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28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海公宣)有这样一种人,不多言语却多干事情,这样的人厚重且朴实,让人安心也敬佩。大家都喜欢喊他基成大哥,同事、群众都这么喊,对谁他也都回以谦逊的微笑,然后默默的做着自己的工作。有的人方言口误,就会喊做“基层”大哥,他也欣然接受,从不纠正。那时觉这人憨厚,其实回首,这一句“基层”大哥,他也实至名归的配得上,他便是市东派出所民警张基成。
张基成,男,汉族,中共党员,大学专科文化,1961年3月出生,1978年12月入伍,1992年5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海州分局市东派出所一级警长、案管民警。他曾多次受到上级机关嘉奖,先后荣获市局嘉奖3次、分局嘉奖11次、8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温情丈量为人民,苦干实干保平安
1992年,张基成从部队转业后,便担任盐场分局台南盐场派出所台南盐场银化社区的社区民警,而这一干,便是20年。银化社区由居民区和化工区组成,特点鲜明,却也乱点频出。三十出头的张基成初来乍到,话不多也不善言语的他并没有得到百姓的信任。面对群众的质疑,他从不解释什么,听群众说社区里盗窃案频发,他在本子上记下,便天天走街串巷、挨家访查,群众也渐渐熟悉了这个不爱言语却认真的“小张”警官,盼着他能为大家提供一个更平安的生活环境。“跑的路多了,见的人就多,见的人多了,知道的事就多,社区民警的脚步,是永远不能停下的。”这是张基成做社区民警时总结的经验。靠着这股韧劲,张基成记下了辖区里所有群众的信息,外来人口根本逃不过他的眼睛,也就是靠着对辖区群众的熟悉,张基成在夜间成功通过巡逻盘查抓获了四名盗窃犯罪惯犯,真正解决了群众所急所需,百姓夸赞他:“小张警官,看你话不多,办法还不少,谢谢你啦。”他不言语,只是点头笑笑,继续做着他的事情。转眼廿载春秋,不惑的小张早已变成知天命的基成大哥,20年的时光早已把张基成和社区群众变成了亲人,接到调令的他舍不得这里,社区里的人说:“基成大哥,常回来看看。”不爱说话的他说一句:“会的。”却再也笑不出来。一生扎根一岗位,一生守护一片安,相笑而见,真情守护,泪眼送别,或许这就是对一个社区民警最大的褒奖。
执法如山亦如水,肩担道义守底线
2012年5月,凭借扎实的基层工作经验,张基成被调到盐场分局法制部门,后因盐场分局改制转入海州分局法制大队从事行政案件审核工作。51岁的基成大哥不服老,拿起法律文书开始日夜苦读、认真钻研,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5年的案件审核工作中,他共审核行政案件1000余起,无一起因执法过错致使复议、变更或确认违法,真正做到了行政案件审核“零差错”。基成大哥敦厚,从不刁难人,特别是年轻人,碰到不符合要求的,他都逐一列出清单、做出说明。基成大哥也倔强,在他眼里,法律就是法律,不严格依法办事,脾气再好的基成大哥也会发起火来,但大家都不怪他,只敬重他,因为他连发火都发的有理有据。2015年,有位民警报裁一起殴打他人案件,当时找到基成大哥进行审核,平时业务熟练的基成大哥却皱了眉头,思前想后对这位民警说:“老弟,再调解一次吧,两家摊位相争引发的打架行为,都是为了生活,再因为这背了案底,犯不着,法律有强硬的一面,也有如水般温润的一面,看你如何运用了。”最后,这位民警并没有调解成功,双方违法行为人均被依法行政处罚,但基成大哥的这一席话却影响其至今,的确,执法如山,亦要如水。
忠诚担当铸金盾,再回基层冲在前
2017年,基成大哥56岁了。单位问他,年纪大了,想去哪里?去派出所,那里是我的家。他,又回来了。那年3月,基成大哥被调到市东派出所任案管民警,负责全所警情处置、案件办理等日常检查监督工作。市东派出所是城区的大所,警情量大、发案数多,案管工作并不轻松。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基成大哥没有叫苦叫累,反而主动提出要参加值班,所领导担心他的身体,问他为何,不善言语的他就说了一句:“人不够,大家一起干。”就这样,2年的时间,老张一边值班出警,一边检查了19678起警情和接处警音视频,整理了4088本卷宗。出警过程中,基成大哥总是以德服人、以理服人,面对群众纠纷,他总是先耐心听、再讲道理,最后,有礼却不失温情的往群众的肩头一拍,“大家都好好的,没多大事,没多大事啊。”然后就是憨厚的一笑,看基成大哥笑了,群众也笑了,这事儿也就了了。同事问他:“大哥,你的右手是不是有魔力,拍过人家的肩膀,人家的气就消了。”他谦虚笑道:“到我这年纪,你比我魔力大。”看似简单,确是长年累月的坚守换来的一份经验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