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连云港 > 关注连云港 > 正文

0

灌云临港产业区致力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马兆轩   2017-11-15 15:20:00

  中国江苏网11月15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马兆轩)“我们灌云临港产业区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排头兵,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的征程中担当重任,以总投资300亿元华能能源基地、30亿元利民造纸等一大批重大项目为引领推动转型升级,做强园区总量;扎实开展环保综合整治,持续强化环保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坚决打赢碧海蓝天保卫战,既创造出金山银山,更保护好绿水青山。”这是灌云县委常委、县临港产业区党工委书记张启银说的一段话。

  今年以来,灌云临港产业区紧紧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题,始终咬定争创全县沿海开发新高地的目标定位,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全力壮大绿色主导产业,致力于做优做强绿色发展文章,力争把园区打造成江苏沿海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

  高标准规划,推动优化绿色发展新格局。“我们临港产业区总体规划修编初稿已完成。”灌云临港产业区负责规划建设负责人曹卫兵说,“我们坚持‘生态+特色’,着力打造生态特色优势,发展绿色生产力。”据介绍,该园区通过对全市东部滨海地区的定位与发展目标研究,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有效整合灌河口地区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对灌河口地区的港口群、产业布局、功能定位、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进行统筹规划安排,以更高水准推动全县东部滨海地区开发建设。根据灌河口地区的优势和特点,灌河口地区规划以港口群为主体,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临港工业,力争经过 3—5 年的建设,将灌河口地区建设成为总人口达 10 万人以上,集物流、工业、能源、服务于一体,功能配套齐全的新兴港城。

  高门槛准入,推动高端绿色产业大集聚。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为抓手,发挥区位优势,主动融入连云港产业布局,积极对接徐圩片区,实现互动错位发展,加快构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的新平台,按照科技创新和环保达标双合格的要求,迅速布点一批 “临港型”“双基型”“三新型”重大产业项目,推进产业集群,引进培育上下游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围绕港口物流、装备制造、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定位,全面落实精准招商。目前,园区新签约过亿元项目25个,其中过10亿元以上8个,以总投资70亿元的华能海上风电、30亿元的利民造纸、20亿元的中海碳素、11亿元的和风风电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重大战略产业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同时以“263”专项行动为契机,围绕新的“四个一批”,按照时限要求对化工企业实施关停、兼并重组,推动化工行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今年4月,为了进一步加大环保整改力度,该园区对83家企业实行停产整治,采取逐一过关措施,倒逼企业整改,达不到整改要求、验收不通过的坚决不予复产,变被动忙于末端治理向主动推进产业长级的转变。

  高投入建设,推动绿色燕尾新城大发展。以“临港工业邻里中心、城市居民新型社区、生态优美海滨新城”为发展定位,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围绕“五纵七横”道路以及河道,实施沿路绿化、沿河绿化、沿堤绿化。因地制宜推进社区绿化、厂区绿化、庭院绿化和街头绿化,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绿地系统,绿“透”燕尾新城区;加快完善会展商务、金融服务、休闲娱乐、高档街区、海洋旅游等配套设施,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运营水平,力争利用3至5年,把燕尾新城建成集彰显海洋风韵、休闲旅游、宜居宜商、产城联动发展于一体的沿海重点产业新城。目前,燕尾新城10万平米的市民广场基本建成,10万平米百辰商业二期、10万平米的时代花园二期正在加快建设,3万平米的蓝天家园小区和老年公寓建成使用,商务金融、休闲娱乐、便民服务等配套设施日臻完善,燕尾新城初步展现江苏沿海一流海滨特色城镇的风采。

  高水平管理,推动绿色发展内生新动力。推动绿色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三大管理运行机制。该园区首先建立环保约束的倒逼机制,对于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要强化环保约束,倒逼企业淘汰落后设备、产能和技术,实现转型升级,创新绿色生产方式,减少排放总量。总投资12.9亿元的华能灌云热电联产项目已于10月28日顺利点火。项目建成在园区实现集中供热,在年底前关停园区内的近百台燃煤蒸汽锅炉,对推动园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建立利益补偿的激励机制,采取财政贴息、税收优惠、差别电价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加快节能环保改造,引导项目投资和产业发展向绿色转型。同时还要建立创新发展的驱动机制,设立绿色发展专项奖励资金,力促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发展相融合,对园区优秀企业、分管领导干部实行每月实绩公示制,激发绿色发展原动力。

标签:

责任编辑:戚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