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凯 通讯员胡敏灿)爱护水环境“从娃娃抓起”。在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寺门口地区,原本环境脏乱的黑臭河沟经治理后被精心打造为全市首个街道级水环境科普教育基地。上周末,刚刚亮相的科普教育基地迎来了一批批中小学生,孩子们在生动的科普课中近距离认识母亲河,培养了爱护水环境的意识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湛蓝色代表清澈的河水,红色代表土壤,水土相间象征人类与水环境和谐共生,数十米的围墙上搜罗了几乎所有水环境相关的知识……”3月31日下午,站在寺门口泵站前,西善桥街道福润社区副书记周键森指着整治一新的周边环境,向记者介绍了这处水环境科普教育基地的“前世今生”。该泵站建成于2008年,2016年夏天的一场强暴雨将这里全部淹没,周边积水达1米多深,至今墙上还有最高水位线的痕迹。2017年,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将寺门口泵站、周边黑臭的撇洪沟列入改造计划,并在泵站前配套建设了污水处理沉淀池,对来自周边矿山的部分洗矿废水进行初步净化,共计投入400多万元。记者看到,昔日环境脏乱的寺门口地区现在已经完全大变样,泵站周边围墙等都被社区改造利用起来,泵站建筑、数十米长的围墙被装扮成水环境知识“博物馆”,上面有世界著名污水处理厂、江苏420座污水处理厂分布情况,我国重大水利工程、家庭节水小窍门等百科知识。
当天,雨花台区实验小学的37名小学生和教师志愿者成为基地的首批参观客。在副校长方敏等带领下,孩子们学习了制作净水生态瓶、明矾对污水沉淀原理,7名小学生和2名教师被街道聘请为基地志愿讲解员。在上周六,50多位金陵中学岱山分校的初一学生在古遗井社区中心沟开展水样采集、酸碱度测试等活动,体验河道治理技术。
“水环境科普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一是符合国家新课改对学生开展校外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二是能培养孩子们对家乡母亲河的热爱之情。”西善桥街道教育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丁耿杰告诉记者,在该街道辖区,每处治理好的河道、水体都将被打造为教育科普基地,承担水环境科谱教育功能,街道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走出校园,对身边的河流开展研究型学习,引导家长和学生养成环保意识和习惯,助力美好家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