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117户南京大屠杀受害者家庭(族)微观史出版
2019-06-12 08:46:00  来源:南报网  作者:许琴 实习生 谭淑文  
1
听新闻

  南报网讯(记者 许琴 实习生 谭淑文)16名大学生历时两年,利用周末和寒暑假采访了86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家庭,口述资料13万字,音频4730分钟……6月11日,16名参与南京大屠杀微观调查的大学生志愿者,对两年的调查进行总结。当天,记录受害者家族口述史、搜集全家福等、为受害家庭绘制家(族)谱等史料的《历史与记忆——117户南京大屠杀受害家庭(族)微观史调查与研究》在南京出版,全景展现那场浩劫对普通家庭、个人生活和精神造成的深远影响。

  “很长一段时间,学界多从屠杀时间、地点等宏观层面发掘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缺少从细节上弄清这段历史的微观史研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昨天介绍,2016年,由他领衔的微观史视角下的南京大屠杀研究课题,列入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项目。该项目中的一个子课题是《南京大屠杀300户家庭受害研究》,于2017年启动入户调查。与过去口述史调查注重宏观,采集的是幸存者特定的一段历史不同的是,这次调查不仅关注受害者本人当时的受害情况,更注重受害者及其家庭在生活、身心上遭受的旷日持久的影响,其面更宽、线更长。课题组聘请了南京晓庄学院商学院的大学生参加调查工作。

  两年来,16名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周末和寒暑假,从江宁大学城到南京的大街小巷及郊区一户一户地走访,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或幸存者后人面对面交流,对受害家庭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生活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调查和记录,详细了解受害家庭在受害前后的生活情况。特别是通过受害人子女了解幸存者的精神伤害,力求全面、深入、细致了解受害人及其家庭的发展脉络与生存现状。用文字、录音和图片形成以口述文档为主,录音、调查表和影像图片资料为辅的一套口述材料,记录下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历史记忆,汇成不容置疑的南京大屠杀史立体证据链。预计到2020年,研究团队将完成300户受害者家庭的案例研究,进一步充实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叙事,形成个人、集体、国家的多层次历史记忆。

  调查中,大学生志愿者发现,很多幸存者至今还在做着被侵华日军残害的噩梦,有的老人常在夜里哭喊着醒来,有的甚至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那是多么残酷的经历,才能让一个人用一生去控诉,有的至死都不能释怀。”志愿者朱延驰说。

  “以前我只是从书本和影视里了解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这次参与调查,接触了一个个幸存者,真实地了解这段历史真相,非常震撼。”参与调查的大四学生涂慧说,幸存者付兆增老人给他们看了大腿上的伤疤,那是1937年,他1岁时被日军子弹擦过所伤。程福保老人临别前对他们说,自己有义务把那段经历说出来,让更多人知道这场灾难。他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

  “幸存者就是活证据,他们的口述资料非常珍贵,我们的调查是在和时间赛跑。”志愿者王茸婧说,去年10月,她在新闻上得知,幸存者张兰英老人离世,而这位老人正是她此前采访过的。这让她更加觉得这次调查意义非同寻常。

标签:
责编:郭蓓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