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5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张相亚)灌云县纪委监委高度重视扶贫领域腐败问题,靶向施策,强化监督执纪,打通基层反腐“最后一公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纪律保障。
首先是精准“把脉”,找准“靶心”。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经常亲临基层一线明察暗访搞调研,重点与老党员、低保户、残疾人、村组代表、普通群众等人群亲切交谈,细心了解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稳定等情况以及腐败、信访等问题,深入全面掌握基层社会发展状况,客观准确找到基层存在问题;条线科室也深入基层接地气,不到招呼、不定时间、不定地点,进村入户与村民面对面悉心沟通交流,拉近彼此间距离,真实了解到基层民情、民意、民怨。今年来,已发现扶贫政策落实、“三资”管理、征地拆迁、惠民资金管理使用等民生领域问题近100个。
其次是紧盯“痼疾”,精准“治疗”。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人员、重点问题,牵牢政策落实、资金管理使用这一“牛鼻子”,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严查截留挪用、冒领贪占、吃拿卡要、与民争利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务虚行为,做到深入查找、严厉打击、绝不手软;通过巡察、信访、“大数据”、村级监督委员会等多渠道收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线索,建立台账,销号管理。对反映共性问题及时发函交办、实地促办,对反映强烈、性质恶劣的重点问题,实行挂牌督办、例会催办,限时办结,及时反馈,确保群众满意。今年来,已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整治行动2次,多渠道发现问题线索80余条,办结率98%以上。
再者是高悬“利剑”,斩断“病根”。为确保精准扶贫政策落地落实,纪检部门压紧压实责任,从严监督执纪,在用好监督检查“坚盾”基础上,充分发挥问责“利剑”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建立责任传导机制,切实把压力传导到基层,责任落实到基层,对压力传导不够、责任落实不力的党委和纪委严格实行“双问责”;坚持问责、曝光并举,对胆敢向扶贫领域伸“黑手”的,一经发现一竿子插到底,彻查追究,严苛问责当事人和分管领导,及时曝光典型案例,释放监督执纪越来越严强烈信号,确保扶贫政策、项目及资金惠及贫困群众,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来,已查处扶贫领域“微腐败”案件3起,给予纪律处分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