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东海双店镇三铺村大棚“写满”党建引领产业脱贫故事
2019-01-10 08:4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月10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宋彦伟)“党员走在前,工作就不难“、“做率先发展的领路人,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精准扶贫,脱贫致富”……。走进东海县双店镇三铺村党员示范基地,一栋栋温室大棚墙壁上生动有趣的党建宣传标语闪闪发光,引人入胜,成为乡村田园靓丽一景。

  “充分利用大棚闲置墙面,粉刷一新,书写上村民喜闻乐的标语口号,不仅可以装点美化农村环境,还可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宣传效果。更加重要的是,这些标语字里行间也正是村党支部先锋堡垒引领产业脱贫致富的真实写照。”三铺村党员梁成瑞深有感触地说。

  说起一年前的三铺村,是另一番让人寒心的情形,村民思想保守、沿袭着传统种粮模式。村里的青壮劳动都外出打工,家中留守老弱残。村里一无主导产业,二无特色种植。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3户536人,是省定经济薄弱村,市县重点扶贫村。

  穷则思变,“忽如一夜春风来”,让三铺村短期内神奇般地发生一百八十度的逆转,规模流转土地1500多亩,崛起千余栋鲜切花温室大棚,村民踏上脱贫攻坚“快车道”得益于村党支部一班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快实施“党建+产业+扶贫”堡垒“双推进”攻坚模式。

  决定贫穷与富裕命运的是资源,更是人的因素。与三铺毗邻的北沟村,是江苏省鲜切花产业第一村、全国三大百合重点产区之一。“一栋占地1亩地的温室大棚,种植百合,品种选对,技术跟的上,4个多月的时间纯收益四、五万元在北沟村比比皆是,余下的几个月再套种丝瓜等经济作物,一年下来,挣个六、七万元是保守数字。”村党总支书记、大学生村官郝大宝、市下派第一书记陈尚开带领党员和村民代表走进北沟鲜切花产业基地。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开窍”。大开眼界的二位书记利用村有线广播轮流上阵,向村民讲述“一亩百合大棚顶上百亩粮田收成”真实事例。

  “一步之遥,天壤之别,咱又不缺胳膊、少腿。人家都奔上小康路,咱们等可不起!”一石激起千层浪,村民们要求土地流转发展高效农业种植的呼声此起彼伏。

  关键时刻,村党组织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示范引领、主心骨不可小觑。“要建大棚,必须一家一户分散不成块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再流转,统一建棚。万事开头难,这里面需要大量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面对村民的期盼,党总支一班人知难而进,带领党员、村组干部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确立以“党员示范引领,发展鲜切花产业,精准扶贫发力,携手奔富路”的发展思路,通过实施“支部+党员示范+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围绕农村党建驱动发展,以建设 “党员扶贫示范基地”开启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为鼓励土地规模有序流转,村里出台优惠措施,同意流转的农户每亩给予1000元的土地租金,想建温室的把土地集中到一起。对于个别既不同意流转又不想建设温室的村民,郝书记和村干部挨门逐户做工作,一遍不行,就两遍;村干部不行,他就自己亲自去。“我们决不搞一刀切,要用真实的事例让村民知道种植鲜切花种植,让他们了解鲜花产业的经济价值,直到他信服为止。”郝书记就是用这样的“钉子”精神,一次做不下来的工作就来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一户村民郝书记就跑了5次。

  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关键时刻彰显出一个党员的先进性。老党员、村委会主任刘春松老当益壮,不仅挨门逐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还带头把自家的3.5亩地拿出来统一规划建棚;老党员梁杰不声不响砍掉菜园边几棵碍事的成材杨树,不要一分钱补贴;多年不种地的党员李达,主动调出1.5亩尚好的土地,希望优先承包给贫困户建大棚,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最终涉及120户土地的农户,在一个月内全部配合村里工作,砍伐树木1348棵,清理粪堆草垛27个,腾出大谷场面、菜园64亩,一期连片流转出土地1500亩。“对于流转出来的土地,采取的是‘先贫困户后农户,先农户后党员’的形式返租倒包到户。”一心想摘掉经济薄弱村帽子的三铺村党支部一班人取这一科学的分配方式。

  鲜切花种植是项“技术活”,为帮助贫困村民掌握脱贫本领,党总书记郝大宝、第一书记陈尚开通过“上引内联”请来了省市县三级农业专家教授不定期深入田间大棚手把手、面对面从事科学种植管理技术。“咱们村有坚强有力的好班子,有急村民所急、想村民所想的好书记,真是大伙的福气和财气。他们不但帮助咱们村民学到种植技术,还千方百计帮助咱贷款协调解决种植贷款。”村民梁卫东说。去年初他在温室大棚建设过程中,资金需求量比较大,郝书记以担保人的身份为其解决了5万元的资金问题,一季下来,梁卫东收获的不仅是4万多元的纯收入,而且又去年8月份落谷百合的种球,元旦期间百合花进入采摘收获期,价格虽然不是十分理想,但是一路畅销,一家人满心欢喜。据悉,一年来,三铺村干部共为大伙协调申请小额扶贫专项贷款101万元。

  眼下,三铺村的千亩粮田摇身变成了一眼望不到边的温室大棚。全村现已流转土地1500多亩,其中550亩土地涉及143户贫困户。大棚鲜切花种植香溢乡村田野,改变了村民传统的“猫冬”生活,冬季里成为收获的“黄金季节”,天天有事干,日日见收入。

  为解决鲜切花销售问题,三铺村争取30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兴建的占地3190平方米的鲜切花电商物流中心拔地而起,开设鲜切花网红“直播间”和“花直达”云店智慧网络销售公益平台,采用B2B2C模式,快件物流发往客户,同城当日直接送达。现采现卖,保证了鲜切花的新鲜度和品质,避免中间商差价,价格绝对实惠,点燃村民致富脱贫新希望。

  更让三铺干群骄傲和自豪的是,2018年12月27—30日在新落成的三铺村鲜切花电商物流中心承办了以“盛世繁花,缤纷荟萃”为活动主题的“江苏(东海)花之秀插花大赛暨首届双店百合文化节”。 客商云集,商家无限。盛会期间,通过鲜切花品牌展示、农业专家大棚技术交流面对面、“花直达”云店智慧网络销售公益平台操作程序以及客商订货会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实现了花农与市场的无缝对接,让昔日偏乡僻壤的三铺村名扬大江南北,与世界走得近了。

  “时时作示范,处处当先锋,事事我带头”、“乡村振兴责无旁贷”……幅幅响亮的党建标语就是三铺村党支部一班人前行的脚步和工作行动指南,激励和鞭策着全体党员干部同心同德、奋勇争先、实干兴业,携手脱贫,“撸起袖子加油干”。新年伊始,他们又在投入紧张的土地整理及水系修复项目、花卉蔬菜试种中心项目的脱贫攻坚“幸福工程”中去。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