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英华)昨天下午,南京首届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峰会之新型研发机构融合发展推介会举行,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通信与网络、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五个产业分专场推介,30多个新型研发机构参与推介。据悉,截至今年5月,我市新签约123家新型研发机构,共孵化引进238家企业。
在通信与网络融合发展推介专场,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副主任金圣峣在分享新型研发机构工作经验时说,要发挥好新型研发机构的作用,主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团队建设,一定要找到行业领域的最顶尖的复合型产业技术创新人才,这样的人既懂技术又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其次是搭建好服务平台,例如通信行业的技术研发过程需要用到很多昂贵的仪器设备和复杂的实验环境,一般的研发团队和中小企业难以负担得起,如果新型研发机构能够这样的技术服务平台,即可以通过平台帮助相关创新团队降低研发成本,还可以加速产业集聚。第三需要良好的创新氛围和政策环境,南京非常重视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在人才和资金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创建了非常好的创新环境。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自2009年成立以来,已孵化9家企业。
据悉,由刘韵洁院士领衔的未来网络研究院,通过与中科院计算所、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等合作共建,主要研发方向为定制网络体系架构(SCN)。目前已孵化和引进企业56家,研发和产业化总人数1200多人,8家企业获得资本市场各类融资约2.5亿元,孵化的企业易米云通入选南京市第一批“关注独角兽名单”。
在新材料领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膜科学技术研究院依托南京工业大学在膜材料领域的技术及人才优势,研究开发面向环保、医药、化工、农业、食品、净水等行业的膜材料与技术研制、改性和应用,孵化引进项目达22个。
在人工智能专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部主任孙明俊从全球视野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案例。“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孙明俊在演讲中说,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接近1500家,占全球总量的22%,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人才。
活动现场,南京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南京鼎盛石墨烯研究院、南京智慧计算研究院等7个研究院进行创新成果技术路演,并在会后进行洽谈。据悉,我市目前已有18个人工智能产业新型研发机构落地。
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孵化的“老母鸡”作用得到发挥。截至今年5月,123家签约新型研发机构中,73家个机构孵化、引进了238家企业。
同时,随着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步伐的加快,其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一些研发机构已在所属行业领域取得重大技术创新突破。落户江宁开发区的江苏MEMS智能传感器研究院短短100天组建了一支36人的科研运营团队,并通过与德国国家微系统传感器研究院的合作,填补了国际上MEMS单晶硅传感器的空白,直接打通了园区连接世界科技前沿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