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把346家农家书屋搬到农家
中国江苏网5月24日连云港讯 (通讯员 马亚松 王静)“活这么大岁数,天天来书屋看书,从来没想到能上中央电视台”。日前,东海县牛山街道湖西村75岁村民杨洪佐自豪地说,前阵子央视《新闻联播》等栏目以“全民阅读书香人家——樊氏百年私人图书馆”为题,连续集中报道了樊氏图书馆在推进全民阅读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杨洪佐也因为在樊氏图书馆看书在央视露了个脸。
东海县于2008年在全市率先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346个行政村每村建一个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最少藏书2000册,并配送4个书橱。“有了农家书屋只是第一步,关键还要看后期怎样管好、用好,切实推动农民想读书、爱读书、常读书,提升精气神。”东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朱崇慧说。为此,东海县从去年开始实施“耕读传家”农民阅读志愿服务行动,面向各村老党员、退休老教师、热心村民等公开招募志愿者,组建“耕读”志愿服务小组,并选择青湖镇阚朱洲村、黄川镇上河村等13个村进行试点,把农家书屋从村部搬到村中位置佳、家庭条件较好、责任心强的农家,让村民方便进出阅读。
“农业科技类在第二个书架的第三排,里面就有地瓜种植的书。”在驼峰乡董马村的农家书屋——凌波书屋,村民张善东正在为前来看书的农民挑选图书。他笑着说:“以前,农家书屋书籍得不到及时更新,想读书的农民、特别是农村少年儿童无书可读、无可读的书。现在好了,我们的书不但丰富了,还能定向交流”。原来,在“耕读传家”项目实施中,东海县组织后方单位开展“人捐一本书,书香润晶都”图书募捐活动,有效解决了农家书屋的更新问题。同时,组织县图书馆对各书屋图书实现统一编码,初步实现了乡镇内各村农家书屋之间的图书定向定期交流。目前,该县“耕读传家”农民阅读服务项目已全面推广开来。
“你随时到村里走走,都会发现我们村非常干净,大家的精神面貌也很好,这些都得益于‘耕读传家’活动。”青湖镇阚朱洲村“第一书记”卞权威介绍,以往村容村貌较差,村民们自从参加读书学习后,主动打扫起了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自打农家书屋搬到王永胜家后,俺村风气好多了,参与赌博的少了,游手好闲的少了。”提起农家书屋,今年已79岁的退休老教师、李埝乡石寨村的农家书屋志愿者赵庆同就异常兴奋。
“东海县123万人口中有85%左右在农村,我们就是要通过‘耕读传家’这样的文化惠民实事,让农民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东海县委书记朱国兵说。据悉,在“耕读传家”项目推进的过程中,东海县组织各村把书屋建成文化堡垒,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每个书屋的周围都精心绘制一批“美德文化墙”,同时在每个村书屋内设立了专门的“贤德簿”,由志愿者们及时发现并实时登记本村发生的诸如捐资助学、敬老爱老、邻里互助等凡人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