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市民登上江祭船,在八卦洲水域撒下片片花瓣,祭奠亲人。
本报记者 冯芃摄
本报讯(通讯员黄隽记者马道军)昨天,800名市民登船参加长江公祭,在八卦洲水域撒下片片花瓣,祭奠已经江葬的亲人。
不久前,我市曾首次尝试将江祭地点从船上转移到陆地,200多名市民在八卦洲洲头祭奠亲人。昨天是我市举行今年清明首次集体登船长江公祭。
上午10点,“江祭船”缓缓驶出中山码头,很多市民走向船头,面向长江,寄托哀思。
“爷爷,我们来看您了,还有您生前的病人,他们也特意赶过来看您。”一名女孩倚在船头,眼含泪花喃喃自语。这个女孩名叫胡晶石,今年21岁,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我爷爷叫胡兆海,生前是一名老党员,也是一名老中医。爷爷悬壶济世50余年,为无数病人解除痛苦。去年8月,他因病去世。”胡晶石说,按照爷爷“不要大办丧事,一律从简,不买墓地,不留骨灰,骨灰直接撒入长江”的生前遗愿,去年11月,他的骨灰被撒入长江,与江水永存。
上午10点半,“江祭船”驶入八卦洲水域,祭祀活动开始。随着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市民将手上的鲜花花瓣摘下,一片片撒在江面上。
南京自1991年开始倡导生态江葬以来,27年来先后有近万名逝者骨灰撒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