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洋”企业吹来智能制造“国际风”
2018-10-12 09:58: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当裹挟着“黑科技”的智能制造产品进入生产生活,这些商店、工厂老百姓都不敢认了!10月11日,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之重要活动智领全球博览会正式开展,河西国际博览中心三大展馆成了智能制造企业的“秀”场。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行业“风向标”,这些“洋”企业吹着什么“国际风”,被国内企业密切关注。

  拼精度,顶尖机器人比“细心”

  作为世界级智能制造大会,全球机器人行业第一阵营“机器人四大家族”必定是要亮相的,他们有何厉害之处,让我们走近瞧瞧。

  来自德国的KUKA机器人,有着欧洲贵族范儿的华丽工业设计,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在才华上更拼。展会上,纯白色印着橙色logo的小型机器人KRAGILUS圈粉无数。别看它个头精巧,它却完美解决了电子行业最繁琐的工序——装螺丝。不需要人工干预,不需要太大的作业空间,KRAGILUS机器人跟着自己的节奏,就能够精准地完成从取螺丝到装配的整个过程,灵活快速,哪怕是超精密螺丝,它也能快速精准对位。

  机器人四大家族成员的另一个成员——日本安川电机则展示了全新一代的打磨抛光机器人。在全球同级别中这款产品速度最快、防护等级最高,是小型轻量化六轴机器人领域的一大创新和突破。

  当前,国内外机器人会的“本领”大同小异,两者差距主要在“精度”和稳定性上。更高的精度是国产机器人的追赶目标。像KUKA机器人如今是手机、平板等精密3C电子流水线上的“拧螺丝工种”的干将。

  从咖啡店到车间,“人机和谐”重塑智能制造

  德国博世展台,分成生活和工业两个区域,但表达的却是同一个主题——人机和谐。从最初热衷提“无人工厂”,到最近“人机和谐”观点的呼声越来越高,国际智能制造企业们在不断完善、修正发展战略。

  在生活区,机器人咖啡馆营业了。这个咖啡馆很特别,每一个顾客都会得到印有自己漫画头像的杯子。

  工作人员招呼观众到机器人排号机那里取号、拍照、点单。瞬间,这些信息就全部传送到后场的机器人咖啡师“脑”中。这是位穿着蓝裙子、头戴粉红色蝴蝶结的机器人小姐,她先把咖啡杯放进机器“黑匣子”,为每个人定制头像咖啡杯,然后取出咖啡杯,转身摆弄起面前的4台胶囊咖啡机,以2分钟一杯的速度炮制,最后由服务员帮助机器人小姐把咖啡端出去。

  喝咖啡不是冷冰冰的事,“无人咖啡店”其实是不可爱的。机器人提高了效率,服务员则留住了人与人之间才有的温情。

  在工作区,博世展示了即将在中国上市的智能手工装配系统。这是一个智能操作台,上面有N个格子,每个格子都放着不同的零件或工具。当工人装配复杂产品时,该系统会负责“打下手”,工人下一步需要什么工具、什么零件,格子上的指示灯亮灯提示,严防工人出错。

  据介绍,在定制化、个性化潮流下,很多高端产品无法大批量生产,人机协作的效率反而最高。在军品生产时,由于需求量小,精度要求高,也多采取这种方式。

  新工厂在图纸上“试运行”,数字化弥合鸿沟

  展台上写着“法国达索”,可走进去,展台中还有南京国睿信维软件、上海安托信息、上海江达等诸多国内软件企业。记者上前一问,这些国内企业都是法国达索的经销商、合作伙伴。

  软件业的人没有不知道法国达索的。它是国际数字工厂技术的“领头羊”。展台里,观众正在体验“沉浸式样人机合作装配培训系统”,借助头戴显示器,就可以进入虚拟的工厂,在流水线上练习装配。通过仿真的环境,一座新工厂还在设计图纸上的时候,就可以实现虚拟调试和试运行。

  传统制造业要转型升级,需要装配数字化的“最强大脑”,达索的3D、数字化链条方法论,系统数字化工艺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全数字化设计、工艺与制造信息链条的贯通,进一步弥合设计与制造之间的鸿沟,为智能制造打下基础。

  在中外企业的合力推动下,中国工厂的传统基因在更迭换代,竖起一座座在世界领域的示范工程。

  本报记者张希 李楠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