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江东观潮|@大学生,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重大转向
2018-10-23 14:4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刘庆传  
1
听新闻

  过去,在不少人看来,大学就是“University”,就是“由你玩四年”。所谓“大一吃吃饭,大二唱唱歌,大三恋个爱,大四忙毕业”,这一调侃式的俏皮话,某种程度上说了“苦高中、耍大学”的现实。

  然而,这种“好日子”,恐怕到头了;“严进宽出”的现状,从今年起,即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今年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如果读懂了这个通知,就会知道:大学已经迎来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转向,这也是大学生不能不认真关注的一个具有导向意义的转向。

  1

  “本科进去专科出来”或不再成为新闻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18名学生,因为学分不达标,按规定从本科学历转为了专科学历。

  以高分考进双一流学校,原本具备相当的学习能力,结果几年读下来,本科却成为专科,有学生在面对转为专科的那一刻哭了,有家长千里迢迢奔赴学校。但眼泪也不能改变结局。

  对于华中科大“本科降专科”,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作了如下评论:“现在大学里,有些学生醉生梦死。适度增加学生不能按时毕业是应该的,有一定淘汰率也是必然。”

  严管大学教育质量的,其实不仅仅是华中科技大学一家。仅从最近媒体报道的情况看,就有:由于学业成绩没有过关,四川川北医学院今年有83名学生未能正常毕业,这在学院67年办学史上是第一次出现;云南大学规定一旦补考不过就必须重修,学生平均分必须达到70分才能拿到学位证;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最近决定,对2017-2018学年学生中经补考后学业成绩未达到要求的22名学生予以退学,40名学生予以留级……

  很多大学生可能会感到纳闷:为什么现在的大学都不约而同地“冷若冰霜”起来?大学的校长们这都是怎么了?为啥突然管得这么紧了?其实,如果看了这个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讲话和教育部发布的一个通知,你可能就明白了。

  在今年6月举行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对高校生要合理“增负”,提升高校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今年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指出,“要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这个通知释放的信息表明,严把毕业出口关,教育部已重拳出击。从今往后,因为学分不够、多次挂科而退学、降学历这样的“新闻”将不再是新闻,有“懒癌”的大学生必须认识到:再也不能在“醉生梦死”“浑浑噩噩”中“由你玩四年了”。

  2

  耐人寻味两“疯狂”

  其实,“严管教育质量”“严把出口关”,有关大学提高质量的政策,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了。尽管政策效果怎么样,最终要由时间来检验,但教育部长亲自表态,教育部统一出台政策,这还是比较少见。教育部为什么要如此关注大学教育质量问题呢?

  不妨先来看看这个。最近,江苏一位长江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他们那时候怎么读书的故事。他说:“那时候刚刚恢复高考,以前都是没有书读,现在有书读了,这是‘如饥似渴’‘疯狂读书’啊!那时候我们学校图书馆离食堂只有一百米,但很多同学都不去食堂吃饭,而是在书包里放一个面包,边啃面包边读书,因为怕去食堂排队耽误读书的时间。”

  听到这位学者的“疯狂读书”,让人联想到前几天在网上走红的一个视频,视频的题目是:“越是优秀的人越努力”。说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图书馆里24小时不熄灯,即便到了凌晨十二点,很多学生还在“秉烛夜读”,求学之心令人动容。

  与此相反,今天,我们教育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我们绝大部分的大学生、研究生读起书来也是很投入、很拼命,但也有的大学生则不怎么样,甚至出现了“另一种疯狂”:

  ——“灯一黑你就发现,每个人的被窝里都透出手机的光芒,那就是视频闪烁的力量。”对女生来说,是黑着眼圈疯狂追剧,对男生来说,是熬夜通宵,“开黑”打网络游戏。

  ——学生为了逃课,与老师“斗智斗勇”。同样,老师也“见招拆招”,为了让学生能够好好上一堂课,也是豁出去了,想出了各式各样的点名方法:席卡点名、微信点名、“点名宝”点名,等等,不一而足。上个点名、点名还要如此费力费神,这究竟是咋的了?

  根子在于:没有了父母的苦口婆心和班主任的耳提面命,没有了分数和高考的压力,很多自制力不是很强的学生就容易在散漫的日子中放任自己。四年之后往往有了大学生的身份,却没有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就业难、难以适应社会不说,也难言走上社会岗位后对行业和岗位的创新贡献。因此,制度上的硬性规定带来的外在压力,能让一部分学生扭转大学可以“混”的怪现象。

  其实,除了外在的压力,恐怕更多的还是要像这位长江学者一样,珍惜大学的宝贵时光和教育资源;不是消磨到深夜,睡到自然醒,而是迎接每一缕阳光,开启充实的每一天;不是“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而是徜徉于知识的海洋,乐于与名师对话;不是与手机成为不渝的爱恋,而是和图书馆达成深厚的友谊。更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不断用更高的奋斗目标和境界追求来鞭策、督促自己,培养出内生性的学习自觉与意义认知。

  只有外在和内在双管齐下,才有可能将“一种疯狂”变为“另一种疯狂”。

  3

  变“一个疯狂”为“另一个疯狂”是门“技术活”

  也许,在很多大学生来说,严管教育质量、弄不好就有可能“本科进去、专科出来”,这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不过,换个角度看,对大学生来说,“严是爱,宽是害”。大学是人生涨知识、学本事、提能力的黄金年龄,大学抓得紧一点,学到的东西多一些,到了社会上适应能力就会更强一些。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讲,大学教育质量的竞争是国家间实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大学教育如果失之于宽、失之于松,教育质量上不去,人才水平提不高,这将削弱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对大学生要求严一些,大学管得紧一些,这是对大学生负责、对大学生的家庭负责、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负责的表现,是教育者应有的担当。

  但是,大学该怎么“严”,如何“严”得科学、合理、规范,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思的问题。但对高校来说,怎么把握好“严”的尺子,把一个“疯狂”变另一个“疯狂”是门技术。如果高等教育的“严”,又回归到中学教育那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把“严”变成机械的知识背诵,而不是思维的训练、创新的培养、能力的提升,题目设置陈旧、简单,以至于全凭考试,甚至依靠考前突击、熬夜背知识点就能取得高分,就体现不出学习质量的差别,这种“严”恐怕就“严”错了方向。应该说,大学对学生的考察应该重视过程性评价,注重个性和特色,关注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根据学科特点涉及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更多地考察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潜心向学、刻苦钻研。从这个角度来说,“严把出口关”肯定是件好事情,但如何“严”得更加科学,该如何鉴定一个学生学了四年后可以毕业,而另外一个学生则不能毕业,这是一个“技术活”。做好这个“技术活”,高校和教育部门应该认认真真加强研究,把活干得好一些。

  记者 刘庆传 魏晓敏

标签:学生;大学;大学生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