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东迁南移 秦淮医疗布局规划大调整
2018-10-29 10:54:00  来源:南京晨报  
1
听新闻

  60年前,7位中医众筹1400元建成秦淮中医院,默默坚守中医之道。60年后,这家医院再次迎来了腾飞。近日,历时两年的南京秦淮区中医院扩容工程结束,面积扩大一倍。记者采访获悉,南京秦淮区医疗布局规划调整,卫生资源“东迁南移”,城东南片居民就医迎来利好。

  60年前众筹,1400元建院

  南京市秦淮中医院院长薛亮介绍,南京市秦淮中医院的雏形是南京市第三区中医第二联合诊所,于1955年7月25日挂牌开业,是由胥受天、曹渭渔、陈墨林、张祖柏、王鹏程、徐家迎、周德正等七人筹资组建的联合诊所。秦淮中医院珍藏的“小字条”,就是当年徐家迎筹资入股后拿到的借款收据。

  记者看到,借款收据上除了个别斑驳的字迹之外,诊所名称、手写的筹资人名字以及盖章都很清晰。薛亮告诉记者,当年这7位创始人总共筹集了1400多元,诊所建在原中华门城堡旁。1995年拆迁后,1997年重新建院在现址。

  60年后扩容,面积增大一倍

  据了解,此次扩容是将一墙之隔的秦淮工商局,腾出的空间全部交给秦淮中医院,医院因此增大了一倍,服务面积从原来的4300平方米增加到9000平方米。

  有了空间,医院新增了门诊部、名医堂,增设了口腔科、皮肤科、治未病科、急诊科、脾胃病科,临床科室从原来的8个增加到13个。新增加的名医堂和特色科室,将原有的妇科、男科、内分泌科、肿瘤科、骨科专家的资源全部整合进名医堂。并且聘请了脾胃病科、治未病科等方面的专家坐诊,为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医疗资源。此外,医院还开设康复、针灸骨伤、内科及中医妇科三个病区,床位数从46张上升至110张。

  在很多中医院纷纷西化时,薛亮表示,他们将坚持做中医的坚守者,坚持中医特色专科+中医特色医疗的方针不变,经过几年努力争创二级甲等中医院。

  新闻多一点

  秦淮医疗布局大变革,卫生资源“东迁南移”

  秦淮区医疗资源丰富,拥有省市区中医院和众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80%集中在明城墙以内,城东南地区的数十万居民看病就医并不方便。记者从秦淮区卫计局了解到,根据秦淮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规划(2017—2020)》,2021-2023年左右全面完成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调整,加快医疗卫生资源“东迁南移”步伐,构筑医疗卫生“多中心化”的发展体系。

  红十字医院将搬至银龙片区

  秦淮区卫计局副局长陈玲介绍,继市中医院南迁至南部新城后,南京红十字医院将东迁至银龙片区,打造具有三级康复水平的二级甲等医院,南京医疗机构布局将呈现出新局面,让城东南片区20平方公里的居民看病更方便。

  据了解,红十字医院是南京的惠民慈善医院,长期为城区低保人员提供医保基础上的托底式医疗救助。未来,南京市红十字医院将整体东迁至友谊河路,也就是大家所说“银龙片区”。新建占地规模2万-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不少于8万平方米的新院区,彻底解决东部地区无规模化公立医疗机构的问题。红十字医院东迁后,不仅将带动东部地区医疗发展,也将进一步扩大红十字医院的惠民医疗功能。

  南部新城也要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按照秦淮建设健康强区的规划,未来3年内,将大整合大调整使区内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成为规模超过5000平方米的标准化中心。其中,红十字医院搬迁后的门诊楼将变成中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合大光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金城医院,更名为瑞金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整体搬迁至汇景和园片区;而中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整体搬迁至西街地块;扩建蓝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另外,在区域范围较大的南部新城也将建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补齐东部、南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短板,届时居住在南京城东南片区的居民有望在家门口也能方便就医。

  通讯员 陈思平 爱南京南京晨报记者 戚在兵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