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大美江苏,等我,再来!”“大江奔流”主题采访团在苏采访侧记
2018-08-12 07:4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吴 琼  
1
听新闻
  8月9日至10日,“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团一百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来到江苏,对南京、扬州进行深入采访,本报记者与他们一路同行。大美江苏深深感染了外地同行,而外地同行的敬业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们。

  # 外地记者眼中的江苏 #

  关键词 【科学与智慧】

  从长江源头就开始跟随采访的新华社记者曹滢,对南京江心洲的发展模式有很高的评价,“中新生态科技岛是科技发展的一个样本,高水平发展的典范。”对于江心洲的发展模式,曹滢这样总结:“最重要的是在规划先行、生态优先的理念下,有一个系统化的规划思路,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产业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升级”。

  云南日报社昭通分社副社长蔡侯友从昆明开始就跟随“大江奔流”记者团进行采访,虽然有些疲惫,但南京的采访让他很兴奋,“中新生态科技岛不仅做好了生态保护,更融合了发展的理念,岛上村民全部原地安置,共享发展红利。黄龙岘茶文化旅游村让人流连忘返,这里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我希望用手中之笔把大美江苏的发展模式传播出去。”

  人民日报记者李洪兴表示,江苏的生态保护多了科学和智慧的色彩,生态科技岛确立了7大类56项生态指标体系,“生态保护,不是简单的表面看起来好不好,而是有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进行管理和引导。”本报记者 许海燕 实习生 双 爽

  # 我们眼中的外地同行 #

  关键词 【战斗力十足】

南京产业技术研创园

  中国青年报记者杨杰脖子上挂着一个小巧的电扇,“从长江上游一路走来,天气越来越热,但经济发展的脉动也越来越强。”杨杰笑言,这几天都在喝藿香正气水,有时候写稿到凌晨两三点,有一次还看到了天空的流星。中国青年报本次派出11个人的全媒体团队,随时准备多角度报道江苏。

  湖南日报记者黄婷婷是记者团中年纪较小的一位,烈日下,她采访不停歇,战斗力十足。“我们每天不是在采访,就是在赶往下一个采访点的途中。虽然很累,但我扛得住!我要争取多采访、多拍摄,努力写出高质量的稿件。”

  本报记者 许海燕 实习生 双 爽

  # 外地记者眼中的江苏 #

  关键词 【没想到】

江苏大剧院

  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部的靳丹妮个头不高、短发,穿着白上衣酒红背带裤,不停地录音、记笔记。“采访南京,你有什么感受?”“到南博看展览,就可以看出这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底蕴有多深厚,但更没想到的是,这些历史文化底蕴保护得特别好。”她说。牛首山8个很特别的厕所,也让她很震惊,打破了她对景区公厕的固有印象。

  从南京博物院到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从江苏大剧院到河西滨江风光带,新华社记者刘勤兵说,感受最深的是南博龚良院长介绍的长江根基。“没想到江苏文化底蕴这么深厚。水稻等一些东西代表了长江文化,这和黄河文化很不一样。”他说,大剧院外观造型非常有特色,气势宏伟磅礴,正好烘托出江苏厚重的文化底蕴。 本报记者 赵伟莉

  # 我们眼中的外地同行 #

  关键词 【你又黑了】

  “你又黑了!”“我的裤子好像肥了!”“要不要清凉油?或者是藿香?”这样的对话,是采访团工作之余的高频对话。白天采访、晚上写稿,20多天的高强度采访下来,记者们难掩疲惫之色。但每到一地,二话不说,马上神采奕奕地走到采访对象面前。

  直播记者、文字记者、视频记者,中央媒体此次派出的采访阵容非常强大,每家单位基本都在10人以上。刘勤兵头戴渔夫帽、胳膊上套着白色冰丝防晒套,与同事边走边交流感受。“我本来就黑,这二十多天下来,又不知道黑了几分了。”他说,作为视频组记者,手机、摄像机、小飞机全部用上,白天拍不停,晚上剪不停,每天基本上都到夜里两三点才能睡觉。

  同为央媒视频组记者,来自央广网的陈兆国高高瘦瘦。“20多天的采访下来,每天的T恤衫都被汗水湿透,至于黑了多少,也说不清了。”采访完牛首山,有点胸闷头晕的他,就忙着找藿香正气水。他说,同事们分了好多组,分别负责每天的长江日记、图文发稿。

  本报记者 赵伟莉

  # 外地记者眼中的江苏 #

  关键词 【思想解放】

  扬州,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幅绿杨城郭新画卷。

  “小鸟用她的翅膀给扬州的生态环境投了票。”采访对象的这句话给江西日报记者吴颖留下了深刻印象。吴颖对比说,江西的水更加澎湃壮阔,而江苏的水则更加隽秀轻灵。特别是,作为一座花园城市,扬州湿地公园密布,让生态与民生很好地有机相融。

  “好山好水到底怎么利用好?”曾经在评论部工作过的她习惯于观察思考。“只有思想变,才能天地宽,在江苏的采访让我感受到,江苏人的思想更加前卫,真正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贯彻了下来,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在扬州三湾公园等景区,看到24小时“城市书店”,这让湖南日报记者黄婷婷感到非常惊讶。她说,在长沙只有几家书店能做到24小时营业,而扬州这座不大的城市里,到今年底将有30家这样的书店。“书店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气质,扬州的文脉就应该在这一座座书店中绵延下去。”

  短短一天的采访之后,她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句话:“船已过扬州,等我,再来。” 本报记者 付 奇

  # 我们眼中的外地同行 #

  关键词 【勤于思考】

扬州润扬森林公园

  江苏,给记者们留下了满满的收获,也带来了深深的思考。

  在扬州宋夹城体育公园里,飞鸟翔集的场景让光明日报记者周梦爽动容,“做优生态,很多城市的方向并不一定对,比如为了好看而一味引进外来树种,对当地环境其实并不友好。这里飞鸟这么多,说明植物栽种合理,也说明扬州是一座真正重视生态的城市。”

  一路走来,周梦爽最关心的还是长江的水质。少年时代曾在江苏生活过的他至今记得,大约20年前,路过南京长江大桥时,常能看到江中有江豚游过。如今,整个流域江豚越来越少,这让他有些忧虑。他希望,通过全流域协同保护,再现古诗中“江豚涌浪高”的场景。 本报记者 付 奇

  # 外地记者眼中的江苏 #

  关键词 【创新为先】

扬州市方巷镇沿湖村

  中国青年报记者宁迪一直期待透过江苏解读长三角经济转型的身影。“当得知在扬州,仅凭上汽大众仪征分公司就聚拢了160多家中小企业时,方才领悟到存量与增量两融、国土资源高效利用的秘诀。要发展新产业,背后是各种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这也是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值得参考的‘江苏经验’。”

  江西广电记者张国辉直言,“从长江上游一路走来,很多地方都在建设园区经济,但对自主知识产权理念如此重视的地方不多。”本报记者 李睿哲 王建朋

  # 我们眼中的外地同行 #

  关键词 【敬业专业】

  盛夏采访,高温酷暑,成为记者们采访中“挑战自我”的一道难关。

  晒黑,几乎是采访团全体成员无法避免的经历。“其实很多时候不方便、也不可能采取完备的防晒措施。在采访点位,所有工作都要围绕采访对象展开,时间争分夺秒,一手翻资料、一手拿录音笔,有时还需记笔记,要再同时撑伞,基本不现实。”宁迪笑言。

  “采访中,即便脖子、手臂、额头都在接受太阳的炙烤,但‘记者’的身份仍会促使你坚持下去。一旦进入采访状态,就不会考虑退缩。”在央视网记者孔华眼里,“大江奔流”启动以来采取的行进式报道,不仅历练着大家的体能,也进一步提高了每个人的专业素养。“当我们在电视、广播、网络和报纸中,看到自己投入拼搏的成果时,内心抑制不住那份激动……”

  本报记者 李睿哲 王建朋

  # 外地记者眼中的江苏 #

  关键词 【硬科技与软服务】

  新华社瞭望周刊记者王仁贵参与了全程报道。谈起此次南京采访,他表示:“有一个深刻感受,那就是越往长江的下游,企业的科技含量就越高,南京的企业这一特征非常明显。无论是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还是南瑞集团,这些企业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理念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在这里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希望。”

  “这一次采访,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南京的硬科技和软服务,尤其是硬科技中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中国青年报记者王林举例说,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为长江经济带甚至全国提供了更加清洁、绿色的公共交通设施;南瑞集团,生产国内重要的岸电设备,可以用来解决许多船舶、码头因燃油发电而产生的污染……江北新区在人才服务方面的努力,也让他印象深刻。“我了解到这附近聚集了优质的医院、学校资源,还提供人才公寓,这对很多人来说很有吸引力。”

  本报记者 吴 琼

  # 我们眼中的外地同行 #

  关键词 【争分夺秒】

新沟河江边枢纽

  从长江源头顺江而下一路采访,对绝大多数记者来说,是平生第一次。采访行程密密麻麻,晚上回来争分夺秒赶写稿件,凌晨一两点,工作间依然会传来敲击键盘声。“大江奔流”已20余天,有记者打趣说,“每天早上醒来都要想想自己今天在哪?”

  每天一早,上海东方卫视记者陈瑞就扛着设备出发:无人机、摄像机、三脚架,精心寻找角度,在一天发N条视频新闻的同时,还不忘帮同行拍摄花絮。在他的镜头里,记录了大家一路肤色变化的“黑历史”,也记录了凌晨两点还在辛勤码字的同行们。

南通五山公园

标签:
责编:薛澄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