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热血文化、社交文化、时尚文化——大学校园中的青年文化新样态
2019-03-22 07:1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编 者 按

  大学生,是活力与创造力的“代名词”,在互联网时代,他们广泛地吸收流行文化并凝练出了独特的校园文化,这种新的文化样态蕴含丰富,同时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与号召力。作为面向未来世界的群体,大学生是新文化的积极创造者,更是新文化的有力传播者,他们将对社会主流文化产生深远且持久的影响。让我们走近这样一群“新青年”,感受校园文化的魅力。

  新青年的“热血文化”

 
李嘉琦在英雄联盟全国总决赛现场。
 
孙宇在健身房“撸铁”。

  合上《编码》专业书,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生李嘉琦习惯性地看了一下时钟。到时间了,李嘉琦心里默念。

  登录网络对战平台TGP,进入“英雄联盟”游戏,李嘉琦开始了他的另一半人生角色——英雄联盟里的“召唤师”。

  在这款游戏里,他是大杀四方的魔法师,是掌控全场的玩家……他和他的团队用3年时间,在高校电子竞技圈有了一定的名气和影响力,与其他高校社团联合举办了多次英雄联盟比赛,在高校间推广电竞文化,得到了众多大学生的关注和支持。

  以往人们听到“电子竞技”,通常第一反应是“不就是打游戏么”!但在李嘉琦和他的朋友们看来,电子竞技是指利用电子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如今,电子竞技以其独有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渗透到高校学生中,无数电竞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李嘉琦在大三时也成立了自己的电竞社团。社团成立之初仅仅是因为个人爱好,但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个社团,一起练团,一起参赛,一起宣传。在李嘉琦看来,这是因为电子竞技带给学生的远比想象中更多——通过电子竞技运动可以认识很多志趣相投的伙伴,建立属于自己的圈子,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李嘉琦说,“更重要的是,和朋友们同台竞技时,获胜时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是我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电子竞技从进入校园初期被批为“不务正业”,到后来成为青年的“热血文化”,有着一个曲折的演变过程。2016年9月,教育部发文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放入13个增补专业后,电竞专业和方向随即成为热门。到2018年,申报电竞专业的院校已经达到51所。同年,亚运会电子竞技英雄联盟项目中,中国队力压韩国队获得冠军的新闻,受到央视的关注,象征着主流文化对电竞文化的容纳与接受。当时,许多如李嘉琦这样热爱电竞的大学生,都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自己的喜悦和骄傲。

  紧接着,社会力量和媒体的正面引导,让人们对电子竞技此项运动的成见得以改观。李嘉琦的电竞社去年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电竞嘉年华比赛,许多媒体纷纷报道,不少家长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媒体的正面报道,让家长真正了解到现在孩子们的爱好,明白电子竞技同样也可为国争光。年轻人的电竞爱好也因此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再想起那场比赛,李嘉琦仍难掩激动之情,青春的热血和激情在那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青春的运动不仅在于脑力,更需要汗水的挥洒,而健身房往往成为健身锻炼的不二之地。以往,健身房稀少、价格昂贵以及健身训练的专业要求,阻碍了健身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展。而现在,健身APP的兴起及健身房的普及则让“健身”这一原本门槛较高的爱好变得更接地气,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了激烈的健身运动中,有的甚至成为其中的“领军人物”,南师大研一学生孙宇,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孙宇的宿舍里,他正和舍友们跟随着“KEEP健身”APP做着“飞鸟”动作,并时不时帮舍友调整双臂与身体的位置,俨然一位专业的健身教练。随后,在线上训练员有力的口号声中,宿舍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健身房,散发着一种年轻人特有的蓬勃朝气。一小时过去,孙宇早已大汗淋漓,但他十分享受这个过程,健身带给他的是肌肉撕裂之后变得更加强壮的感觉,健身时的气血澎湃,让他感觉到自己年轻身体里的力量正在被激发。

  现在,孙宇已经成为了南京高校健身圈里的“小网红”,经常大方地向朋友们展示他分离度清晰的麒麟臂、饱满对称的胸大肌、八块满满的腹肌。他认为这样的一身肌肉才是一个年轻人最帅气的模样。健身中的器械训练、搏击训练带来的身体上突破极限的兴奋感让他充满成就感。

  像孙宇这样热爱健身的“达人”正在校园里蔚然成风,“用汗水和力量见证自我成长”是健身者自勉的座右铭。

  随着身边越来越多想要健身的同学向他咨询和求教,孙宇觉得,健身让他更有动力,将来他甚至想把健身作为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之一。

  新青年的“社交文化”

 
阿瓦隆桌游。
 
龙奕臻的减肥vlog。

  3月2日,周六,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刘云(化名),和她的小伙伴们又来到“无意之间”桌游店,坐在她习惯的沙发上,开始了阿瓦隆游戏。

  阿瓦隆是一款新潮的桌游,和“狼人杀”相似,但更烧脑,更考验玩家之间的默契与配合。游戏分成两大阵营,好人与坏人。好人阵营以组队、投票的方式成功做三次任务获取最后胜利,坏人阵营隐匿于好人中间,靠投失败票阻止任务成功,或刺杀好人阵营中的关键人物梅林为获胜手段。

  近些年,“桌游风”在大学生之中蔓延,一度取代了卡拉OK等传统娱乐休闲方式,桌游可以给大学生提供一些很好的“玩伴”,很多大学生玩桌游抱着交友的目的,不管是狼人杀、三国杀,还是剧本游戏,在热烈的氛围中,大学生可以扩大自己的交友圈,丰富自己的社交渠道。对刘云而言,桌游场上与平时的闲聊不同,大家可以针对游戏环节各自的表现进行发问。这种聊法一度缓解了她的“社交恐惧症”。她在玩桌游中大大提升了与同学朋友的感情,桌游的欢乐让所有人感到放松。

  刘云觉得,桌游是最理想的社交“利器”。跟朋友一起玩,一起分享过程和结果,至于玩什么,输赢如何,反而不在乎。周围的朋友能够认真倾听自己的想法,相处起来十分融洽。

  “互联网+”时代,年轻人的社交不局限于线下,vlog就是当下最流行的一种线上社交。vlog是video blog的简称,由“blog”文字博客发展而来,被称为“视频博客日志”。vlog作者以影像代替文字或相片,写个人网志,上载至微博或各类社交网站与网友分享。

  凌晨三点,正在国外留学的90后欧阳娜娜,登录上了她的新浪微博主页,上传了她今天记录了一天的视频,没过几秒,就听到“叮咚”一声,她的vlog迎来了第一个评论。原来这么多人在互联网的另一端互相陪伴,分享着彼此的生活。

  龙奕臻第一次接触vlog是在2018年9月,那时她刚刚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研究生,新的环境令她产生了陌生感,对即将见面的新室友感到忐忑不安,可没想到舍友居然和她一样都是欧阳娜娜的粉丝,她们很快就找到了共同语言。

  如今,和许多大学生一样,龙奕臻也成了一个vlogger,起初,跟她互动的人不是很多,大概一个视频就一两个网友互动。但她一直乐此不疲地拍摄vlog。对于她来说,vlog不仅是为自己的生活做一份视频记录,更可以向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慢慢地,微博的粉丝从两三百涨至两千多。

  “如果你能看一个人的vlog看得更久一点的话,你是可以慢慢了解镜头背后的那个人的。”在龙奕臻看来,这种互联网交流使得陌生人慢慢地、怯生生地走在了一起,而vlog特有的配音旋律,会让彼此交流的话语场景充满情趣。

  不管是阳光寂静的午后,还是绵绵细雨的早晨,龙奕臻都会扛着相机到处拍摄,回到寝室打开电脑进入剪辑使用的PR软件,常常视频一剪就是一整晚,更多的题材是记录减肥计划和旅行游记,迄今为止朋友们认为她拍得最有意义的vlog是2018年11月记录的走出失恋的日子,那几天几乎每个视频都有一百多个赞,“你是最棒的”“熬过去就好了”……类似鼓励的话出现在评论留言区。失恋很难熬,但那些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们的支持,让她走过了那段伤心的日子。

  而在拍摄自己减肥12斤的日子里,许多朋友一直为她的坚持点赞、鼓励,评论区的温暖话语和一串串的“大拇指”都是相伴的力量。

  新青年的“时尚文化”

 
云养猫是一种青年时尚。
 
无为忘忧(左)cosplay火影忍者。

  吴晨曦(化名)是南京晓庄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下午6点,吴晨曦回到寝室,打开微博,消息列表里的“特别关注”闪个不停。吴晨曦连忙点了进去,发现直播群里博主已经跟粉丝们聊开了。博主表示自家的小猫生病了,不能参加今晚的直播了。粉丝们并没有生气,而是连连询问猫咪的状况,出谋划策,有一些同城的粉丝,还喊着要去帮忙照顾小猫咪。

  吴晨曦也很难过,虽然网络这端的他并不能做什么。作为爱猫一族,吴晨曦很早就加入了这个“云养猫”爱好群。群主是一位幽默的男生,养了一只调皮可爱的“小橘猫”,娇憨可爱,十分令人羡慕。“以前在家的时候,我也养过猫,非常喜欢。可惜现在出来上学了,没法再养了。”

  像吴晨曦这样喜欢猫但又不方便养猫的学生不在少数,于是,“云养猫”的队伍不断壮大,通过网络平台观看有关猫咪的内容,来满足养猫的欲望。无论是直播、图片、视频,还是流行于微信的猫咪表情包、猫咪周边产品、线上养猫APP等,都受到了“云养猫”人士的喜爱。

  目前,“云养猫”在贴吧上已聚集了217万人;知乎上,对话题“猫”的关注超过33万人,讨论数超过了5万;在微博上关于猫的超话已有超过13亿次讨论,“云养猫”的时尚风潮一浪接着一浪,就连美剧《破产姐妹》的女主角凯特戴琳斯等明星也不能例外。

  随着“云养猫”趋势不断扩大,“云养猫经济”也开始出现。通过新媒体如微博、公众号捧红了一只又一只可爱的“网红猫”,并利用“粉丝经济”的带动,通过买卖周边产品、宠物等渠道,让“云养猫经济”得到发展。

  四月将至,南京又一场漫展即将举行。“北城”为此已精心准备了一段时间。与其他歌舞或作品展示者不同,北城即将展示的,是他全身上下的装扮。

  北城(在cosplay中的名字)目前在南京晓庄学院就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名coser。coser源于英文cosplay,即为“角色扮演”。cosplay被称为二次元世界,根植于日本动漫产业,是指利用服装、道具、饰品以及化妆来扮演动画作品、游戏以及古代人物的角色。参与cosplay行为的装扮者被称为“cosplayer”或简称“coser”。

  北城目前大四,踏入cos圈已满四年,拥有微博粉丝2万多,抖音粉丝7000多以及两个粉丝群,在cos圈也算是小有名气。此次四月漫展,将是他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次cos表演,他分外重视。

  北城入圈是个偶然。2015年,刚上大一的他对一切都充满着新鲜与好奇。恰巧自那时开始,cosplay开始在大学生圈中以洪水般的速度流行开来。随着微博的普遍使用和粉丝经济的快速增长,关于cosplay的漫展、舞台剧、宅舞等大众关注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以南京为例,几乎每两个月都会开一次动漫展览。在这种氛围下,北城也很快被cosplay吸引,并经由舍友拉进了相关社团。

  无为忘忧(真名:刘黎)是一名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大一新生。喜欢cos四年的他,刚踏入大学生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加入了学校“贵航七月森夏动漫社”的cos社团,在这里汇聚着跟他一样热爱cos的大学生们。“目前我们社团有六七十人,相较于其他社团,人数算比较多的。大家一起参加漫展、一起cos自己喜欢的角色,我们也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喜欢上cos。”

  cosplay文化最大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有别于现实,cosplay源于动漫、游戏、小说等,共同的特点就是虚构。北城觉得,正因为“虚构”,cosplay反而给人以安全感。因为,在cosplay文化世界中,大学生们可以尽情释放想象力,在里面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将自己追求个性、自我的理想付诸于实践。

  “虽然我现在还在扮演他,但有朝一日,我想成为他。”望着精心淘来的cosplay服饰,北城开始了化妆。

  实习生 刘莉萍

  (李宜儒、李智对本文亦有贡献)

标签: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