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连云港 > 关注连云港 > 正文

0

连云港海州区“三突出”让柔性引才不“柔弱”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武旭   2017-10-31 10:26:00

  中国江苏网10月31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武旭)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性引才可以有效盘活人才资源,弥补区域人才特别是领军和尖子人才的短缺,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连云港海州区立足产业发展需求,突出针对性、灵活性、时效性,让柔性引才不“柔弱”,为全区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突出引才针对性。海州区着眼区情明确定位,主动作为,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指导思想,把柔性引才作为弥补区内高端人才缺乏的首选途径,建立政府引导、部门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愿的引才体系,围绕区内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高端装备主导产业,建立省级以上人才工作载体86个,其中企业研究生工作站25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9个,与东南大学、中科院能动中心等50余所高校院所共建“校企联盟”241个。2017年,通过项目带动,62家企业申请兑现“科技创新券”596.5万元,带动科技创新支出1242.4万元。

  突出引才灵活性。广搭平台畅通渠道,搭建区内企业与高校院所政产学研对接平台,建成连云港(海州)虚拟产业研究院,突破区域界线,实现企业和高校院所在信息共享,关键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无缝对接。举办高层次人才海州行系列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以及江苏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等20家高校、科研院所的代表,近100名知名专家、在读博士来海州区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举办首期产学研专题沙龙,在3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行“科技副总”活动。

  突出引才实效性。将实效性作为柔性引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机制夯实保障。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形式,合作研发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利用“双创人才”、“科技镇长团”等人才项目机制,吸引200余名高层次人才来海州区创新创业,依托国家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连云港)装备产业创新驱动工作站,建设“海州智库”,目前在库专家达300余人。强化人才服务机制,开展高层次人才帮办服务中心标准化、效能化、亲情化“三化”服务,让人才在海州能够安心干事创业。

标签:

责任编辑: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