平的黑客,用一种创新机制把所有的人联结在一起,共同打造一个伟大的软件。我国过去30年没有诞生引领世界的操作系统,原因之一便是没有重视开源机制。谷歌的大数据和云计算软件都是架构在开源之上。可以说,开源不仅仅是软件开发方法,背后是一种经济发展形式,更是一种创新机制。未来互联网大型软件的创新、物联网的创新,可能不再依赖于一个企业,更应该靠全社会,乃至于全世界的开放、包容与合作。

  周鸿祎建议,一方面要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应该更加拥抱开放,共同协作。比如,最近华为正在打造自己的操作系统“鸿蒙”,也可以借鉴开源的创新机制,中国企业、研究人员乃至国家的共同参与,让鸿蒙成为中国互联网业界共同打造的系统。

  丁肇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要用长远眼光大力支持基础研究

  “南京是我的故乡,我在中国受的最高教育就在南京。”丁肇中在演讲开始前表达了对南京的感情。

  丁肇中表示,今天,我们正享受着由基础研究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成果,通讯、集散及交通、医疗等诸多领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可是,常常被人们忘记的是,为这些成就奠定基础的科学家,当初是出于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去不断探索,而不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从基础研究变成应用的金字塔来看,基础研究构建了金字塔的底部,一方面去探索小尺度的微观世界,即原子、质子等;另一方面去探索大尺度的宇宙,包括行星、银河系等。

  丁肇中说,从科学家发现一个新的现象到使其市场化,大约需要20年到40年的时间。“对很多人来说,这段时间常常是太长了,但研究工作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深入未知领域研究,又很难作出预言。”基础研究需要长远的眼光,但不少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想要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具有竞争力,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立即有市场效益、实用效益的研究,“是支持漫长又‘无用’的基础研究,还是集中资源与技术去快速转化应用型研究,从长久的观察来看,后面的观点是短视的。”

  如果一个社会将自己局限于技术转化,经过一段时间基础研究不能发现新的现象和新的知识,就选择放弃,肯定是不对的。丁肇中认为,支持基础研究和扩大教育投资,将成为南京新技术和工业发展的原动力。

  撰稿:本报记者 毛庆 图片摄影:本报记者 崔晓 冯芃 董家训 孙中元

标签:
责编:郭蓓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