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摩羯不但是台风,也可能是“国宝”
2018-08-17 07:36: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于 锋  
1
听新闻
明故宫石刻中也能找到摩羯。
大报恩寺琉璃拱门中的摩羯。

  今年14号台风“摩羯”刚刚过境江苏,带来狂风暴雨。台风的名字总是有趣的话题,据报道,“摩羯”这个名字其实早在1997年就已经确定好,来源于日本,含义是摩羯座。“摩羯”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动物?其实,在江苏各地收藏的珍贵文物中,能够找到摩羯的身影。

  摩羯,梵文Makarade的音译之一,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在古印度建筑特别是佛教建筑上常作为装饰题材出现。关于摩羯的起源、何时传入中国、具体是哪种动物,学界还有不少争议。

  《中国古陶瓷图典》认为,摩羯本是印度神话传说中的河水之精、生命之本,四世纪末传入中国。隋唐后,摩羯形象融入龙首特征;学者孙机先生认为,摩羯造型起源于印度,为鱼、象、鳄三者的混合形象,隋代时传入我国。印度和中亚的摩羯本无翅膀,初唐文物上的摩羯也没有翅膀,中晚唐锤揲在金银器上的摩羯则被添上翅膀。辽宋时,摩羯双翼逐渐加大,而鼻子上卷的程度渐小;有学者认为,摩羯造型起源于古代印度人对海洋大鱼的神话,最早的造型见于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后来成为金银器或瓷器上的重要装饰。

  也有学者将摩羯与黄道十二宫联系起来。杨伯达先生就指出,“摩羯”和“摩竭”是两种不同形象,涉及黄道十二宫时使用“摩羯”,表现为“羊首鱼身”或“龙首双翼鱼身”。在与佛教相关的情况下使用“摩竭”,表现为“龙首鱼身”或者“龙首双翼鱼身”。

  摩羯传入中国后,在石窟寺壁画及佛教造像中均能找到它的身影。唐代,摩羯纹是较常见的瓷器纹饰。长沙窑带有摩羯纹的壶和盘数量较多,多处长沙窑址、宁波唐代海运码头考古中屡有发现。1998年,印尼海域发现的“黑石号”沉船中,共打捞出67000余件中国外销瓷器,其中长沙窑瓷器就有56500件,部分出水长沙窑瓷器带有摩羯纹。

  两宋时期,摩羯纹多出现在瓷器上,发现于越窑、耀州窑、汝窑、定窑瓷器和少量的三彩瓷器。金银器也有摩羯纹装饰;辽金时期,瓷器、壁画、铜器、玉器、金银器上皆有摩羯纹饰;西夏和金两朝,摩羯也多用于建筑脊饰上;元代以后,摩羯在铜镜和建筑上出现得较多。

  东晋至唐代文献对摩羯有瑰丽而奇幻的想象,它双眼如日,牙齿如山,身体巨大,在海上出没,性格凶狠,能吞噬一切,毁坏船只,加害人类,只有佛陀能将其降服。

  文物中的摩羯形象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所差异,多表现为长鼻上卷,巨嘴张开,獠牙外露,长舌吐出,眼睛圆睁,头顶至颈竖粗壮鬃毛,鱼身鱼尾。摩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鱼化龙”形象接近,因此被人们寄托了美好的愿望,有时甚至成为善良和吉祥的代表物。

  如果仔细寻找,你会发现摩羯在不少国宝文物上频频“亮相”。

  1982年,镇江丁卯桥附近大运河一处汊道西岸的坡地上,发现唐代银器窖藏,一个银质酒瓮内出土了银涂金龟负“论语玉烛”“酒令筹”“鎏金银熏炉”等珍贵文物。其中,就有一件鎏金鱼化龙纹银盘,底面錾刻一对翘尾展翼、睁目张口的鱼化龙,间以莲花、荷叶和七条游鱼。有研究者认为,这一对晚唐银器上的“鱼化龙”其实就是摩羯。

  去年年底,南京博物院三件国宝被《国家宝藏》隆重推出,最终,大报恩寺琉璃拱门进入国家宝藏特展名单。仔细看这座美轮美奂、叹为观止的门,你也能发现摩羯。琉璃拱门上共有六种动物形象组合,合称“六拏具”,是藏传佛教中的法相装饰,居于龙女和飞羊之间的就是摩羯。在《佛说造像量度经》中,它被称为“布啰拏”,长鼻、利齿、鱼身,可吞噬一切,有保护之相。在南京午朝门遗址公园内,一座雕刻异常精美的石屏风上,记者也“捕捉”到一对摩羯,它们在波浪中翻腾跳跃,掀起巨浪,跃然欲出。

  本报记者 于 锋

标签:瓷器;摩羯纹;拱门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