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颐和路民国公馆区,异域风格的小洋楼鳞次栉比,珞珈路48号的小洋楼在其中并不显眼,但它曾经的主人——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却家喻户晓,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者、中国物候学创始人。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在古都南京,至今还保存多栋和“中国气象学之父”竺可桢相关的民国建筑。
竺可桢,浙江绍兴人,生于1890年,1910年考取第二期留美庚款公费生,1918年在哈佛大学以论文《远东台风的新分类》获博士学位。1920年,竺可桢回国后受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郭秉文校长的邀请,来南高师担任文史地部教授,讲授气象学、地质学,开始在南京十余年的教学、科研生涯。1920年,国立东南大学在南高师基础上组建后,竺可桢出任地学系主任,下辖地理、气象、地质、矿物四个学科。竺可桢延揽名师,编著教材,培养了大量气象、地质方面的杰出人才。他编写的教材《气象学》简要本,作为我国第一本气象学著作被收入了《万有文库》,于1928年公开发行。
当年就读于中央大学的南京大学气候学教授邹进上回忆,竺先生非常重视野外实习和考察,他常常带着地学系的师生到紫金山、栖霞山、方山、汤山等地考察实习,采集标本。短短几年,地学系实验室收集的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就已琳琅满目,蔚为壮观。
为加强气象观测,1921年竺可桢在东南大学六朝松旁边设立测候所,坚持长期观测,亲自整理观测资料,加工分析,逐月撰写气候报告。竺可桢的学生朱炳海教授记得,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他按照规定时间赶到测候所观测,却发现竺先生已到达现场投入工作。在当时,国立东南大学气象观测记录之可靠性、准确性,在全国首屈一指。
“在南京,与竺可桢有关的民国建筑至少有三处,其中之一就是原中央大学内的科学馆,如今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内的健雄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民国建筑专家汪晓茜说。原国立东南大学科学馆1922年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捐赠,1927年建成,外观为简化的西方古典式样。竺可桢在南京任教时就在这里长期工作。
竺可桢的南京寓所位于珞珈路48号,始建于1935年。汪晓茜介绍,这是一幢二层小楼,青灰色砖墙,局部水泥粉刷,整体质朴低调。竺可桢先生在这里生活工作多年,1965年,他将这处私宅捐献给了国家。
1928年,应“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院长之聘,竺可桢出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气象研究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研究近代气象科学的学术机构,开创了我国近代气象科学研究的先河。竺可桢将研究所设在了玄武湖畔的北极阁上,这里视野开阔,可俯瞰整个南京古城。
这座海拔不到60米的小山与中国气象学的发展颇有渊源。早在南朝刘宋时期,北极阁上就设有日观台,堪称世界上最老的气象台。明初,山上设置的是钦天监,负责观测天文和气象。
出任气象研究所所长后,竺可桢曾计划用10年时间,在全国建立气象台10处,测候处150处,雨量测候所1000处,其中首先建成的就是北极阁气象台,“这也是我国近现代第一个国家气象台,凝结了竺可桢先生的心血。”汪晓茜介绍,竺可桢亲自选址,筹集资金,招标施工,事必躬亲。历时三年,由著名建筑师卢树森规划设计的气象台建筑群在北极阁上落成,主体建筑是观象台塔楼1座,六面三层,采用西式简洁的几何造型,柱头、栏杆、檐下和券门等处缀以中国传统建筑构件或纹样,呈现中西合璧面貌,颇为新颖。塔楼四周是图书馆、地震观察室、办公楼、资料室等建筑,为粉墙黛瓦的中式建筑风格,造型古朴,清雅宜人。
中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兴起和发展都源自于北极阁。如今,北极阁气象台旧址为江苏省气象局所在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楼下的平台上,树立着一尊竺可桢的铜像,他目光坚毅,看向远方。近几年,每逢“世界气象日”,江苏省气象局会对公众开放,人们来到北极阁气象台旧址,瞻仰竺可桢铜像,了解这组民国建筑所记录的“气象往事”。 记者 于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