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国际创意城市(南京)论坛开幕 中外专家谈非遗传承
2018-05-21 08:52: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昨天,2018南京创意设计周暨南艺520毕业展演嘉年华在南京艺术学院拉开帷幕。图为南艺校园内展示的各种学生设计的作品。本报记者 冯芃摄

  昨天上午,2018南京创意设计周的重头戏之一,国际创意城市(南京)论坛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恩剧场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创意大咖围绕“非遗传承、设计创新”的主题,现场分享非遗创意设计案例,共同探讨非遗在当下创新的途径、方式和可能性,以及如何将中国非遗元素用国际化语言介绍给世界。

  “江苏非遗技艺可分为成长型、维持型和休眠型”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马达对江苏非遗手工技艺的保护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在他看来,江苏的非遗技艺根据传承现状可以分为成长型、维持型和休眠型三种类型。

  成长型项目包括刺绣、玉雕、紫砂、水晶雕刻、明式家具、精细木作等,这些非遗项目从业人员众多,产业规模很大,产品类型也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密切相关。

  维持型项目中有织锦、竹刻、泥塑、剪纸等,这些品类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但近几年发展比较缓慢,尤其在创新创意方面有明显不足。比如,南京云锦的形式、内容相对比较传统,除了挂件、摆件等陈设品以外,缺少可以满足老百姓生活需求的产品。

  “只有产品有市场,非遗技艺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否则就不可能维持或者继续发展。”马达表示,非遗保护有一个核心原则是“强调原生态”,但这个原则针对的是非遗技艺的保护,具体到产品这个载体,还是要不断地去创新。“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非遗技艺必须要通过买卖、通过市场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才能去进一步发展乃至创新。”

  “设计师要尊重文化之根,更要创造未来”

  德国奥芬巴赫艺术与设计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克劳斯海瑟是欧洲的知名设计师,曾为奥迪、博世、德国汉莎航空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提供设计服务。他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中国和欧洲的设计师在想法和思维上差异很大,“对中国设计师来说,文化遗产元素在设计理念中的地位似乎比创意更重要一些。”

  海瑟表示,在欧洲,设计师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与众不同,换句话说,就是让自己的设计和其他设计师不一样。而中国的设计师们更愿意通过诠释文化遗产,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个身份标识。

  对于设计师来说,保存历史和思考未来哪一个更重要?海瑟说,在德国,没有人向他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我喜欢这个设计,但它似乎还缺少一些德国元素?”但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没有人愿意把这个光辉灿烂的文明遗产遗忘掉,因此,他的观点是:作为设计师,必须尊重文化遗产这个根,但同时也要思考未来,而不仅仅只是为了保护过去。“用创造性来创造未来,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用国际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世界”

  2016年,中国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论坛现场,靳刘高创意策略创办人、香港设计中心董事会成员刘小康与观众分享了二十四节气标识系统的设计案例。

  刘小康说,在他为二十四节气设计标识系统前,客户方已经做了一场设计征集比赛,收到了1000多件作品。“几乎每一件作品都画出了各种漂亮的图案,但只有漂亮的图形是不够的,因为这种漂亮是没有特点、没有文化依托的,大家会忘记它为什么会漂亮。”

  刘小康设计的节气标识是一个六角形,用四种颜色来代表春夏秋冬。六角形中间的蓝白色部分,代表白天跟夜晚的比例,日长夜短或夜长日短都会通过蓝白两色的比例体现出来。通过这些图表式的标识,人们可以直观地发现二十四节气中的四季变化、昼夜变化和气温变化。

  “我们做这样的设计,就是希望给二十四节气确定一个国际语言,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介绍给世界,不仅中国人能理解,外国人也能看懂。”刘小康说,有了这套标识系统,就可以把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比如说今天是小满,打开手机,就能看到以节气标识为主题的墙纸和天气预报。

  本报记者朱凯

标签:
责编:潘军艳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