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在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形势下,1949年4月23日,南京宣告解放。毛泽东为庆祝南京解放,写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壮丽诗篇。几十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毛泽东这首诗中“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句,激励全党尊重历史规律,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认真学习贯彻毛泽东同志、习近平总书记对南京解放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的重要论述,对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南京解放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1949年,是中国的解放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在这一年宣告解放。但是,南京解放却具有与其他一些地区的解放不同的特殊意义。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时代的结束,标志着中华民国的灭亡,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中国共产党为之不懈奋斗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取得了胜利。其他城市的解放不具有这样的标志性意义。因为南京是国民党执政的中华民国的首都,而首都是国家象征,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毛泽东在得知南京解放的消息后,立即为中共中央起草了致长江前线指挥员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等的贺电,并写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著名诗篇,赞颂这一伟大胜利。24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写的新闻稿,指出:“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攻击之下,千余里国民党长江防线全部崩溃,南京国民党反动卖国政府已于昨日宣告灭亡。”毛泽东在这里所宣布的国民党政府已经灭亡是以南京解放为标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也作了一个概括,表述为: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崩溃”。可见,南京解放的政治意义重大。所以说,南京解放在中国革命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
南京解放对推进全国解放产生了重要影响。南京不是解放战争时期最早解放的城市,也不是解放的最大的城市。但是,南京解放对推进全国解放的影响是巨大的。第一,南京的解放,加剧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失败情绪。使国民党内部、军队更加看清国民党在中国大陆不可挽回的失败命运。南京解放后,国民党高层已成一盘散沙,纷纷出逃或倒向共产党;军队更成惊弓之鸟,无心恋战,一触即溃。第二,南京的解放,使人心完全倒向中共。大大激发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人民彻底粉碎蒋介石“拖延时间,准备再战”、李宗仁“划江而治”的图谋,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心,通过采取“北平模式”“天津模式”“绥远模式”完成革命。第三,南京的解放,使支撑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美国开始抛弃这个昔日的盟友。南京解放后,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司徒雷登根据美国国务院的要求,出人意料地没有随国民党政府南迁到广州,而留在了南京。美国的意图很明显,放弃已经难逃失败命运的国民党蒋介石政权,转而寻求与中共发展关系的机会。第四,南京的解放,开启了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首度与中共接触的尝试。中共中央希望尝试与美国缓和关系的可能性。虽然后来的接触没有成功,但通过那次接触摸清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底牌。第五,南京的解放,为我党接管大城市探索了经验。鉴于三十五军进入南京后两天就发生闯入司徒雷登住宅的问题,为了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上海战役推迟到5月12日发起,5月27日上海解放。这期间,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军委先后发出城市驻军不住民房的决定、关于入城部队遵守城市纪律的指示,向全党通报平、津接收企业的经验。这些举措都是在借鉴南京解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南京解放这一红色资源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南京解放虽然已经过去70年了,但是它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战斗意志,展示的科学精神和战争智慧,今天仍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
研究、宣传、传承南京解放的光荣传统,必须在把握新时代的要求上下功夫。南京解放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到来。70年前中国人民面对的新时代,是打碎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70年后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同的新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需要我们像当年解放南京、迎接新时代那样,保持那样一股劲,那样一种拼命精神,敢于丢掉不适合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勇于开拓创新,不怕艰难困苦,当好新时代的弄潮儿。
研究、宣传、传承南京解放的光荣传统,必须发扬彻底革命精神。南京解放是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思想的胜利。那时,国民党蒋介石抱着“缓兵之计”和“划江而治”的阴谋同我们进行和谈,我党识破其阴谋,在和谈因蒋介石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草案》上签字而失败后,毛泽东、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解放了南京,把鲜艳的红旗插到了总统府门楼上。毛泽东在南京解放后所写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诗中,激励党和人民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革命精神,彻底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今天,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比当年更加复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任务更加艰巨,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彻底革命的精神,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在胜利和凯歌声中,永葆谦虚谨慎的政治本色,善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不止。
研究、宣传、传承南京解放的光荣传统,必须牢记“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历史规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得人心者得天下,赢得中国革命胜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南京解放和在南京总统府升起五星红旗,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重要标志。所以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七律诗中,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赞颂南京的解放是历史的必然,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说明自然界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新事物终究会取代旧事物。几十年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回顾了南京解放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他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1个多月后的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习近平总书记借用这句诗,既体现了他对南京解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视,对南京人民的厚爱,又教育全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奋勇前进。研究、宣传、纪念南京解放,也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实际行动。
我们一定要发扬南京解放的光荣传统,牢固树立规律意识,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断探索执政规律,增强执政本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在南京的各项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副主任)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根本任务、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改革创新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要求时说:“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这句话可谓是名言金句,内涵丰富,发人深省。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内在要求。从教育性质来看,“讲信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主题和灵魂。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大相径庭。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独特的国情决定了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与其他国家迥然不同,必然鲜明地打上社会主义的烙印。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其中“时代新人”中的“时代”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其他什么时代。“时代”“社会主义”两个词为“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进行了质的规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信仰问题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有信仰,国家有力量。要让青年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直气壮地“讲信仰”,让马克思主义真理走进青年思想深处,融入他们的日常行为之中。只有“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才能培养合格人才,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从教育主体来看,思政课教师成为“有信仰的人”至关重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矛盾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之中,教师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能否充分发挥主导性直接关系到教育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讲了“两个关键”: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二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在于锻造一支信仰坚定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一般意义上界定了教师讲授内容的两个层次:一是价值体系;二是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思想武器,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同时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思政课是一门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课程,其中政治性、价值性居于首要地位。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任务,教育者必须首先受教育,思政课教师首先应成为“有信仰的人”。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别于其他信仰,它是建立在对“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科学分析基础之上。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在缜密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提出“两个必然”的重要论断。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以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支撑起信仰的大厦。知之愈深,爱之愈切,信之愈笃,信仰的培育必须遵循“知、情、意、行”的发展规律。思政课教师要成为“有信仰的人”,就要原原本本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领略革命导师的伟大情怀,感受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磅礴力量,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厦的基础。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必然选择。从教育规律来看,“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才能说服人。在当前思政课教学中,一些学校也存在“思政课的说服力不强”“思政课的抬头率不高”等诸如此类的困扰。破解这些问题,“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必然的选择。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可以有效实现“理论彻底”。这里所说的“理论彻底”一方面是指教育者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知识体系内在逻辑的彻底贯通,不能成为“半截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另一方面是指教育者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实现理论到实践的彻底贯通,不能成为口头上是马克思主义、行动上是自由主义的“两面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之所以可以实现“理论彻底”,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有信仰的人”必然是“真学真懂”的人。任何理论只要做到“真学真懂”就能讲深讲透,不怕“打破砂锅问到底”。“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其次,有信仰的人必然是“真信真用”的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就必然会展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果说前一个“彻底贯通”促进了“言传”,那么后一个“彻底贯通”就推动了“身教”。“言传”深入浅出,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让学生甘之如饴;“身教”润物无声,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让学生如沐春风。唯有如此,方能以真诚点燃真诚,以灵魂唤醒灵魂,以信仰传递信仰,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作出重要论述。在年初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领导干部投身伟大斗争提出明确要求。学习好贯彻好这些重要指示精神,要在如下方面下功夫、真着力。
强化斗争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准备是一切准备的逻辑起点。发扬斗争精神,首先必须注重斗争意识的培育。“枪杆子里出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年代斗争胜利经验的精辟总结。然而,从战争时期过渡到和平时期之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斗争精神逐渐淡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从站上新起点到走进新时代,其间在社会生活、经济领域,甚至是党组织、党员自身都发生了或和缓或激烈的变化。必须认识到,在国内,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党的执政水平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这些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同样考验着我党执政能力。为此,全党必须强化斗争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
磨炼斗争意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斗争是前进路上的常态。在恶劣环境下,在艰辛的探索中磨炼出来的斗争意志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历史斗争精神的重要支柱,也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一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新时代伟大斗争规律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体现了进行伟大斗争的钢铁意志和坚定信心。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新时代伟大斗争将是长期、复杂、艰巨的,只有燃旺意志的火炬,才能永葆奋斗的激情。因此,我们要始终注重斗争意志的磨炼,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上,信念坚定,旗帜鲜明;在坚持改革开放上,一往无前,矢志不移;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动真碰硬,不留死角;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全力以赴,决不退缩,坚持同一切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现象、思潮和行为作毫不妥协的斗争。
掌握斗争艺术。近百年党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民族复兴,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一部壮丽史诗。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呈现出“原则坚定,策略灵活”的艺术特点,这种高超的斗争艺术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和时代斗争实践的辩证结合。历史进入新时代,斗争精神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并展现出更多的时代特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主题,但是必须看到,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不确定的风险和挑战来自方方面面,这就使得新时代的伟大斗争既包括硬实力的角力,也包括软实力的较量。基于对以上态势的清醒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发扬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其中,“善于斗争”就需要我们根据现阶段斗争实践的具体情况丰富斗争形式,既讲方法,又讲策略,既重落实,也求实效;充分发挥斗争艺术,示强但不逞强,示弱但不软弱,对内做到有理、有力、有效,对外做到有力、有利、有节,在斗争中赢得主动,取得胜利。
增强斗争本领。发扬斗争精神不是空洞的宣传口号,而要靠实实在在的斗争行动。斗争行动能不能取得胜利,斗争本领是关键。斗争本领是斗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斗争意志、斗争艺术最后的落脚点。有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要增强斗争本领,科学预见形势发展的未来走势、蕴藏其中的机遇和挑战、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抓好战略谋划,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重大斗争一线去真枪真刀磨砺,强弱项、补短板,学真本领,练真功夫。”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接续不断地奋斗,这就要求全党精神上时刻警醒,行动上永不懈怠。党员干部要到改革开放一线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重大斗争中经受磨炼,在建设实践中增强本领,在攻坚克难中增长胆识,在艰苦复杂环境中淬火成钢,在自我审视中提升素质能力,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
作者单位:徐州市党建学会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站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战略高度,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以良好的政治生态推动常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立足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觉悟和本领。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系统学、跟进学、联系实际学,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持续加力,经常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努力在各种思潮交融交锋中把握主流,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准确把握“两个维护”的政治内涵。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审视自己、要求自己、检查自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真正把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时时事事处处,融入血液、注入灵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坚决、不折不扣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落细,扎扎实实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落实落地。深刻领会以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部署。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深化标本兼治,夯实治本基础,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认真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明确要求。始终做到信念坚定、党性坚强,以知行合一的要求不断剖析自己,涤荡思想灰尘、纠正行为偏差,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和意志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管党治党新要求。
把握严要求树立高标准,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把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明。发挥领导干部“头雁效应”。始终保持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做坚决贯彻“两个维护”的表率,言行一致、表里一致;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表率,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做营造优良党风政风的表率,积极倡导健康的工作关系,积极主动接受党和人民监督。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刻认识到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是抽象的,而是由具体的人和事构成的,必须看行动、见实效,坚决杜绝“七个有之”,坚决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落实好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完善选人用人制度机制,严把选人用人质量关,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常态化开展政治体检。强化政治生态动态监测,将省委巡视整改工作要求列入日常监督范围,对监测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预警;完善政治生态阶段性评估,为各地区各部门精准“画像”,从以往的“大写意”转变成如今的“工笔画”。目前常州正在实施政治生态优化工程,运用“季度督评+网上测评+综合考评”模式开展政治生态考核评价,推动各地各部门对标找差、解决问题,推进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建设,推动全市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聚焦高效能实现高质量,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不松劲、不停歇。持续推进作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在全市深入开展“烟(卡)问题”和“违规吃喝”问题两个专项整治,坚决惩治歪风邪气,时刻防范新变异新动向;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工作任务面前空泛式表态、应景式过场,群众诉求面前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行为;用活用好“三项机制”,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事业观,以真心实意践行宗旨、以真抓实干谋事创业、以真绩实效赢得认可。着力完善监督体系。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推动监督常态化、有形化、具体化;高质量推进巡察全覆盖,统筹安排常规巡察、上下联动巡察、专项巡察、巡察“回头看”,与政治生态监测预警相结合,与整治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相结合,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派驻监督等相结合;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强化“派”的权威、凸显“驻”的优势,更好擦亮监督“探头”。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零容忍削减存量、遏制增量;紧盯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从体制机制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加强党性党纪党规教育,发挥警示教育作用,把拒腐防变融入血脉基因。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引导广大干部既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着力排忧解难;又不碰法律红线、不踩纪律底线、不逾政策规定、不丢道德高线。切实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严查“蝇贪”和“微腐败”,严厉打击“村霸”和宗族势力,以过硬成效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为常州市委书记)
老干部工作部门是党和政府在老干部工作方面的参谋和助手,老干部工作队伍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专门力量。推动新时代老干部工作开创新局面,需要我们认清形势、把握大势、应对趋势,更好地发挥优势。
发挥政治优势。应始终突出政治建设首位意识,充分彰显鲜明的政治属性。广大老干部经历过长期党内政治生活的锻炼和艰苦环境的磨砺,政治立场坚定,党性观念很强,是老干部工作重要的政治力量来源。老干部工作部门要立足更高站位,充分把握和运用好这一政治力量,进一步强化政治功能,使广大老干部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传播者、实践者、推动者,不断扩大老干部工作的政治影响力和感召力。
发挥组织优势。组织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干部工作的组织优势,重点体现在对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强大凝聚力上。成立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就是要加强老干部工作领域党的领导,全力提升组织力,使之成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凝聚广大离退休干部的重要纽带,使这些对党怀有深厚感情、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支持者和模范实践者,能够始终拥有组织归属、接受组织领导、传递组织能量、发挥组织作用。
发挥资源优势。老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离退休干部曾经活跃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经历和从事过多种岗位,积累了丰富的领导资源、实践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对于党和国家而言,是名副其实的“金矿”,更是老干部工作独特的资源。老干部工作部门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有针对性地综合施策,深入发掘集聚、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努力调动广大离退休干部贡献智慧、发挥余热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资源优势向政治优势、社会优势转化。
发挥示范优势。离退休干部是老年群体中的“关键少数”,老干部工作做好了,对于老龄工作乃至全社会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老干部工作部门要紧紧围绕“关键少数”,不仅在政治引领、增添正能量方面作出示范,还要在为老服务、尊老敬老方面作出示范,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和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老龄化社会问题的解决,满足广大老年同志对幸福晚年生活的美好向往。
发挥服务优势。服务是老干部工作最基本的特征。老干部工作部门以服务为触角,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各行业各领域、不同年龄层次的离退休干部,更能了解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要求、心理需求、价值追求。同时,服务更是自身内在价值的体现。服务的质量高低、是否精准到位,直接关系到老干部工作者能否成为广大离退休干部的贴心人、“代言人”。用心用情、精准服务,体现老干部工作部门的价值。
发挥经验优势。广大离退休干部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具有不可替代的领导经验优势,是一个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宝库。老干部工作部门要把这些经验总结运用起来,让广大离退休干部为地区各项事业发展出谋划策、建言献计,变经验优势为发展优势,从而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发挥威望优势。离退休干部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老干部的话对群众更具说服力、影响力。老干部工作部门要大力发现、挖掘和宣传广大离退休干部的先进事迹,激发他们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无私奉献精神、高尚情操和博大情怀,引导他们协助党委政府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出更大作用。
发挥公正优势。广大离退休干部与群众直面机会多,与社会直接接触多,能够听到真话、掌握实情,观察和思考问题会趋于理性客观,了解社情民意会趋于深入精准,提供决策参考会趋于有效对路,协调处理事务会趋于公平公正。老干部工作部门要善于运用,注重倾听老干部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看法、对各种利益群体诉求的判断,广泛收集意见建议,汇集民智民力。
(作者为镇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
记者:请您谈谈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思考认识和实践路径。
陈静(邳州市委书记、邳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邳州以探路先行、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有特色、高质量,确立了“1544”的总体工作思路。“1”是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心。“5”是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高度来实践新时代文明,以城带乡、城乡联动,集中资源、集中政策向农村倾斜,城乡统筹推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邳州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4”是突出群众主体,运用听群众说、向群众讲、带群众干、让群众享的“听讲干享”群众工作法,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最后一个“4”是健全组织领导、活动阵地、实践项目、志愿服务四大体系,高质量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记者:“听讲干享”群众工作法是如何应用在文明实践中的?
陈静:群众是文明实践的主体。让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过程、享受文明实践的成果,是文明实践的根本所在。实践新时代文明决不能搞自娱自乐,我们始终突出群众主体地位,系统化运用“听讲干享”群众工作法,加强与人民群众的互动互通,让党委政府始终直通人民群众,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真正让群众了解、理解、信任、满意。“听群众说、向群众讲”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带群众干、让群众享”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其核心内涵是“互通互动、共建共享”。
我们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干部做给党员看、党员跟着干部干,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在服务群众中引领群众、发动群众,让群众成为文明实践的主力军,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实践的生动局面。
记者:邳州在文明实践中还有哪些特色做法?
陈静:我们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专项工作指挥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我任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市委宣传部长任办公室主任;镇(区、街道)实践所和村(居)实践站分别由各镇(区、街道)党(工)委和各村(居)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任所长、站长,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宣传引导、督查督导,强化机制保障,不断扩大实践活动影响力和覆盖面。
健全活动阵地体系,统筹宣传思想文化、产业服务、乡村振兴、社会公益等各类资源,在构建1个市级中心、25个镇级所、497个村级站三级阵地基础上,按照行业领域打造一批实践基地,延伸到企业、学校、小区等打造一批实践点,着力培育一批示范镇(村)、示范所(站)、示范基地(点)、示范岗(户),实现以点连线、以线带面,以万千星星之火温润群众,让实践活动和为民服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健全实践项目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推进落地落实,紧密结合发展实际和民生需求设计实践项目,开展“理论宣讲”“在你身边”“发展引擎”“希望田野”“多彩生活”“法治邳州”“绿色家园”“呵护成长”“健康邳州”“温情邳州”等“听讲干享”大实践大服务十大行动,把实践活动触角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各行业各领域,以微实践渗透大理念,推动新思想入脑入心;以微服务体现大文明,切实回应民声诉求,让每个邳州人都认真学习新思想、深入实践新思想、共建共享新时代文明。
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坚持把开展志愿服务作为重要活动方式,重点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村支“两委”和乡土人才、大学生、返乡创业人员、新乡贤中招募志愿者,组建“理论名嘴”“携手同行”等志愿服务队伍,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职能部门专业人员的带动效应,壮大志愿服务力量,凝聚群众主体力量,让实践活动更加生动、更富成效。
记者 袁 媛
资源环境约束型发展模式已成为制约江苏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瓶颈,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的江苏,当前却不得不面临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劣V类水剿灭战等一个个“系统治水”的难题。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治水的十六字方针,江苏“系统治水”的关键是形成“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治水理念共识,抓手是恢复和打造生态河湖,目标是实现“水资源丰沛、水经济高效、水环境优美、水生态安全、水文化凸显”五位一体的江苏“系统治水”的蓝图。
当前,江苏“系统治水”面临高效节水体系建设与水资源短缺不匹配、河湖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功能呈弱化趋势、融合河长制与既有水管理体制的现代化水管理体系亟待健全、水污染治理手段落后威胁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水文化保护乏力影响以古河古韵为载体的水文化传承等五大重点问题。唯有恢复和打造生态河湖,才是保障水安全固本培元的根本举措,才能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打造多目标协调、多部门协同的系统治水江苏方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治水方针,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需要用系统思维统筹水的全过程治理,打造系统治水的江苏方案。规划先行,规划要注重城乡、山川水安全统筹,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因素,综合考虑流域、地域特点;注重各类水资源统筹,对地表水、地下水等实行总量控制,合理规划和分配用水指标。节约优先,着力提高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以农业节水为重点,抓住工业节水这个关键,突破城市居民生活节水这个难点,努力实现以节水促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以节水促污水减排减少的双重目标。空间均衡,实现区域水生态的整体良性循环。科学把握洪涝旱特性和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坚持流域、区域、城市、乡村治理的统筹协调,构建互联互通、协调配套、城乡一体的河网水系。大力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提高城乡水系连通性,增强水资源配置调控能力,实现区域水生态的整体良性循环。智慧治理,提高河湖智能化调度水平。优化雨情、水情、墒情、工情等各类监测监控站点布局,提高采集率和覆盖面,建设智能感知系统,实现流域的实时监控;完善防汛防旱、水资源管理、河湖与水利工程管理、政务服务等各类应用系统,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构建流域、区域、城市协调的调度平台,建设水利智慧云服务中心,促进重点治理区域、重点治理河道、重要水情的精准掌控和系统化治理。
创新政府引领、多主体共治的系统治水机制。水是公共产品,系统治水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也需引入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形成政府引领、多主体共治的系统治水机制。政府需要科学制定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强化水功能区监管,做到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建设重点流域系统治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工程,为系统治水提供可供参考借鉴的思路和方案示范。引入市场主体进入黑臭水体治理领域,探索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的高效治理模式,引导经营性水利逐步走向市场,变经营性水资源为水资源资本;充分发挥水价杠杆作用,推行以业定价、以质定价、以量定价等市场化手段。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系统治水,通过文化走亲、送艺下乡、治水护水的知识普及等形式,全力营造全民亲水、爱水、护水的社会氛围,促进人人监督、人人参与、人人争当民间河长的社会治水机制的形成。
深化以生态河湖建设、黑臭水体治理为重点的系统治水行动。以辩证思维和系统方法指导治水兴水的重大实践,要求我们在治水兴水的全过程中分清主次因果,既抓住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又注重全面协同、两手发力。江苏省已制定《江苏省生态河湖行动计划(2017-2020)》,省水利厅也出台了《贯彻落实<江苏省生态河湖行动计划>专项实施方案》。黑臭河道治理迫切需要以系统性思维、系统性视野、系统性胸怀,调动政府部门、治水企业和社会大众的积极性,推动黑臭水体治理重点计划的落地实施,从而进一步强化系统治水理念,形成系统治水合力和系统治水文化。生态河湖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水问题的复杂性,坚持自然生态的整体性,水域与陆域、城镇与乡村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兼顾,用系统思维统筹水的全过程治理,建成“洁净流动之水、美丽生态之水、文化智慧之水”的生态河湖。
健全以政府、市场、社会合作共赢为目标的系统治水保障制度。实现系统治水,政府、市场、社会必须基于合作共赢实施协作治水,因而需要建立高效的保障制度。建立财政-社会资金联动的多元投资制度。构建“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充分发挥市场融资作用,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政府与市场联动的河湖治理投融资机制。健全以河长制为主导的部门协作制度。充分依托河长制组织体系,明确部门职责,落实分级责任,细化目标考核,形成 “系统治水”定期部门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实现河长履职、协调联动、考核评价“三到位”。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从培育公众参与系统治水的社会资本、完善公众参与系统治水的激励机制、加强公众参与系统治水的专业能力建设、拓展公众参与系统治水的便捷途径等方面,建立和完善系统治水的公众参与制度。建立水文化建设与保护制度。挖掘和保护运河文化,形成江苏的大运河文化品牌,使之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样板区和示范段。开展水文化遗产调查,发布省级水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设水利遗址公园、水利博物馆等水文化载体,大力传承和弘扬水文化,强化系统治水的文化纽带。
(作者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本文系江苏省社科联2018年度重大应用研究课题,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委托项目研究成果概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干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2018年5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新时代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更需要科学构建容错纠错机制,最大程度激发干部创新创业、敢闯敢干的激情。
近几年来,江苏各地纷纷出台容错纠错机制相关文件和实施办法,从各地出台文件名称来看,激励、鼓励、担当、保护、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等成为高频词;从出台文件内容看,许多文件都剑指为官不为,旗帜鲜明支持改革者、鼓励创新者、宽容失误者。
以系统化思维统筹谋划容错纠错之策。江苏市县区在容错纠错机制上不断探索,各部门协调配合系统化地统筹谋划容错纠错之策,形成了激励、约束、保护一体的动力机制。各地对容错纠错机制进行具体细化,把容错纠错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措施办法等一套完整体系通过制度予以固化。如《苏州市激励改革创新担当作为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提出了容错10种具体情形;《泰州市促进改革创新鼓励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实施办法》界定了14种容错具体情形。整体来看,各地在探索中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大多能与地方改革发展重大任务与重点工作相结合,尤其在改革创新区一般容错纠错力度较大,容错情形和条款更为系统具体。
以体制机制的完善鼓励激励干事创业。各市县区出台的试行文件更加注重健全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从具体实施的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执行看,各地均有政策实施之后被予以容错免责的干部,切实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活力,发挥着选人用人和干部制度改革的“风向标”作用,如泰州出台的《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融入了中央和省最新精神,提出不让“领头羊”成为“替罪羊”,对于激发创新激情和活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以创新实践探索地方容错纠错机制。一些市县区立足地方发展制定容错纠错实施办法,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使广大干部有章可循、踏实干事。如连云港立足国际化海港中心城市建设关键时期,出台的容错纠错机制客观公正评估绩效和追究责任,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干部担忧,让他们能放下思想包袱。如苏州重点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等方面增加规定,对影响改革发展稳定或延误改革时机的情形等明确不予容错。各地探索成为推动我省容错纠错工作更规范、更高效的样本参照,为具体操作实践提供了借鉴。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写好新时代“江苏答卷”,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需要不断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激活我省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需要明确容错纠错机制的政策指向。容错纠错政策指向需要进行明确界定,组织要对敢想敢干的干部给予信任和帮助,鼓励他们不要有思想负担,在工作中不断证明自己。考察改革探索过程中哪些情况最容易出现失误,进行风险评估,确保容错纠错机制运行符合建立初衷,既能为敢于创新的干部担当,又能克服可能出现的容错情况,使得容错纠错机制的出台执行更科学合理。规范容错纠错机制实施运行,系统全面打造容错纠错空间,制度探索中可通过拟定匹配免责清单,超出清单范畴则不可适用容错机制,把容错纠错限定在权力清单、决策程序、监督机制等范围内。要将“容错”的态度与“不容腐”的底线相结合,体现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容错内容突出个性化,有针对性分类制定容错纠错机制配套实施细则,防止执纪问责和容错纠错相互脱节导致制度悖论。
建立科学的容错纠错机制实施程序。科学的容错纠错机制需要有完善的决策机制作为基础,改革攻坚期更要秉持一种系统思维。要强化程序保障建立易于操作的容错纠错处置程序,从申请、核实到最终报备都需要有明确的受理部门、办理依据和处置时间。容错纠错过程中认定错误决定免责的角色要由各级党委及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综合分析讨论决定,必要时可以采取公开听证或第三方评估方式,并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复核、跟踪机制,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和误解的干部澄清正名,既让干部了然于胸,又要方便操作,避免弹性太大、标准含糊。
理性培育营造宽容的社会氛围。要加强宣传,显示构建容错纠错机制的坚定决心,彰显政府鼓励干事、容许失误的宽容态度,为容错纠错机制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治生态,不断激发创新活力。要在全省倡导对于改革创新精神的认可,探索开展容错纠错机制的“案例”思维,注重发挥典型案例总结、宣传作用,培养公众理性,以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改革创新中出现的问题,正确衡量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加强容错纠错文化建设,通过干部选拔任用形成导向作用,突出选用担当有为的干部,正确对待因改革创新出错的干部,在组织优势上“松绑”,推动建设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氛围,既彰显科学容错纠错的政策导向,又让广大干部群众知情,营造宽松包容的社会氛围,加快形成“敢于担当、包容失误”的社会共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从2012年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开始,一个最大的外部环境变化因素就是技术,它引领我们走向了数字时代。与以往相比,数字时代有如下特点:
首先,决定数字时代跟以往大不相同的是时间轴的概念。一则技术创新的速度很快,快到超过想象;二则技术创新的普及速度更快。这两个速度叠加起来,就引出了时间轴的概念。
以往很多产业是可以跟时间无关的,像老师教书是可以教一辈子的,但现在就教不了。以往一个老师需要很长时间才会被大家认可,现在不需要了,因为有网红了。这就是由技术和技术的普及速度决定的。
其次,多维度。最近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在讨论降维、升维,认为拼多多是降维成功。然而,这么理解是错的。数字时代中,既不是升维也不是降维,而是必须多维度来展开策略。多维度的状态下,你才可以知道机会在哪里。以往我们关注的是,只要企业有核心能力、在某一处能独占资源,就有机会在市场中获得优势,但现在你会发现没有这个可能性了。
再次,复杂性。所有变化叠加在一起,再加上时间轴,复杂性超过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带来的变化。我们现在遇到的挑战,是要从各种角度来训练自己,以经营的三个核心要素——机会、空间以及顾客价值为出发点,更多维度地去讨论和寻找答案。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教授)
洪修平,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特聘教授。曾任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现任南京大学东方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研究项目等20多项,出版学术著作3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硏究》《哲学与文化》等海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教学和科硏成果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首届汤用彤学术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30多项奖励。
记者:请简要回顾您的学术研究历程,分为几个阶段?
洪修平:从自己的学术经历来讲,我是77级大学生,1977年到1984年在南京大学哲学系读完本科和硕士后留校工作。后来到复旦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988年博士毕业后,我再次回到南大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1994年到2005年,是一个新的阶段。其间,我先后赴美国做高级访问学者一年,赴德国弗赖堡大学讲学三个月,后来又参与中美富布赖特研究学者项目,在哈佛大学访问研究一年。这个阶段给我的学术研究也带来很大改变,我开始用国际化的视野去思考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2006年到2014年,我担任了八年的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直到60岁卸任。这个阶段,我既做行政工作,也进行学术研究。其间,我开创了南京大学读书节,一直延续至今。我利用图书馆馆长的交流机会,发起了东亚图书馆联盟,与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芝加哥大学东亚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图书馆共建东亚文献资源合作与共享联盟。学术研究方面,我主持了教育部的重大攻关项目《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对近现代以来的佛学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汇编和再研究。
2014年10月,我又回到院系,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同时将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拓展为“东方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更加注重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辐射,以及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互动。
从研究内容上说,我的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的是朱熹的理学思想,后来这篇论文发表在《南京大学学报》上,当时我挺得意的,对我也是个不小的激励。考上研究生后,我还想继续研究宋明理学,我的导师孙叔平先生对我说,宋明理学其实都受到了佛教道教的影响,才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而佛教道教,尤其是佛教哲学特别难读。当时孙叔平先生刚刚出版了一套《中国哲学史稿》,里面也专门提到“佛学是个酸果子”,他写这本书时,专门去读了很多佛教大藏经的资料,他说,更希望年轻人能够很好地啃一啃这只“酸果”,好好研究中国哲学的宝贵财富。所以我就开始专门从事佛学方面的研究,把中国佛学作为中国哲学重要组成部分来开展学术研究。
记者: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酸果子”是怎样由酸变甜的?
洪修平:酸果入口很酸,佛学入门很难。佛学的难,很大程度上是难在晦涩难懂的名相概念,如果对这些概念的含义不熟悉,由此展开的哲学思考就难以理解和把握。一旦厘清了概念,进入到这个体系中,就会发现艰涩表象之下所蕴含的价值追求,其实与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有相契合之处。
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在儒家文化中表现得最为鲜明和突出。从孔子开始,儒家就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由此出发,便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爱万物”“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由人、社会至自然的层层理论展开,有“天人合其德”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一切,无不体现着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向往与追求。
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
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乐”。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
儒佛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文化表现形态各有特色,却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关注社会和谐和人生幸福。这种共同的价值追求成为沟通外来佛教与中华文化的桥梁。中国佛教文化就是沿着中华文化这样的价值追求,把印度佛教中国化,并融入了中华文化。中国佛教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佛性与人性的统一,注重人格的自我培养与自我完善,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也成就了中华文化发展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佳话。
当透过看起来艰深的、晦涩的名相概念,逐渐领会到其中的圆融和谐精神时,就能慢慢品尝出甜味来。所以,在中国文化中特别强调知识和智慧的差别,要透过知识去获取智慧。借助智慧可以运用知识,而光有知识,却有可能障蔽智慧。从知识上升到智慧,需要一个与现实生活联系、与价值观和世界观同化顺应的阶段。如果过分追求知识,可能会迷失方向,会很痛苦。“酸果”由酸变甜的过程,也是由摸索转变为享受的过程,最终享受到人类的智慧之光,享受到人类的文明成果。
记者:您对青年人治学有什么建议?
洪修平:青年人比我们这代人思维更加敏捷,眼界更加开阔,思想也更加活跃,但是在高速发展时代,做学问还是要静心静气、踏踏实实,形象的说法就是“甘坐冷板凳”,厚积而薄发。
在我研究过程中,有一个特别深刻的感受,是资料搜集方式的变化。现在网络时代资料搜集变得相对容易,而我们年轻时做学问是非常困难的。比如说《大藏经》,当时作为古籍文献馆藏,图书馆不允许复印更不允许外借。从硕士研究生开始,我就坚持抄写卡片,那时每天学习工作的时间都在12小时到15小时,卡片抄了数千张。那样的读书和思考,就能做到比较精细、扎实和深入。
另外,做文史哲研究,尤其是做传统文化的研究,要有历史眼光,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还要有现实关怀。我们不是为了去钻故纸堆而去钻故纸堆,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创造未来。要把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到人的精神世界的提升上,为人类的精神世界提供丰厚滋养,这样做出的成果才更有内涵,对社会和大众才更有贡献。我最近刚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儒佛道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也是想在这方面做出一些新的努力。
记者:近几年来,社会出现了学习国学的热潮。您如何看待“国学热”?
洪修平:今天悄然兴起的“国学热”,实际上表达了中国人在改革开放取得了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之后,开始自觉地关注精神文明发展。“国学热” 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至今仍然充满活力。
“国学热”反映出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同时也与当代中国人所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和精神困扰密切相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社会,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拜金主义盛行,物质崇拜至上,诚信缺失,道德错位,人生理想淡化等。人们重拾国学,试图到传统文化中去寻找对症治疗的良方,或希望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灿烂文化,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这种对传统文化中价值的认同,使得国学在教育界、在社会上受到广泛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促进了今天的文化建设在古今之辨、中西比较中的展开。这再次说明,一种文化的长期存在,自有其深刻的必然性,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社会人生的需求是其依存的最重要条件。
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古老的传统文化也在走向现代。因此,我比较关注当前的“国学热”在带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同时,如何通过对古老经典的重新诠释,通过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更适应现代社会和人生的需要,更有助于文化建设。
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文化的复兴不应是简单的回归或重复,也不应仅仅停留在少儿读经、学习琴棋书画这种技艺的层面上,而更应当继承国学中的人文精神与生存智慧,在与世界其他人类文明成果的不断交流互鉴中,寻求一种“凤凰涅槃”式的更新与发展。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双向思考,应当是我们今天在重拾国学时应有的清醒认识与基本的思考维度。如此,中华文化才能在新时代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构建发挥积极作用,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来看,也将有助于中华文化参与到全球文明对话交流中,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请您用一句话寄语新华日报《思想周刊》。
洪修平:挖掘江苏文化底蕴,呈现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百姓生活,提升全民素养。
记者 魏晓敏 杨 丽 文/摄
“还有没有第二种解法?”这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老师洪丹的口头禅。《半月谈》杂志“新时代奋斗者”栏目,详细介绍了洪丹老师事迹,说这位物理老师成了学生们的“女神”。她有一个厚厚的备课本,上课讲得非常细致;她坚持写板书,每次一块黑板都写不完;课堂上她喜欢问:“还有没有第二种解法?”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相关知识,还能从洪老师那里带回能纵向或横向对比思考的系列问题,思路越发宽阔。启发式教学及学后反思,让更多学生爱上了物理。
一个故事发人深思。在回答中学物理题“如何利用气压计测算一栋大楼高度”时,一名学生因没用标准答案被老师判了零分。学生说,自己的答案完全正确,应该得满分。最后,请了位权威来做仲裁。当着权威面,学生又用了5种方法得出正确答案。大师问:“难道你不知道标准方法吗?”学生说:“当然知道!但我喜欢想更多的方法。”这位大师是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卢瑟福,学生是1922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玻尔。足见,正确答案不等于标准答案。鼓励“第二种解法”就是激励创新。
有人曾撰文发问:学生们为什么没了想法?学生几乎都是在“说说你的想法”试题下,默写出标准答案。“上课就是你当水桶,老师拿着水管往你脑袋里灌水”。学生们那些新奇的想法,只要与标准答案不一致,就会被判为错误。久而久之,学生们“没了想法”,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分数是硬道理”。对比标准答案式教育,更感觉能在课堂上鼓励“第二种解法”实在是难能可贵。
有识之士批评:教育似乎已简化成“老师讲、学生记”“学生很勤奋,但缺少想法;会考试,但不会提问”。一切创新都源于惊讶。“惊讶”是发现问题。瓦特由“水开时壶盖为什么会跳”破题,研发出蒸汽机,开启工业文明;“惊讶”是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惊讶”是假设。“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就是科学发现过程。“惊讶”往往始于“第二种解法”,因此,遏制了“第二种解法”,就算是天才胚子也只能长成绿豆芽。
在谈到思政课方法时,习近平总书记提了诸多“统一”,比如“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而易见,这也是在要求克服标准答案式的教育弊端,用“感染学生”来“赢得学生”,把“培根铸魂”与“守正创新”融合起来。这是思政课努力方向,也是教育努力方向,“还有没有第二种解法”应当力行。河有两岸,殊路同归。求同存异,辩证思维,才有“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才有多维和色彩,才有个性和创造。
有种苗头也令人欣喜:“第二种解法”在更大范围受到了鼓励。省教育考试院公布2019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命题思路,“重视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是其特色之一。比如“用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解释并预测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南京市第一中学6名中学生,前后花费了6个月时间,写成提案《关于规范早教机构管理体制的建议》,由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给今年全国两会。相对于课堂,为现实问题求解也需要“第二种解法”。还有地方主政者呼吁:高考的目的,就是为国家选拔栋梁之才。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看重发明创造,应该“百花齐放”。随着“招分”到“招人”转变,创新能量必将随“第二种解法”贴地而行得到充分释放。
“没有分数就没有今天,只有分数就没有明天!”切记:“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近日,《幸福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系统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同人民群众一道,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以及在这一壮阔历史图景中,党始终作为人民幸福生活缔造者与维护者所承担的历史重任与使命担当。
该书由红旗文稿杂志社社长顾保国写作,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中心主题展开,生动还原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带领人民群众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贯穿了新时代新思想。