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甜的大运河水滋养了两岸百姓,但是在泰州段,运河水却带着“盐”的滋味,千百年间这段河运盐收税,成为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
流经泰州的老通扬运河,原本是西汉时吴王刘濞开凿的运盐河,它比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晚307年,但比隋炀帝开通通济渠早780多年,比元代京杭大运河贯通早1400多年。今天,老通扬运河航运功能已不复存在,但却成为承载人文、景观和生态功能的“幸福河”。
古老运河, 曾对国家财政举足轻重
刘濞开凿的运盐河,西起扬州茱萸湾,经海陵仓(时属今泰州境),东至如皋蟠溪、白蒲,后逐步延伸至南通九圩港,全长191公里,泰州境内有140公里。泰州古城的护城河凤城河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为全国规模最大、水系最完整的护城河。
古代泰州地区是盐业重地,所辖盐场产量长期居全国首位,明清两代淮南20所盐场销往湘鄂赣皖“扬子四岸”的盐经这里中转,两淮盐运司在这里设专管衙门,查验盐的质量,并防止贩运私盐。
泰州水利局原局长董文虎长期研究泰州运河,他告诉记者:“从唐至清1000多年间,国家财政有30%—50%的盐税征自泰州运盐河,所谓‘天下盐赋,两淮居半’。宋元以来泰州所辖盐场居两淮盐场首位,南宋时泰州盐仓创下了一年流转1.2亿斤的全国纪录,因此有‘两淮盐税,泰州居半’之说,这条运河不但繁荣了一座城市,而且对国家财政甚至国家稳定举足轻重。”运盐河的经济属性滋养了泰州富庶的产业,如今的运盐河畔,泰来面粉厂耸立100多年,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诉说着泰州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与兴盛。
现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运盐河位于蜀岗余脉上,恰好是江淮东部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水河,河的南侧为滨江冲积平原,俗称“上河”地区,河的北侧地势低洼形若锅底,被称为“下河”地区,直至今天南侧水位仍比北侧高1—3米。在古代,运盐河一方面通过河上堰坝控制南来的长江水系,一方面把自身作为淮河入海水道分泄北来的客水,如果没有这条河,今天的“里下河”地区是否能够成为陆地都是未知数。
作为一个“老水利”,董文虎对运盐河的开凿既惊叹又迷惑:“凭借勘测仪器,我们今天可以在广阔区域内轻松地分辨地形和高差,但在汉代,古人怎么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确定分水河的河道位置呢?这绝不是巧合,但却是一个未解之谜。”
作为大运河的支流,区域性的运盐河并不长,但它的影响却是全国性的,并且历代不绝。
因盐而兴,
历史名城“文昌北宋”
家住东城河一带的泰州市民汪小渔从小在凤城河边长大,20多年前她还在上小学,放暑假时爸爸每天傍晚带着她横渡凤城河。
“我们泰州人眼看着凤城河一点点变成风光带,水清了,岸绿了,景点多起来了,每年来自全国的游泳爱好者都会来这里参加公开水域游泳系列赛。”她指着对岸说,“那是望海楼,南宋时就有了,旁边就是纪念梅兰芳大师的梅园。”
走进梅园,展厅内是梅兰芳令人倾倒的艺术人生,漫步石径,亭台轩榭处处有中国古典建筑之美。1956年,梅兰芳曾携夫人福芝芳、幼子梅葆玖及梅兰芳剧团专程返回故乡泰州祭祖并演出,古城泰州“万人空巷看梅郎”。
梅园的旁边,分别是桃园和柳园,桃园是孔尚任创作《桃花扇》并首演之地,柳园则是为了纪念明末清初评话宗师柳敬亭所建,三座园林构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戏曲文化“三家村”。
运河为泰州留下的悠远文脉远不止于此,北宋时欧阳修写下名篇《许氏南园记》,后被收入《古文观止》;吕夷简、晏殊、范仲淹先后在泰州西溪盐仓任仓官,后来都做到了宰相一级的高官;南宋时岳飞曾在此地任泰州知州,这是他一生中惟一担任的文职;文天祥躲避元军追捕途经泰州时写下“海陵棹子长相顾”的诗句;元末盐民领袖张士诚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在泰州各地攻城掠地;清代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期间在此立碑,“永禁越漏南北货税”……因盐而兴为泰州留下了“州建南唐,文昌北宋”的辉煌。
泰州学派无疑是泰州文化史上浓墨众彩的一笔,创始人王艮是王阳明的弟子,他提出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思想启蒙学派,门下弟子上至师保公卿,下至贩夫走卒,成为晚明显学,王艮的族弟王栋、次子王襞,以及门下罗汝芳、何心隐、李贽、汤显祖、徐光启等都是中国文化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
泰州学派在当地留下了崇儒祠、王氏宗祠、安定书院、社学庵旧址等遗迹,博物馆和图书馆还藏有王艮及其门人的著作,泰州正计划定期举办泰州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建立国际学术交流网和博物馆,并将安定书院、学政试院、光孝寺、城隍庙等串珠成链,融儒释道为一体,成为泰州修学、旅游的“新干线”。
以河为轴,
全面振兴文化、生态和经济
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一场文化长廊、生态长廊、经济长廊的振兴工程正在泰州如火如荼地展开。
姜堰天目山遗址,是江淮地区已知最早的西周遗址。泰州把遗址核心区列为“不开发区”,并申请了750万元资金对遗址进行保护,同时对周边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占地200亩的石刻公园即将开建,国际学院片区、智慧片区、数字艺术片区等正在筹备中。姜堰区文广新局局长朱为春告诉记者:“这里将建成集文化展示、历史体验、佛教传承、旅游观光、教育培训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成为提升城市品位的一张文化名片。”
总面积26平方公里的溱湖湿地公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恰似晶莹剔透的玉盘镶嵌在里下河地区,这里有97种鸟类,153种植物,以及珍稀动物扬子鳄和“四不像”麋鹿,是一座生态博物馆。景区内一年一度的“溱潼会船”闻名中外,“溱湖八鲜”让八方来客大快朵颐,用湖底黑泥制作的“溱湖砖瓦”被用于南京明城墙、镇江金山寺的修缮。溱潼古镇深巷幽居,麻石铺街,老井当院,房屋青砖小瓦,磨檐博山,玄帝观、北禅院等寺观早至五代,古树国槐植自唐代,宋代山茶蜚声海外,有“世界茶花王”的美誉。而属里下河流域的兴化市,其千垛菜花、李中水上森林一样闻名遐迩、引人流连。大运河文明绵延的优越生态和人文资源每年吸引数百万海内外游客畅游泰州。
当前,泰州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系列决策部署,认真谋划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手编制《泰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总体规划》,致力把运盐河变成泰州高质量发展的幸福河。计划和规划编制将围绕文化繁荣、生态建设、旅游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布局,努力在保护上有“泰州标识”,在传承上有“泰州位置”,在利用上有“泰州动作”,为千年运河留下泰州烙印、交出泰州答卷、贡献泰州力量。
本报记者 王宏伟 王 慧
实习生 林惠虹 熊 越
(“行走运河11城”由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