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江苏故事”系列报道之二:创新传播,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
2018-03-29 07:5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慧 顾星欣  
1
听新闻

  南京雨花街道党性教育诗歌朗诵会在雨花台烈士陵园举行。 万程鹏摄

  《雨花忠魂》系列纪实文学丛书。本报资料

  13日,话剧《雨花台》在北京上演。 余 萍摄

  清明前夕,巨型“缅怀”字样的花坛亮相雨花台烈士陵园。万程鹏摄

  临近清明,南京雨花台松柏苍翠间,迎来了众多凭吊祭奠的社会各界人士。江苏红色底蕴丰厚,雨花英烈精神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我们在新时代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昨天,记者走进雨花台,感受雨花英烈精神穿越时空给当代人带来的心灵震撼。

  讲好红色故事,彰显红色文化的时代魅力

  和煦温暖的春风下,象征着和平的白鸽在空中飞旋,南京瑞金路小学的小朋友们正依次进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参观。馆内丰富的陈列,向大家再现了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孩子们仔细参观了先烈的书

  信、手稿、照片等珍贵文物…… “他才19岁呀!”一个孩子轻轻地对身边的小伙伴说。尽管年纪尚幼的他们或许还不能深刻地了解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但是在现场直观地了解到雨花英烈的事迹,还是让孩子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思考。

  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宣传教育处钱素萍处长告诉记者,每年清明期间,除了烈士家属和一些单位团体赶来祭扫,越来越多的市民自发地来到雨花台祭奠烈士,其中不少是家长带着孩子来为英烈献花,“家长们把清明假期当做爱国主义教育的契机,让孩子们懂得什么是信仰,什么叫牺牲,什么是真正的慨然担当、舍身为民。”

  雨花台,这是一片信仰高地。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新时期,如何讲好红色故事,让百姓爱听爱看、产生共鸣,需要我们不断创新路径和模式。

  近年来,借助新媒体和新技术,雨花台烈士陵园不仅仅停留在一些客观的物品与图片展览上,还在挖掘红色文化的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探索。钱素萍介绍说,现在,游客通过扫描纪念馆门厅处的景区公众二维码,即可用手机进入“智慧纪念馆”,英烈们可歌可泣的故事,不再是单一的展板展品,而转变成最精华、最感人的语音故事。此外还通过VR等多媒体技术,大家动动手指,就可以了解馆内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的时代魅力正越擦越亮,绽放着簇新光芒,激荡着文化自信。去年9月30日,南京95对新人一起来到雨花台,表达对英烈的缅怀与敬仰,留下人生最宝贵的回忆;在央视,年轻演员王俊凯作为《信中国》的信使,为大家朗读雨花台烈士成贻宾写给未婚妻的一封信,并分享了自己的“新生四大信条”,浓浓的家国情怀激发起年轻观众的强烈共鸣。

  借力文艺创作,激荡穿透人心的精神力量

  讲好雨花台故事,文艺作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手段。近年来,雨花英烈精神嫁接各种文艺载体,通过创造性转化,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爱党爱国教育,散发着强大的精神魅力。

  原创话剧《雨花台》自2015年9月首演以来,在全国各地已演出一百多场,并荣获中宣部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这部话剧塑造了一批雨花英烈群像,生动呈现了雨花英烈对信仰的坚守,让一位位雨花英烈“活”了起来,所到之处,刮起了一阵阵“红色旋风”。

  雨花英烈精神的巨大魅力,激荡着江苏文艺工作者们纷纷加入到创作队伍中来,他们用心刻画英烈形象,歌颂英烈精神,展现了江苏在红色文化继承与弘扬上的高度自觉。《苍茫大地》是一部描写雨花英烈英雄事迹的长篇小说,为了创作这部作品,作者张新科两年里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为搜集材料行程十多万公里,他说,“我们有弘扬红色文化的时代责任。”

  雨花英烈精神的丰富内涵,给当代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可挖掘的素材。《雨花忠魂》系列纪实文学丛书计划完成100位雨花台殉难英烈的长篇纪实文学创作出版;六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致未来书》,讲述了烈士们生前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大型演出《雨花颂信仰》围绕“生与死、家与国、利与义”和先烈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信仰之歌——雨花颂系列歌曲》,形式多样、歌词动人,让雨花英烈精神更为广泛地传播;由南京市越剧团创作的大型越剧《丁香》,用传统戏剧演绎红色浪漫,让更多人感受心灵震撼。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杨庆锦告诉记者,“迄今越剧《丁香》已演出两百场,常演不衰,证明了红色文化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感召青年学子,汲取塑造灵魂的文化滋养

  雨花英烈精神的广泛传播,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清晰地了解祖国经历了怎样刻骨铭心的磨难,先辈们经历了怎样艰苦卓绝的奋斗,于“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中收获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即将到来的清明祭扫活动中,南京林业大学水杉剧社的大学生将在雨花台上演一部情景剧《热血初心雨花魂》,该剧根据恽代英、孙津川、李耘生、郭纲琳四位英烈的故事为原型创作,展现了英雄们在国家危难面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该剧编剧兼导演柏昱介绍说,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这些“95后”们一次次走进雨花台烈士陵园,了解英烈事迹,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大一学生刘新雨在该剧中扮演恽代英烈士,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在手机里一直保存着恽代英烈士的照片,他对记者说,“恽代英烈士家境殷实,他为了信仰而牺牲生命,让我很受震撼。当代年轻人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时时反省,怎样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雨花英烈的信仰与选择,也为当代年轻学子走好人生道路提供精神启示,话剧《雨花台》全国高校巡演活动先后走进北京、上海、武汉、广州以及江苏各地高校,上演了百余场,引起了广大师生的热烈反响。在“穿越时空的对话——信仰的力量”当代青年向雨花英烈回信征文活动中,南京大学青年学子高雅致许包野先生的信中说:先生们在狱中仍不放弃抗争、坚守信仰的故事,每当忆及,剧中先生的字字铿锵便会在我脑海中响起:“你我失去一人之生命,或许可以将新中国的诞生提前一个小时,万千同仁牺牲生命,则理想之国近在咫尺。”

  如今, 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主动走近红色文化,他们为之感动,也为之自豪。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小雨滴”志愿服务队吸引了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多所高校学子的参与,成为雨花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红色文化的种子已然种在了越来越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雨花英烈精神从底蕴上看,就是一种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是包括雨花台烈士在内的无数革命者,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 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赵永艳表示,“雨花英烈精神是激发我们强大精神力量的源泉,同样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它具有实现梦想的精神感召作用、不忘初心的文化滋养作用,也具有塑造人格的启迪示范作用。挖掘和用好雨花台红色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记者 王慧 顾星欣

标签:
责任编辑:戴凌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