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东海双店镇竹北村集聚“三力”精准扶贫
2018-06-05 08:2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宋彦伟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6月5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宋彦伟)近年来,江苏省经济薄弱村——东海县双店镇竹北村变了,变美变富变强,变得让人刮目相看。如今,行走在竹北村,只见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两旁,建筑各异的商贸楼鳞次栉比,装潢靓丽的商家店铺让人目不暇接;前来采购商品、买农资、拉运农产品的人流、车辆络绎不绝……村民们说,村看村,户看户,党员带着村民富,咱们村能有今天发展的生机与活力,都是村党支部精准发力,激发内力、村企合力、争取外力,集聚“三力”收获的丰收成果。

  激发内力,产业扶贫,争先恐后干个体

  “自打镇村两级制定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富裕起来的村民公路两侧连片开发兴建‘十里商贸一条街’后,咱家的生意就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了!”竹北村“洋洋”超市老板边忙着招呼顾客,边高兴夸赞这几年村里实施产业扶贫,点燃全民创业“燎原之火”的好处。

  脱贫攻坚,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发展适宜的主打产业是关键。近年来,竹北村党支部利用境内交通便捷优势和传统集贸优势,发挥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先锋带头作用,探索“商贸大户+贫困户”、“党员干部+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的脱贫增收路子,因势利导,鼓励村民积极投身个体私营经济大潮,带动建档立卡户从事力所能及的小商小贩,激活一方特色经济发展。

  为营造有益于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的“土壤”,近年来竹北村先后投资完善了集贸市场基础设施,通过环境整治,填沟清障,扩大了集贸市场,增加个体摊位200多个,打通了三条街道,形成了“三纵三横”的集贸格局,设立日用百货、服装鞋帽、副食水果、蔬菜供应、粮油买卖、家禽畜畜交易等10多特色贸易区,划线交易,秩序井然。人们从四面八方云集这里贸易“淘金”。每逢集日成交额突破120万元。在此基础上,村党支部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从土地审批、供电供水、协调资金等方面提供服务,鼓励村民沿洪夏公路两侧连片开发兴建商贸楼,“垒”高小城镇,到工业小区投资办厂,广纳民资,强力推进私营户二次创业扩张。目前全村个体商户发展到125户,私营企业3家,经营范围涉及日用百货、农资、建材、修理、服装、食品、饮食服务、洗浴、饲料、三禽炕孵、农产品加工、收购等行业,形成了人流、物流、信息流,成为独具特色的“农民创业一条街”,带动建档立卡户年增收15万元。

  如今在竹北村,形成了“家家干个体,人人有事做,户户忙增收”的喜人局面,民营经济这块“蛋糕”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催生发展内力,潜力无限。贫困户说,致富思源,这与村党支部“亲商、扶商、安商”是分不开的。这两年,村支书宋彦军为个体商户尽心尽意操办供电、争取用地指标、协调信贷支持,排忧解难的事儿枚不胜数。竹北村的“父子炕”、“兄弟炕”、“股份炕”通过扶持信贷,将一年春季炕孵禽苗改为常年炕孵“毛蛋”,炕孵的周期由21天缩短为17天,实现了出售味道鲜美的“毛蛋”200万只的生产能力,产品远销周边市场及鲁、皖等省市。小小的“毛蛋”成为当地的一项富民特色产业,农民增收的“金蛋蛋”。

  村企合力,扶贫解困, 家门口上班拿“外块”

  竹北村有个叫小胡的村民,轻微的自闭,与人交流有障碍,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几年前被村支书安排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东海县老乡好花生食品有限公司上班。经过公司锅炉技术培训和耐心生产指导,他现在已是一名熟练的技术人员,自闭症已经完全康复,家里还盖起了二层小楼。村民们都说这是村企合力帮助他重获了新生,帮助他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竹北村以龙头企业、典型大户为抓手,就业帮扶接“地气”,依托“企业+贫困户”、“就业+岗位“的模式,为贫困户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助其就业增收,帮助越来越多像小胡这样的贫困家庭摘掉了“穷帽子”。近年来,村里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吸纳花生食品、面粉企业入驻,为贫困村民家门口端上就业“金饭碗”。特别是通过与年生产4000吨优质花生食品能力的老乡好食品有限公司精诚合作,安排了数十名低收入和留守妇女户进企业上班,实现了脱贫致富和照顾家庭两不误。并组建了东海县老乡好花生种植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即统一购进种子原料、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统一结算,社员可以以资金和耕地入股参与合作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使土地在规模经营中,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推行“村企业+农户+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利用东海县老乡好食品有限公司的现有厂房、设备、销售渠道和对市场需求的了解,对农户进行市场指导,科学的种田。村企根据市场需求,推荐优良品种,统一提供优良的种子、肥料、农药,公司以高于市场价0.1元统一回收农户的产品,共推广花生新品种种植面积3210亩,进行技术培训21次,培训人数500人次,带动了当地和周围的花生种植户1500余户,农户平均每亩增收220元。

  借助外力,上下联动,村民获得爱心帮助

  走进竹北村,只见一家家农户漂亮楼房顶端的光伏电池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成为乡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真要好好感谢政府为贫困户谋福利,如今咱家里日常照明、看电视和做饭不用花一分钱电费,把结余电量卖给国家还解决了咱老俩口的养老问题!”村里68岁的病灾户拄钱兴动用颤抖的手,指着电表上跳动的数字笑得合不拢嘴。

  精准扶贫,离不开点对点的定向帮扶,竹北村不忘争取结对扶贫工作队、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支持,对贫困对象开展有的放矢的爱心扶持和帮助。

  竹北村是江苏省经济薄弱村,下辖6个自然村,总人口3139人,总户数838户,耕地面积5337亩,人均耕地不足1.5亩。2016年初,全村共排查出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户112户331人,他们均为老、弱、病、残,大部分家庭无劳动能力、无致富项目、无一技之长,脱贫致富难。什么项目才能开启贫困户脱贫的“金钥匙”。市妇联结对扶贫工作队领导通过家家走、户户访,摸实底、查病因,集思广益,最终敲定了利用贫困户家房顶有限空间种“太阳”精准扶贫、“普惠式”脱贫好项目。

  为解决资金问题,市妇联领导、镇村干部一起研究对策,凭着热心、耐心和诚心,上通下联,多方筹措。市妇联在网站发起了“约您一起种太阳”大型公益募捐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踊跃献一份爱心,帮助省定经济薄弱村竹北村112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发展阳光产业,努力实现小康路上一个不少的目标。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通过微信红包、银行转账的形式捐款凝聚爱心,把浓浓的关爱之情毫无保留奉献给渴望早日脱贫致富的贫困户。“你出100,我捐300”,双店镇机关纷纷慷慨解囊,参加捐款的不仅有个人,还有外地的大公司、大企业,其中深圳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汇来20万元,南京一家公司捐款20万元 ,还有一家公司出资16万元。很快募捐到了96万元的项目资金。

  有了这些爱心作后盾,光伏扶贫项目落地生根时机成熟了,村党支部书记宋彦军和市妇联领导喜出望外,马不停蹄协调安装,做好规划设计,派出质量监督小组跟踪督查,严把工程和材料引进等关口,抓好常规督促,与安装公司签订质量保证书,统一使用国家合格光伏产品,确保万无一失,把惠民实事做实。全村安装的40套容量为3KW的光伏发电设备已交付使用,通过分布式太阳能发电,自发自用,并将结余的电量卖给电网公司,全村112户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从而实现“造血式”扶贫惠民,受益时间可长达20年。

  “光伏发电项目一次投入,终身受益。”竹北村支书宋彦军介绍说,这个项目不用占用资源和人力,也无需后期维护,收益稳定无风险,国家在政策上还有支持。目前,这个分散式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的收益十分可观。清洁能源产业与扶贫相结合,实现产业式持续稳定增收,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不仅是扶贫惠农项目,还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农户脱贫致富的新思路,村民们也对生活有了新的憧憬。如今的竹北人,除了有“卖电”和国家补贴的收入外,各式各样的小卖部、小加工、小制作大量涌现。与传统的“输血式扶贫”模式相比,光伏发电扶贫项目被誉为“造血式扶贫”模式,村民们享受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带来的收益。

  不仅如此,2017年,竹北村还利用市妇联爱心援建资金,建立了双店镇竹北村“巾帼生态林”, 连片种植220亩的优质高效采摘鲜桃,吸纳贫困留守妇女从事日常管理和采摘农事,每天可以赚取六七十元的劳动报酬,多路并进共奔小康路。

标签:
责编:张静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