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连云港的这些健康红包你一定感兴趣
中国江苏网3月1日讯 全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年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0%以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60元,建成健康家庭100户,市县两级救治中心建成率达100%……
2月28日上午,记者从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将以推进健康连云港为主线,深化综合医改试点,优化生育全程服务管理,提升卫生计生服务能力,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积极推进健康产业发展,百姓就医将得到更多实惠,享受更加周到的服务。
全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今年,我市将加快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全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开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和城乡医联体建设,城区100%、县域内70%以上基层公立医疗机构进入医联体。以慢性病为切入点,抓好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完善一体化分级诊疗服务模式。
全面加强胸痛、创伤、卒中、孕产妇、中毒、综合救治、儿童危急重症、烧伤、传染病等十大市级救治中心建设,加快建立影响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分级诊疗体系和机制。推动区域消毒供应、心电、影像、检验、病理五大中心建设,提升县域服务能力。
推进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我市将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签约服务费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的政策取得突破,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库,推进个性化签约服务。
在农村以乡镇为单位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在城市新增3个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试点单位。年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60%以上。
我市将支持基层机构为老年人家庭提供签约医疗服务,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开展康复护理、老年病和临终关怀服务,逐步实现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医疗服务全覆盖。
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不断细化
今年,我市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60元,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务实应用。全面实施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防控惠民工程。全市高血压患者管理率达50%以上。
强化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确保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农村妇女补服叶酸人数不低于1.5万,农村妇女“两癌”检查人数不低于10万。
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开展结核病分级诊疗综合服务模式试点,强化预防接种分级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严格执行疫苗采购、管理等规定,保障疫苗接种安全,巩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果,完成2000名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项目任务。
开展健康城市建设试点
我市将深入推进健康连云港建设,开展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年内全市各级各类医院全部建成健康促进医院,建成健康社区(村)、健康单位100家,健康家庭100户。新增无害化卫生厕所4.5万座,普及率达85%以上。强化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及时公布水质监测结果。
争创省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重点实验室,启动食品安全标准咨询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县级中心建设。
此外,探索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的科学分析和利用。加强省级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病原体检测工作,全面推广县乡村一体化基层食品安全试点经验。
享受更加便捷医疗卫生服务
我市将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基层特色科室建设,年内新增市级特色科室8个,力争省级特色科室5个。
加大对儿科、精神科等紧缺专业人才和专科护士的培养力度,补齐短板,提高专科能力和护理服务水平。推进妇幼保健院、医疗卫生机构产儿科和基层妇幼健康门诊规范化建设,年内建成2家二级妇幼保健院。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年内,建成省级救治中心1个,市、县两级救治中心建成率达100%。
此外,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实施“健康宝贝工程”,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孕前优生免费健康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免费婚检率达80%以上。
中医药特色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据悉,我市将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启动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实现9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9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完成中医馆建设17家。
深入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65岁以上老人、0至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50%。深入开展全国护理骨干人才培养项目,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提高基层中医药人员服务水平。
此外,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举办第七届“中医就在你身边”中医药健康巡讲活动,推进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